圖:勤崴國際協理 林映帆
進入21世紀,人們日常開車出行變得十分便捷,不管是去哪裡?只要點開百度地圖或高德地圖,就可以引著路線順利到達目的地。
如今,電子地圖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應用軟體之一,但這背後都是地圖導航企業艱辛的付出,過去繪製一張電子地圖,需要靠人工不斷去採集數據,如今,市面上比較好的電子地圖軟體都是企業多年艱辛付出的成果。
當然,現在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蓬勃發展,電子地圖數據採集變得比以往要簡單的多,正因為如此,目前各家提供的電子地圖數據越來越豐富,所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廣泛。
勤崴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勤崴國際)在臺灣地圖導航領域佔據半壁江山,所繪製的地圖基本上覆蓋臺灣全區域。如今,繪製的AI高清地圖更是可以作為臺灣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
勤崴國際協理林映帆說:「現在人們開車出行,勤崴國際可以提供最佳的實時路況分析和最快捷的路線導航地圖,還可以提供所在地周邊店家的資訊,如吃喝玩樂、訂餐廳、住宿等,以及一些店家的相關服務。」
按照勤崴國際的規劃,不管是電子地圖導航,還是生活資訊提供,這些都是屬於車聯網服務的範疇,未來隨著車聯網服務的廣泛應用,人們開車出行將會是一種享受。
1號機器人網記者:看了勤崴國際的宣傳資料,勤崴可以提供車聯網服務、地圖導航服務等等,勤崴國際的核心技術體現在哪些方面?現在可以為客戶提供哪些服務?
林映帆:我們公司成立已有20年,自從2007年中華電信(臺灣最大電信運營商)入股後,更名為勤崴國際科技,之後,公司發展的業務都是跟聯網相關,如地圖導航、車聯網服務等。
但我們一系列發展都是從電子地圖開始的,類似中國大陸的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我們是臺灣第一家發展聯網導航的企業,你在臺灣經常看到的「導航王」就是我們的產品。
因為當時中華電信推出3G和4G服務,都需要一些聯網服務的產品供他們的客戶使用,所以我們的導航儀聯網後,就可以為車主提供服務。比如天氣情況、所在地周邊資訊等等,目前我們在臺灣已經累積超過650萬以上的使用用戶。
而這些用戶也貢獻了大量路況信息,之後,我們又推出了路況服務,讓車主知道你行駛的道路堵不堵車,在前進的路上哪條道路比較通暢等等。到目前為止,我們是臺灣最大的路況資訊提供商。
現在,我們針對汽車後裝市場推出了車聯網服務,裡面包含了車主需要的生活資訊和即時服務,今年我們又添加了自動駕駛汽車業務。
1號機器人網記者:勤崴國際最早是做電子地圖,目前這張電子地圖可以覆蓋臺灣哪些區域?
林映帆:目前基本上覆蓋臺灣全區域,包括偏遠的區域和山上。
谷歌地圖在臺灣的地圖數據是我們提供的,類似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LBS周邊應用信息服務,我們都是可以提供的。
我們地圖繪製團隊有20年的發展資歷,光地圖繪製團隊就有近40人,是臺灣最大的地圖繪製團隊。
1號機器人網記者:2018年勤崴國際與NVIDIA(英偉達)合作繪製AI高清地圖,目前進展情況怎樣?現在在臺灣,自動駕駛汽車都在哪些區域進行上路測試?
林映帆:去年英偉達委託我們製作高清地圖給自動駕駛汽車使用時,我們發現我們過去很多地圖與導航的技術都是可以在上面使用,所以對我們來講,繪製AI高清地圖,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而且,我們知道怎麼去調用高清地圖讓自動駕駛汽車看清高清地圖。
現在我們在臺灣桃園區域有一個4.7公頃的基地,算是一個封閉式的自動駕駛測試場所。這是桃園市政府給到我們來運營的,目前是半開放式的場所,除了我們自己在測試自動駕駛技術外,也會給到其他自動駕駛廠家使用。
1號機器人網記者:勤崴國際的電子地圖數據非常完整,結合車聯網技術,目前人們日常生活出行,勤崴國際可以提供怎樣的服務?
林映帆:我們現在可以做到,當你開車出發之前,它可以告訴你目前所在地和目的地三小時內的天氣,然後即時的路況情況分析。如果前面堵車會提前告知你具體情況,然後更改路線。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服務。
另外,當你到達目的地後,所在地周邊的店家資訊也會告知你,如吃喝玩樂、訂餐廳、住宿等,以及一些店家的相關服務。
特別是路線規劃上,我們雲端會幫你進行實時路況分析,所以給到你的永遠都是最省時、最快捷的路線。
1號機器人網記者:自動駕駛是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勤崴國際與自動駕駛汽車合作可以提供怎樣的服務?未來的的士汽車是否無需司機駕駛?
林映帆:目前,我們聚焦在小巴士的測試,只要路線不是特別複雜,基本上是可以安全運行的。
但是在的士上運營,我覺得還是稍微遠了一點,因為的士在公路上行駛,需要克服的車流情況比較複雜,像摩託車、自行車這些經常橫行在公路上,這是需要慎重考慮的。
我們認為目前不管是在用途上,還是載量上,比較現實的落地方向就是小巴士。只要不是特別複雜的路況,結合我們的AI高清地圖是可以安全運營的。
至於目前運營是否需要司機?從技術上講是可以做到無需司機駕駛,但是在法規上是必須要配備司機的。如果未來5G到來後,我們處在萬物互聯的情況下,屆時的技術可以無視司機,但是這個畢竟是以後的事情。
1號機器人網記者:在地圖繪製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現在繪製地圖與以前相比是否已變得簡單許多?
林映帆:現在繪製地圖是比以前要方便許多。以前都是通過街景車,人為採集數據。現在更多是通過攝像頭、雷達等採集數據,再進行標註。
可以講,目前基本上都是通過攝像頭採集數據回來,再通過AI辨別,再結合人工幫助AI進行輔助辨別標註,但未來更多會依賴AI去做這些事情,所以地圖繪製會變得更加容易。
1號機器人網記者:根據你們的判斷,目前自動駕駛處於什麼發展階段?你們認為自動駕駛汽車離真正落地應用還需要多久時間?臺灣區域預計什麼時候可以落地應用?
林映帆:在臺灣自動駕駛研發處在L2-L3階段,而且大多項目都是處於試運營階段,還沒正式對外公開。
但是在一些半開放式場所,預計2020年會出試運營結果,所以預計臺灣2020年會開始落地自動駕駛項目,隨著5G的到來,更多車聯網應用後,自動駕駛汽車應用範圍會逐漸擴大。預計臺灣2025年左右會大規模應用。
1號機器人網記者:如果把你們的技術應用到安保巡邏機器人身上是否行得通?比如安保機器人在工業園區進行自主巡邏工作;在社區進行自主巡邏工作等等,你們是否可以提供解決方案?
林映帆:這個解決方案是相通的,巡邏機器人在園區巡邏等相對而言,實現起來要容易很多。在機器人身上裝個攝像頭來判別前方的障礙物和標註物,其實跟自動駕駛辨別前方障礙物是一樣的邏輯。
只要在園區構建一個地圖,然後讓機器人在構建的地圖中自主移動,讓它辨別周圍的環境,從A到B到C到D等,只要規劃好路徑,基本上可以安全的行駛。
1號機器人網記者:最後一個問題,可否談談未來三年你們的發展規劃?
林映帆:未來三年,勤崴國際會一直專注自己的核心領域,我們在車聯網上的規劃是環環相扣的。
比如從電子地圖繪製,到聯網導航,再到自動駕駛導航等等,未來隨著5G的到來,再結合我們車聯網服務,我們可以為自駕車提供更好的眼睛,也可以為人們今後的日常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