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午1點到晚上7點,蔡康永無縫接受一輪又一輪採訪,高密度地輸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觀點和金句。
從金庸到克裡希那穆提,從時下新聞到康熙舊事,應對著甚至有些重複的問題,解答著讀者們的困惑。
有人刁難他:如果女朋友突然說:「親愛的,我做的菜好難吃。」我該怎麼高情商的回應?
蔡康永秒回:「都是我的錯,我應該賺多一點讓阿姨做飯,不應該讓你這麼辛苦的。」
全場為他的幽默和高情商驚呼。
蔡康永一直是「高情商」的代名詞。
在各種節目裡,總能波瀾不驚地表達自己,能在頒獎典禮上逢兇化吉,《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賣出了400萬冊,靠教人說話就創造了超級暢銷量。
什麼是情商?很多人覺得用一句話講就是讓別人舒服。
30歲之前,蔡康永也是這麼認為。
但是30歲之後,他慢慢意識到:
所謂高情商,不是迎合別人,而是關注自己。
我們和蔡康永聊天時,這位公認高情商的人對我們說:「我已經不祝別人生日快樂了,什麼都不說。」
可是,大家還是喜歡他。
因為,他用這種冷淡,迴避隨意送出的祝福,然後把溫暖留給自己真正重視的人。
迎合別人,不過是稀裡糊塗地人云亦云。
活明白了,才懂輕重緩急、才懂怎麼爭取。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在如今的蔡康永看來,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一直很溫柔、但有點忽略了自己的「林志玲」,而是一直很敢做自己的「小S」。
不要卑微地追求快樂,
也別讓熱情,
成為待人處事的負擔。
那些都不重要。
正如他的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中的一句話:
「我們訓練情緒,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
高情商的人,懂自己要什麼
去選擇去承擔,才算享受過人生
我覺得低情商的人,會把一切責任都丟給別人。
低情商的人會覺得,別人覺得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然後最後事情出差錯,活得很痛苦的時候,他們會統統都算在別人的帳上。
問題在於,算在別人的帳上對自己沒有幫助。
你指控這個世界的時候,
世界並不會倒過來安慰你,
世界不會拍拍你的肩膀,
說你辛苦了,
我把一切你的損失都彌補給你,
不會,這樣的世界並不存在。
就像有些人被爸爸媽媽勒索了,毫不掙扎,爸媽叫我嫁誰,我就嫁誰;爸媽叫我搬去哪個城市住,我就搬去哪個城市住。
然後離婚了之後就兩手一攤,跟爸媽哭訴說:
「你看你們叫我嫁這個人,結果害得我現在離婚了。」
爸媽一定不會背這個鍋,我們叫你結你就結嗎?你幹嘛不能自己選一下,然後結了以後你不好好經營婚姻,離了婚怪在我們頭上。
高情商的人一開始就會知道,爸媽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服從的。
所以愛情是我自己要談的,婚姻是我自己要結的,而不是倒過來去丟給爸媽說,你替我決定要不要嫁吧,替我判斷這個人夠不夠好。
我覺得高情商的人,會自己扛起這個責任,然後做了選擇之後,如果出了狀況,他會心甘情願。
他會知道我享受這當中我在乎的部分,然後現在我失去它了,可是我已經享受過了。
我們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所謂的易於放棄,我覺得無所謂。那是他的人生,他要放棄就放棄。
我在節目裡說過,沒有上進心不是「過錯」,可是我也的確相信沒有上進心會「錯過」。如果你兩手一攤說,老娘就是愛錯過怎麼樣呢,那就沒辦法,那你就錯過。
我們一邊嚮往著「做自己」
一邊委屈著遷就別人
你看金庸小說裡面,比較打動人心,引起共鳴的這些英雄人物,像令狐衝,像楊過,其實都是頗為做自己的。
可是當那個英雄,不是那麼做自己的時候,讀者常常會為他感到著急。
比方說張無忌,張無忌常常會委屈自己,然後郭靖常常會委屈自己。所以在那種時刻,讀者反而會覺得你幹嘛不就做自己呢?
可是偏偏輪到讀者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卻都比較像張無忌跟郭靖。
我們常常委屈自己,常常在覺得這個不好吧,我們還是合群一點吧,配合一下別人吧。
就是活在這種氛圍裡,所以很妙,我們心裏面其實隱藏著,我們對於令狐衝跟韋小寶的認同跟嚮往,可是我們覺得那樣做好像太過分了。
你要溫暖,但不要一視同仁
我現在已經不祝別人生日快樂了,這些社交上的事情,你越是做減法,你越是能夠省下很珍貴的心力去好好對待他,而不是很敷衍地東送一個生日快樂,西送一個結婚快樂。
不要把溫暖當成是本能。
我覺得你跟人相處,然後你從冷淡開始,你就給了自己每一次都進步的機會。
你如果想對這個人變溫暖一點,你很容易做得到。
先站在一個可以加分的基礎上,然後一次一次地往上加分。
而不是先站在一個沒有退路的立場,然後一次一次的扣分。所以怎麼想都是應該先從平靜與冷淡開始。
然後才有選擇:我對這人要不要更溫暖一點?而不是無條件的對所有人溫暖。
你如果對所有人都無條件的溫暖,那我被你溫暖的對待,我會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是被你珍視的,我覺得你只是一視同仁而已。
把人生的鏡頭拉遠一點
所有的問題都不值一提
我覺得人生就是很悲慘,每一個時代都很慘,只不過以前慘的人我們聽不到他的聲音而已。
就是唐朝一個種田的,辛苦種田卻收穫不好的農人,他沒機會上網,哭訴他的心中的悲慘而已。
只是我們現在展示焦慮的空間變得很多,展示焦慮的速度變得很快,然後很容易被別人看見我們的焦慮。
我一直鼓勵大家,沒事就把人生的鏡頭拉遠一點,你不要老是特寫,你知道我們講的販賣焦慮的人,就把鏡頭特寫在每一個焦慮上面。
我覺得流行歌曲,連續劇,其實也都經常放大了我們的很多情緒,比如它會把愛情講到神聖不可侵犯,可以生死相許。
可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經驗當中,真正為了愛而生死相許的人沒那麼多。
我們就是要保持清醒,不要被這個方式帶著走,覺得這個情緒真的那麼重要,那麼大。
你一把鏡頭拉遠你就發現,它只不過是眾多場景其中一個,你現在的失戀三年後,看起來就是這個人生階段中間的一段而已。
練習把鏡頭有時候拉遠一點,會給自己很大的、舒服的、豁達的空間。
人生值得活
可它與意義無關
意義根本沒那麼重要,人活著可以沒有意義,只要有滋味,有樂趣就可以了。
當時在書裡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挺緊張的,因為說人生沒有意義這件事情,會打擊到很多人,包括打擊到我自己。
我們人類是一個非常著迷於意義的物種,我們很喜歡很多事都有意義。
後來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思想者叫做克裡希那穆提,他寫了一段話說:
「夕陽沒有意義,可是你對夕陽會感受深刻。然後好吃的東西沒有意義,可是你吃到好吃的東西的時候會感受深刻。」他說人生也是一樣的,人生沒有意義,可是你會感受深刻。他說這不表示它不值得活下去,它值得活,可它跟意義無關。
問題:
"2019如何對自己好一點"
2018過得很焦慮,希望2019快點來,怎樣才能好起來?
蔡康永:「怎麼能夠把願望寄托在月曆上面呢?」
1月1號與12月31號沒有任何的差別,就是另外一天而已。
所以一定要看的是2018年到底覺得什麼地方出問題,具體的看才能具體的改變。
那把事情推給時光,我覺得時光不會背這個黑鍋的。
別把願望寄托在2019上,而是得寄托在自己的計劃上。
許願的對象是自己,不是老天爺。
蔡康永:「想一下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希望在公司獲得不斷得高升,那麼這個上司的關係是要維繫,還是要跟他劍拔弩張,這是戰略的問題。
你看三國,如果你想要身為三軍統帥,你是應該違背你的上司,還是順從你的上司,這當中是有計算過的結果。
所以如果違背上司反而能夠提升你在公司的地位,那就違背,雖然你會付出一時的代價,可是對你的戰略來講是正確的,就應該這樣做。我不是那種會說一切以息事寧人為主的人。
可是如果你的第一目標是在公司升遷,而上司對你的觀感很重要,那他叫你背的鍋,你可能就要背。
可是你下一次可以把事情設計成,這鍋不會掉在你頭上的設計方法,所以就是有一次教訓就要學一次乖。
問題:
快過年了 ,父母總是不厭其煩的催婚、催娃催二胎,怎麼高情商解決?
蔡康永:「我們過年才跟爸媽見那麼一次,爸媽除了提出他們最緊急的需求,就沒空講別的。
他最緊急的需求就是叫你結婚,生孩子,生二胎這些事情。
所以你要鍛鍊爸媽,不要老跟你講這些事,你得平常就累積。情商很重要一件事情是逐步進行,一步一步來,不要幻想明天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有的人新年許願說,我明年英文要變更好,不會發生的,因為你許完願你就不做任何事了。
如果你說從1月1號開始,每天背一個單詞,這個願望聽起來很真實,會實現。
所以你要許願就許具體一點,我要交一個說英文的男朋友,或者我一天要背一個單詞,這都是很具體的事情,會使你英文變好。
所以跟爸媽的溝通也是一樣,一步一步來,不要許願說希望明年爸媽別再煩我了,不會,他們一定會繼續煩你。
你得要說我1月1號開始,我每周寫一封email,或者是打一通電話給我爸媽,然後一再的傳遞,我還沒有要結婚,我還沒有要結婚。
這樣一年下來你回到家鄉的時候,他們也懶得跟你說結婚這件事,因為你跟他們講了一年你不要結婚這件事了。」
版權說明:本文作者: 喬克叔叔:非典型精緻利己主義者,人生格言:好好生活,保持性感。微信公眾號:(ID:ijiwu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