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BC新聞的一篇報導,有數據顯示,加拿大人每天在花在電腦和手機上的時間將近11個小時。漫長的一天在電腦工作結束後,我們的眼睛經常會感到乾澀、疲憊和緊張。
這時,許多眼鏡店就是看準了藍光這個商機,不遺餘力向消費者灌輸所謂「藍光」的傷害。CBC新聞專門為此派出了一支暗訪團隊,揭秘防藍光眼鏡背後的貓膩。
調查發現,加拿大許多眼鏡連鎖店的銷售人員對來自數字屏幕的藍光進行了「誤導性」的健康宣傳。專家表示,根本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電腦顯示器和屏幕發出的藍光是有害的。
暗訪中,至少有4家大型眼鏡連鎖店的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數碼屏幕會損害視網膜,導致嚴重的眼疾,如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等。
CBC新聞點名提出,Hudson's Bay的兩名驗光師根據眼鏡製造商Vision Ease提供的小冊子,認定藍光與癌症有關;而Vogue Optical的官網上則寫著:藍光可能會增加「某些類型癌症」的風險。
然而,美國眼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發言人Rahul Khurana博士表示,沒有證據表明藍光是有害的,社會上關於「藍光阻斷」(blue-light blocking)的理論存在很多缺陷。
CBC新聞製作人秘密走訪了安省南部和Hakim Optical、Vogue Optical、Hudson's Bay Optical和LensCrafters等多家眼鏡店,記錄了這些公司是如何向消費者推銷藍光眼鏡的。
所有的配鏡師和銷售人員說法都差不多,無非是數字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導致疲勞和頭痛。「藍光有非常銳利的光線,可以穿透眼睛的後部,導致人們流眼淚。」更可怕的說法是「藍光會導致視網膜損傷甚至癌症」。因此,「防藍光眼鏡是非常必要的」。
有一位專門為學生配眼鏡的工作人員還表示,他們正在引進一種技術,可以完全屏蔽掉藍光。
如果藍光沒有專家說的那麼危險,為什麼商家要刻意製造恐慌呢?
費城Wills眼科醫院的醫生Grag認為是利益驅動所致,他表示,「當人們感到恐懼和困惑時,就容易把錢花在不必要的物品上,防藍光鏡片根本沒有讓消費者受益,只是給銷售公司增加了利潤而已。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們根本不需要它。」
Grag表示,關於藍光的謠言由來已久,眼鏡店裡的員工可能也是受害者。他們的主要依據是來自一張圖表,上面寫著防藍光鏡片的三個要點,但是它完全沒有經過科學驗證。
「研究藍光危害的實驗都是通過培養皿中的視網膜細胞完成的,或是通過老鼠試驗,連續數小時將藍光強烈地射入它們的眼球,才能體現出來。」
CBC新聞從一位眼鏡商處得知,防藍光鏡片可以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購買,價格從20元到100元不等。根據Marketwatch.com的數據,這種鏡片在2019年的全球銷售額達到1800萬元,預計到2024年將超過2700萬元。
目前在英國,防藍光廣告已經被禁,如果驗光師和眼鏡零售商對藍光鏡片進行未經證實的宣傳,可能會面臨罰款。2015年,Boots Opticians就因為「誤導」稱藍光會導致視網膜損傷而受到譴責,並被罰款40萬英鎊。
英國公共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發現,對於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數字設備而言,即使整天盯著屏幕,發出的藍光也不到安全暴露水平的1%。而且,數字設備的光照強度「大大低於我們在室外感受到的藍光水平,來自天空的藍光大約是來自設備的30倍。」
作為對CBC新聞調查採訪的回應,加拿大衛生部已經決定跟進藍光鏡片的問題,查明與之相關的虛假廣告現象。
免費且簡單的解決方案
眼科醫生Garg繼續說到,長時間凝視屏幕會令眼睛感到乾燥,疲倦和勞損,但藍光並不是罪魁禍首,而購買特殊的鏡片也無法解決問題。
「困擾人們的不是藍燈。事實是,當他們盯著他們的屏幕很多時,他們沒有經常眨眼。
「這會導致眼睛發乾,因而會感覺疼痛,癢和疲勞。」
為了解決和緩解這個問題,Garg建議人們簡單操作「20-20-20規則」。每20分鐘眼睛離開屏幕20英尺遠,時間為20秒。
藍光確實會使我們的睡眠發生問題,睡覺前過多的使用電子設備會使您難以入睡。美國眼科學院建議在睡覺前幾個小時關閉設備或打開藍光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