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藍光傷眼?專家:挑選LED燈要牢記這4個原則

2021-02-13 新型顯示資訊

近年來關於LED燈發光的藍光會傷眼的說法不斷流傳,造成有些人不敢使用LED燈,甚至也有不少媒體報導LED燈可能造成的眼部傷害。假設一直提倡的省電LED燈對於眼睛有傷害,消費者還能裝嗎?臺媒找來能源專家、眼科權威等為消費者解疑答惑。

辦公室一間間替換省電又明亮的LED燈,走進賣場遇上燈泡特賣、LED燈具一字排開,臺工研院估計,3年內LED燈將搶佔全球約一半的照明市場,環保世代號稱最省電的燈光,但傷眼疑慮不斷,LED藍光關鍵字搜尋多半都離不開傷眼二字,造成某些消費者不敢使用LED。

臺科大電機工程系蕭弘清博士表示:「這事實上是錯誤的迷思沒有錯,早期LED發光的原理它是用藍光激發黃色螢光粉然後產生白光,確實藍光的這種成分存在裡面,那事實上我們現在的照明業界,為了怕擔心消費者有疑慮,主動就把藍光的比例降低,他藍光的比例甚至比日光燈還少,比陽光裡面藍光的成分還少。」

圖片來源:拍信網

LED燈是用通電會發亮的發光二極體晶元,加上一片塗滿螢光粉的屏蔽組成,和傳統燈泡相比較少瓦數代表省電但明亮度還更高,但因光源含有藍光,恰好是最能激發感光細胞反應的波段,380-420NM高能短波藍光可穿透水晶體直達視網膜,過多的藍光會使細胞傷亡。

醫學博士蔡景耀表示,藍光成分如果比較高的話,它其實顏色非常的鮮明,看起來非常的鮮豔,但是過多的藍光會造成視網膜細胞對於過度的敏感,積年累月的話可能讓視網膜細胞容易造成傷害相對視網膜病變。

隨螢光粉配方和製程演進,現在球燈的藍光量已比早期產品減少八成以上,專家們提出最大公約數的四項建議,可較為安心使用LED燈,業者表示,短波長偏藍光低於標準才能在外盒標記無藍光危害。

現在市面上能買得到的盒裝球型燈泡,只要有確實走完檢驗程序,對眼睛是安全的目前都會列入此參考,另外家有兒童選低色溫燈具,長年使用的LED燈泡要替換,醫生更建議想避免生活中的藍光傷害,可多吃綠色葉菜黃橘蔬果等護眼食物,LED光源雖然含有藍光,但掌握以下四個原則,使用LED燈不必過度恐慌。

1、選無藍光危害的LED燈(經質檢上市);

2、動過手術/長者選不刺眼燈具;

3、家有兒童選低色溫燈具;

4、長年使用的LED燈泡要更換。

來源:華視

  封面來源:正版圖庫拍信網

點「在看」,讓更多LED人知道

相關焦點

  • 【警惕】央視曝LED燈傷眼:不安裝擴散罩幾十秒可致失明!
    據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報導,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LED燈的白光,是在能發出藍光的LED晶片上,覆蓋了一層黃色的螢光粉,混合而得到白光。但有不少報導都說,LED燈產生的藍光會損害人的視網膜。對此,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俞安琪表示,LED發光點特別小,單位面積射出的光亮強度特別亮,這是它的特點。正因為這個特點,一般藍光射出來很強的話,眼睛要直接看就帶來危害,這是有可能的。
  • 它會對視力造成逆轉的損傷:解讀LED燈的藍光危害
    這次檢測根據標準GB/T 20145-2006《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對LED燈具的藍光項目進行了檢驗,且抽樣選擇的產品都是選擇的市面上比較常見,且知名度比較高的12個國內廠家生產的39隻LED燈,產品中包括LED燈管、檯燈、球泡燈及LED手電筒等。結果顯示,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正規廠家LED燈產品有近一半具有藍光危害。
  • 【注意】這些LED燈具不合格,對視力影響很大!如何辨別?
    一些劣質的LED燈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你家用的LED燈具質量靠譜不?如何避免買到質量不合格的燈具?趕緊跟著廣仔來漲姿勢↓↓昨日,廣東省消委會聯合佛山市消委會發布LED系列商品比較試驗。在隨機購買的LED系列的小球燈泡、筒燈、吸頂燈、檯燈四類商品共40款樣品中,在「結構」、「防觸電保護」、「藍光危害」等31個項目上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產品僅有17款,合格率僅為42.5%。其中LED筒燈合格率僅為20%。
  • 景觀燈的運用如何避免光汙染
    城市景觀建設是現在城市規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絢麗多彩的景觀燈讓城市的夜晚展現另一種美。
  • 圖文詳解新科諾獎:藍光LED照亮世界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貢獻是發明了一種高效而環保的光源
  • 評測:七大品牌LED燈優劣對比
    測評報告一:3品牌LED燈顯色指數不達國標  在《消費者報導》購買並送去檢測的7品牌室內用5瓦LED球泡燈中,佛山照明、木林森、本邦國際三個送檢樣品不符合國家推薦性標準的要求。  顯色指數過低會影響消費者的視覺辨識度,特別在室內看一些臨界顏色會容易混淆不清。
  • 挑選葬禮鮮花要注意什麼?如何送葬禮鮮花?
    挑選葬禮鮮花要注意什麼?如何送葬禮鮮花?
  • 【特約專稿】國際標準IEC TR 62778︰2014《應用IEC62471評價光源和燈具的藍光危害》
    但伴隨著LED照明的發展,LED的藍光危害一直備受爭議,社會普遍擔憂,致使其限制和影響了LED照明產品推廣應用的市場信心。為此,本網特邀廣東省照明學會秘書長李自力分享「國際標準IEC TR 62778︰2014《應用IEC62471評價光源和燈具的藍光危害》」專稿,希望給業界及消費者一個正確引導。
  • LED天花燈,LED軌道燈,LED燈管,LED吊燈,LED吸頂燈
    2.高級功能介紹 ² 採用高性能,功能強大的媒體處理器32Bit RSIC;² 高清晰度COMS感光晶片,每秒可達實時25幀;² 採用優化Motion—H.264/JPEG
  • 宜家力挺LED照明 2015年9月起只賣LED燈
    一個LED燈的壽命可達20年左右,且LED燈消耗的能源要比白熾燈少85%。  相比傳統白熾燈,LED燈的高售價是阻礙其大規模普及的重要原因。但隨著宜家生產流程的改進,自動化的進一步應用以及設計和材料的變化,宜家將以更實惠的價格向消費者出售LED燈。讓LED變成普通家庭承擔得起的可持續日常照明技術。
  • 眼科醫生:過濾「藍光」鏡片沒有任何作用
    這時,許多眼鏡店就是看準了藍光這個商機,不遺餘力向消費者灌輸所謂「藍光」的傷害。CBC新聞專門為此派出了一支暗訪團隊,揭秘防藍光眼鏡背後的貓膩。 調查發現,加拿大許多眼鏡連鎖店的銷售人員對來自數字屏幕的藍光進行了「誤導性」的健康宣傳。專家表示,根本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電腦顯示器和屏幕發出的藍光是有害的。
  • 乳腺病人養胃牢記4個原則
    今天小編跟大家聊聊日常關心的這件事——腸胃養護。1.急於進補天氣一冷,胃口也好了,本是進補的好時機。但是許多人補過急過猛,反而出現消化不良、腹瀉、腹脹或腹痛等一系列腸胃「急」病,結果不僅白白浪費吃進去的東西,還引發腸胃不適,反而得不償失。
  • 植物照明:LED燈「光配方」種藥材 不打農藥收益更高
    紅色、藍色的LED燈,散發著柔和的光,底下的中草藥種苗長勢良好。「植物的生長需要光合作用,在相對密閉的空間裡,植物卻能長勢旺盛,與這些紅色、藍色的LED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公司總經理潘月明介紹,藍光對葉綠素的合成,促進的效果比較明顯,紅光促進開花和成熟,包括糖的合成轉換。
  • 比傳統高壓鈉燈更節能的LED燈為何不「吃香」?
    比傳統高壓鈉燈更節能的LED燈,為何在道路照明應用上不太「吃香」呢?  早在2006年,合肥市管理部門就選擇了部分次幹道和支路,開始試用LED路燈,把它當作一種節能產品使用。從2008年4月在天長路路燈大修工程中首次招標選用LED路燈開始,逐步在琥珀山莊路燈大修、經開區蓮花路、新站區物流大道、肥東縣店忠路等,使用了1934盞LED燈。
  • 貨車私自加裝LED燈 交警:罰款50000元
    最近,在湖南湘潭某地一條馬路上,交警查獲了一輛私自加裝LED燈的大貨車,只見這輛大貨車的車頭牌照旁邊有兩盞威力巨大的LED燈,在白天這兩盞大燈也開著
  • 解疑:藍光有害 那百分百濾藍光尚好?
    臺北長庚紀念醫院屈光科主治醫師侯鈞賀說,藍光波長短、能量高,長時間緊盯屏幕,LED屏幕散發出的藍光,無形中對眼睛累積傷害,造成黃斑部病變、白內障
  • 無下限:看LED燈如何顛覆你的「三觀」
    或者你也可以給它充電,高效低耗的LED可以讓它只充電10個小時即可發光六天。這款LED蟲子燈,是否給你帶來不同尋常的感覺呢。LED燈外觀模仿蟲子惟妙惟肖,並自成系列,看來設計師確實是對蟲子情有獨鍾。不過放這種獨特的LED燈在家裡,要小心嚇到那些見蟲子就會尖叫的朋友哦,你能看出來這款LED燈更像哪種蟲子嗎?
  • 防藍光眼鏡抽查結果來了,19批次不合格,8批次涉嫌「三無」
    針對消費者投訴、舉報集中以及質量問題較多的產品,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集中組織力量對天貓、京東商城、1號店、東方購物、i百聯5個網絡交易平臺32家企業銷售的49個品牌72批次防藍光眼鏡進行了監督抽查。經檢測,有1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26.4%。另外,還發現8批次產品無產品名稱、廠名廠址,涉嫌「三無」。
  • 專家:這3大挑選秘訣才可靠!
    專家表示,比起顏色辨識法,有3種方法更能分辨出品質好壞。薑黃素一級棒!吃薑黃養生保健正流行薑黃素是一種從薑黃根莖中提取所得的黃色色素,研究發現其有非常強的抗發炎和抗氧化能力,不但能幫助減重、強化腦力、穩定血糖、預防失智,還能對抗癌症。為了方便使用,現代人將新鮮薑黃蒸煮後乾燥再磨成粉,民眾在煮飯、炒菜或燉湯時加一小匙,便能隨著料理而吃進薑黃素,維持健康。
  • 專家提醒:牢記飲食要「三減」,避免春節胖三斤
    那麼,春節期間,我們要怎樣既享受春節假期有又能保持健康呢?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委員鍾凱介紹:春節飲食美味豐盛,尤其是含「高鹽、高油、高糖」的大魚大肉類佳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硬菜」。鍾凱建議春節期間大家在飲食方面也要控制總能量的攝入,注意保持「三減」,即減油、減鹽、減糖。同時,假期期間也要堅持「吃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