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輩兒」是天津自古以來的習慣,老行當不論有沒有祖輩兒留下的規矩都是要懂得這個道理。
過去一個車間裡,帶著進行當的師父一輩子都是師父,「三節兩壽」雖然沒有正式拜師的行當規矩大,但也是必須懂這個規矩
「論輩兒」這個事兒還有個有意思的,就是天津「論(lìn)」乾哥們兒,除非是「發小」非要分個歲數大小;
「過命的交情」都不是非要年長几歲才叫大哥的,反而是會跨過年齡單獨按「交情」排輩兒。
比方說,鄰居三哥給我們家拿了一個小偷,以後不管是你大還是「三哥」大,都得見面尊稱一句「三哥」。
真正的天津老爺們兒吃飯真叫一個規矩!
雅間兒正對著大門的位置叫「正座兒」,您了得給這桌最有身份的人讓出來,提前把椅子拉出來點兒「禮讓三分」。
吃飯的時候,大菜尤其是魚,第一口一定是坐正座兒的人碰過您才能下筷子。
敬酒的時候,您得有說辭不是隨便說「瞧不起我」就能讓人心甘情願的喝下去您敬的那杯酒的。
哪怕是碰杯也得比敬的人杯低那麼一塊兒,才能顯示對對方的尊重,千萬不能把就碰灑到對方的杯裡去。
再一個,天津自古是水旱的碼頭,當初靠水吃水的文化傳承,這吃河魚是肯定不能「翻個兒」的
對於出海的人來說,翻個兒就是翻船的意思,現在有歲數大的人一起吃飯,這也是會惹人不高興的行為。
過去的天津,有個天津「碼頭文化」,吃「倉、庫、局」的「混混兒」留下了很多和別的城市不同的東西。
那會兒的爺們兒,為了混口飯吃,賣苦力、賣狠兒勁兒,通過對自己的狠勁兒,吃飽飯。
吃飯館的混混兒,用刀把手釘在餐桌上,老闆要把刀拔出來,涼出大腿刻上「天下太平」,不然就得給混混兒一口飯吃。
還有最著名的「李金鰲」混遍了整個天津城,名聲灌滿了所有人的耳朵。
……
到了現代,天津爺們兒「好混多了」。
心思都用在了自己的工作和手藝上,兢兢業業的混口飯吃,混個「外場」,讓家裡人有個「小康生活」,就心滿意足了。
九河下梢養育的天津爺們兒,有股子不一樣的勁兒,算不上什麼「大男子主義」,也不是什麼「知書達理」,就是個「踏實過日子」的老爺們兒。
其實最大的幸福就是歸於這份兒平凡。
我不知道你怎麼想
我們還是奏耐天津爺們兒
內容由天津生活通(TjVlife022)綜合整理,其他公眾號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你離天津的距離,只差一個公眾號
加入天津人自個兒的微信圈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定了!天津⇌香港高鐵下月正式開通,最快9小時就能到!票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