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 藍字 關注訂閱 GEM德國名校圈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近期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上,包括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德國政界人士,都點讚了中歐合作。
據德國《世界報》(Die Welt)當地時間1月26日報導,德國大眾公司總裁迪斯(Herbert Diess)在論壇的一場對話中,稱讚中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而一同出席會議的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Altmaier)也贊同了迪斯的看法。迪斯在對話中表示:「我認為中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去年,我們的兩家在華合資企業都由大眾公司佔據多數股權。這在過去三十年當中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面對外界對中國的質疑聲,迪斯說:「然而,同中國進行貿易,同中國進行溝通交流,總比撤離中國好得多。」迪斯還提到了川普執政時期,中美之間產生的貿易爭端,他希望「隔離和兩極化的時期」能夠結束,並希望「通過自由貿易回到更開放的世界」。
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也延續了此前的立場,維護了和中國之間的合作。去年底,經過長達7年多的「拉鋸戰」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而外界認為協議會給現任總統拜登「帶來負擔」。對此,阿爾特邁爾辯護說:「與中國的協議不是錯誤的。」阿爾特邁爾還表示,協議是為了創造公平的競爭條件。「我非常樂觀,我們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談判並籤署類似協議。我認為美國也將遵循這條道路。」一同參加這次網絡討論的,還包括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以及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等人。《世界報》提到,中歐投資協定有利於包括大眾、寶馬和戴姆勒等德國車企。同時,得益於來自中國的穩定銷售,這些汽車公司彌補了去年因新冠疫情而損失的歐洲銷售額。根據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Automotive Research)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大眾公司在華銷售份額,佔新車銷售總數的38.2%,相比前年再提高了3.4%。這家機構的創始人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向《世界報》表示:「(車企)要麼繼續在華投資,要麼就在全球汽車市場內失去份額和重要性。」而大眾公司銷售總管布蘭施泰特(Ralf Brandstätter )此前對《世界報》表示,中國市場對大眾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大眾去年在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為280萬部,而同期在美國只售出50萬輛大眾車。不過,他否認大眾對中國市場依賴過大的說法。他說:「我並不認為這是依賴,而更像是我們公司的強項。通過疫情,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一個企業有多個立足點是多麼重要。在中國這樣一個重要市場上,大眾擁有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多的市場份額。」路透社23日報導稱,受疫情影響,大眾汽車2020年利潤幾乎減半,但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強勁回升,大眾依然實現了盈利。排除與「排放門」相關的成本後,大眾汽車2020年營業利潤為100億歐元(約合121億美元),而2019年為193億歐元(約合233億美元)。
而根據數據網站statista的預測,2021年大眾公司的總收入將達到約1200億美元,中國市場的收入預計接近500億美元。
來源:科工力量
*本文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