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ko Huotari,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Miguel Otero-Iglesias,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John Seaman,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等
中國崛起正深刻地重塑著包括中歐關係在內的國際關係。現在的中歐關係更加緊密,同時也更為複雜。
要理解中歐關係的複雜性,需要以自下而上的視角,仔細考察中國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及利益互動。對於所有歐盟成員國來說,與中國的經濟相互依賴正在增長,與中國的政治關係也正在加深。各歐盟成員國政府的與中國政府之間的高級別交流日益頻繁。
中歐關係在過去五年經歷了巨變。中國在歐利益的範圍(中、東、南歐)和體量(例如,中國在歐投資)都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歐洲正面對一個在外交前線上更加主動的中國,中國開始愈發決定中歐關係的輪廓。由於歐盟成員國內部缺乏交流、團結和統一政策,其所塑造的不對稱性正好符合中國的利益。
事實上,在面對中國時,歐盟內部四分五裂、互相競爭。它表現為極度缺乏對中政策的協調,與其說這源於中國刻意的分化戰略,不如說它源於歐盟內部自身的缺陷。儘管一些舊模式仍然存在,但是中國對歐的投資和經貿關係已經大有不同。這進一步加劇了歐盟在面對諸如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矛盾性以及投資和貿易談判時成員國的不一致性。
而中國在面對歐盟時,卻遵循著其獨特靈活的外交政策。中國不斷地估算著歐洲市場的新發展,最大限度地適應國內和地區變化,以抓住任何的機會。作為經濟夥伴,歐洲對中國至關重要,作為關鍵互動方,歐盟及其成員國對中國的全球戰略倡議(例如:「一帶一路」、亞投行)同樣重要。
歐盟國家將中國視為經濟增長的潛在資源,或將其視為經濟利益的多元化對象。此外,中東歐國家不希望與俄羅斯的聯繫過於密切。在此背景下,歐盟國家仍將繼續面臨在政治理想和經濟戰略間的艱難抉擇。雖然諸如民主、人權等政治理想在中歐關係中仍然存在,但是其影響已經弱化了,個別歐盟成員國強化這些理想的行為舉動越來越難以得到其他成員國的支持了。
編輯:劉雨詩
翻譯:韓澤 胡瑞英
原文連結:http://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2937129
薈萃智庫思想、推動智庫合作、提升智庫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