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同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舉行首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

2021-02-15 生態環境部
↑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通過視頻方式同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舉行首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1日在北京通過視頻方式同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舉行首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

韓正表示,習近平主席已經宣布,中國力爭於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基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對自身氣候環境政策作出的重大宣示。如期實現承諾目標,中國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努力,以更大力度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

韓正指出,2020年9月,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決定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夥伴關係。我們要落實領導人共識,發揮高層對話的引領作用,深化中歐環境與氣候務實合作,使綠色合作成為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新亮點新引擎。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恪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在中國昆明舉辦,希望中歐雙方攜手努力,力促大會取得積極成果,共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推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蒂默曼斯表示,歐方高度讚賞中方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採取的積極立場,願擴大和深化歐中環境與氣候領域對話合作,充分發揮多邊機製作用,支持中方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就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汙染責任人認定暫行辦法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通報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

國家氣候中心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會商指出 2021年2月上下旬北方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整體偏差

高起點定位 高標準編制 高質量應用 浙江湖州「三線一單」正式落地實施

強化「三線一單」引領浙江長興打造紡織業轉型升級樣板地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編輯:張偉

相關焦點

  • 《歐洲氣候法》草案未解「氣候難題」?
    日前,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公布了《歐洲氣候法》草案,這將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旨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法律。
  • 歐盟國家為何害怕和中國衝突?
    目前歐盟層面正在研究共同的對策,但那顯然落後於美國的措施。華盛頓最近宣布了對一些中共官員的籤證限制。而德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克制。例如,德國和法國建議的方案中沒有提及採取經濟懲罰措施或可能制裁對香港國安法負責的中國官員。
  • 綠色動態 | 生態環境部與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舉行碳排放交易政策對話
    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研綠金院」) 是在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屬中國經濟時報社、江蘇省金融業聯合會和陸家嘴綠色金融發展中心共同倡導下,由國研經濟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江北新區新金融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江蘇綠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全國第一家致力於綠色金融領域研究的專業化、公司制的智庫平臺。
  • 歐盟中國商會恭祝您新春快樂!
    值此辛丑牛年到來之際,歐盟中國商會謹向您致以最誠摯祝福:祝您和親朋好友新年大吉、萬事順遂、牛運亨通!過去一年,歐盟中國商會秉持「做好服務、傾聽聲音、樹立形象」理念,以會員為中心,推動中歐經貿合作發展。我們與歐洲朋友攜手相助,對抗疫情,在人類艱難時刻凝聚了命運與共的深厚情誼;我們發布了《迅捷行動,共創未來》政策建議報告,推動改善在歐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得到中歐各界高度關注;我們積極關注歐盟政策動向,傾聽業界聲音,先後發布關於5G安全工具箱、外國政府補貼「白皮書」、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及氣候雄心等立場文件,加強與歐盟機構決策者和主流媒體等攸關方的溝通交流,傳遞中國企業意見和關切;我們舉辦多場主題論壇、
  •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與拜登的對話中,提出把中國視為「夥伴和競爭對手」!怎麼認識?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在漫長的4年後,歐洲在白宮有了一個朋友」。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也表示,在從氣候變化到新冠疫情等議題上,「美國的領導作用至關重要」。這些表態令力求恢復「跨大西洋關係」的拜登團隊備受鼓舞。2月4日,拜登在美國國務院演講時高呼「美國回來了」,然而美國已不再是過去的美國,歐洲也已不是過去的歐洲。
  • 中歐班列② 中歐班列大事記 2011-2020(中英文)
    同年11月18日,首趟中歐班列「義新歐」從義烏出發。一列滿載汽車、五金配件的中歐班列「長安號」由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這是中歐班列首次經霍爾果斯出境。中歐班列建設現場會暨專題協調會在渝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強調中歐班列各線路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著力在完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規範不良競爭上發力;要維護好中歐班列品牌的一致性,加強宣傳推廣,將中歐班列品牌打造成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
  • 頂級人才發展專家加盟「中歐在線學習企業顧問委員會」
    中歐在線學習企業顧問委員會的成立旨在為廣大的企業學員、培訓從業人員和行業公司提供來自企業界的實踐經驗和指導,共同促進中國在線管理教育的發展。六位在中國培訓教育界富有影響力的頂級人才發展專家成為中歐在線學習企業顧問委員會委員,包括:中國銀聯支付學院院長 付偉
  • 張中祥教授第三次應邀參加在IIASA舉行的歐盟—歐亞經濟聯盟經濟合作高端會議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簡稱IIASA)隆重舉行。鑑於張中祥教授享有的國際聲譽,集工程-經濟-法學-國際政治的學術背景,30年在歐美和中國著名大學、專業研究機構和公共外交智庫不同工作環境下積累的豐富經驗、廣泛人脈和獨到的全球視野,Kabat所長誠邀張中祥教授繼續參加和支持IIASA的活動。歐亞經濟委員會負責整合和宏觀經濟部長Tatyana Valovaya博士做了歐亞經濟聯盟現狀和前景的主題報告。
  • 世界貿易格局轉變, 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浮出水面, 美國歐盟靠邊站!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盟不再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最大夥伴,而中美貿易在第一季度更是銳減20%,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東協成為了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國—東協貿易強勁 從最新海關數據中獲悉,2020年一季度中國同東協貿易總額9913億,超過了歐盟的8759億。
  • 加拿大環境部長麥肯納:中加將發揮全球氣候行動領導力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詳情12月8日,加拿大環境及氣候變化部部長凱薩琳▷ 如何發揮全球領導力 ◁ 「隨著美國在氣候變化方面的退步,中國和加拿大有機會也有責任在環境變化和《巴黎協定凱薩琳•麥肯納表示,這次訪問加拿大總理和中國討論的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兩國在全球環境治理當中扮演的角色。麥肯納強調:「《巴黎協定》是不可逆轉的也是不可以重新談判的」。目前加中兩國在氣候變化領導力方面已經有比較實質的進展,加中雙方與歐盟已經在今年9月召開了一個關於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會議,通過這樣一個大會來推行關於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實施。
  • 生態環境部通報陝西省神木市汙水處理廠環境違法的案件
    2020年5月,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和陝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現場調查發現陝西環保集團水環境(神木)有限公司運營的神木市汙水處理廠使用一種
  • 從合慶到合慶,韓正:上海從五違整治邁向無違創建
    現場會召開前,韓正和市委副書記尹弘等來到恆大地塊,了解浦東重點區域「五違」整治最新進展,兩年多來,浦東全區共拆除違建4000萬平方米。合慶鎮是全市「五違四必」綜合整治的一塊「硬骨頭」,在2015年上海「兩會」現場,市人大代表德甄向韓正書記轉達了合慶鎮勤奮村村民黃月琴老媽媽關於加快合慶鎮環境整治的心願。
  • 【國外智庫】中歐關係地圖
    Miguel Otero-Iglesias,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John Seaman,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等 中國崛起正深刻地重塑著包括中歐關係在內的國際關係。要理解中歐關係的複雜性,需要以自下而上的視角,仔細考察中國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及利益互動。對於所有歐盟成員國來說,與中國的經濟相互依賴正在增長,與中國的政治關係也正在加深。各歐盟成員國政府的與中國政府之間的高級別交流日益頻繁。 中歐關係在過去五年經歷了巨變。中
  • 捷克|捷克華商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工商界視頻對話會」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沈蓓莉、波蘭前副總理兼經濟部長雅努什·別霍欽斯基、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徐大彤、歐洲議會交通旅遊委員會副主席烏伊海伊捷克出席會議的有捷克中歐工商聯合會會長劉照光和捷克前國防部長、捷-中友好合作協會主席雅羅斯拉夫·特弗爾吉克。劉照光在會上8分鐘致辭中介紹了捷克工業、貿易狀況以及中捷兩國間的經貿關係和友好往來。劉照光說,捷克加入歐盟之後經濟發展迅速。捷克鼓勵外資進入市場,政府重視引資工作,工貿部下設捷克投資局,為外商在捷投資合作提供協助。
  • 通知:歐盟委員會英語實習生(國外實習+補貼)
    地點:海外工作性質:實習想去歐盟實習的同學們!歐盟委員會開放1400個實習崗:需是大學畢業生,有極佳的英語能力就可申請。聯繫電話:0080067891011http://ec.europa.eu/stages/index_en.htm背景知識: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簡稱歐委會,是歐洲聯盟的常設執行機構,也是歐盟唯一有權起草法令的機構。歐盟委員會是中國大陸的叫法,臺灣地區稱為歐盟執委會。
  • 希臘駐華大使:歐盟不會選擇同中國對抗,世界應接受中國崛起
    以意識形態偏見為主導的競爭和對抗不符合絕大多數國家的意願和發展利益,在疫情催生地緣政治格局動蕩之下,歐盟將對華關係的重要性再度提升了一個檔次,近日希臘駐華大使伊利奧普洛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對中歐關係提出了自己觀點:歐盟不會選擇同中國對抗,世界應接受中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