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氣候法》草案未解「氣候難題」?

2021-02-25 世界環境

日前,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公布了《歐洲氣候法》草案,這將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旨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法律。馮德萊恩表示,這個草案是本屆歐委會「歐洲綠色協議」各項政策的核心,展現了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決心。

可是,來自歐盟各國的環保人士代表當天在歐洲議會作證時卻尖銳地批評說:「這個草案是在向氣候變化投降,我們這代人的未來不能被犧牲!」究竟為何雙方的分歧如此之大?

馮德萊恩指出,《歐洲氣候法》草案一旦正式實施,將從法律層面確保歐盟成員履行歐盟整體氣候政策,既能為工業發展和投資者增加確定性和透明度,又能為經濟夥伴們仿效歐盟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依據。歐委會環境和氣候變化事務副主席、「歐盟綠色協議」執行負責人蒂默曼斯則表示,將能源轉型承諾等寫入該草案,是歐盟向全球夥伴釋放堅定履行《巴黎協議》的信號。

不過,從內容上看,歐盟雖承諾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也對排放重點行業作出了約束,但並未提高2030年削減排放標準,僅承諾歐委會將於9月份之前公布新標準。按照目前要求,歐盟將於2030年前在1990年標準上削減40%的溫室氣體排放。由於這一目標設定早於歐盟籤署《巴黎協議》,外界普遍認為該減排標準定得太低。儘管法國、義大利、荷蘭等12個成員國敦促歐委會將公布新標準的時間提前至6月份,以便在《國別自主貢獻》上早日形成歐洲標準。但是,蒂默曼斯仍堅持在收齊全部成員國提交的《國別自主貢獻》後,再綜合評估提高標準的各種成本,否則諸如波蘭拒絕籤署「歐洲綠色協議」的事還會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議會的綠黨議員們普遍反對將新標準出臺時間拖至9月份。他們認為,屆時中歐峰會將同期舉行,而且距離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僅剩2個月,這會使歐洲來不及在內部充分協商並形成「統一聲音」,若倉促上陣將無法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扮演領導角色。

凡此種種,環保人士難以對這個草案買帳,有人甚至給該草案貼上了「反氣候」的標籤。他們致信歐委會和歐洲議會,稱該草案最大的妥協是將時限設置為2050年,所謂「以確保歐盟長期預算公平性為由保留豁免權」「容許綠色森林開伐」等提法也是在給違法行為留後路。他們還質疑歐盟為何未能將「碳預算條款」列入草案,即如何在全球340Gt二氧化碳排放總規模(註:這一規模可確保全球氣溫升高不超過1.5攝氏度)限制下推行歐盟應對氣候變化各項政策。反對意見還認為,《歐洲氣候法》草案不應成為「掛滿各色彩蛋的聖誕樹」,溫室氣體中應先聚焦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零排放」應從2020年開始嚴格執行,對石化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補貼必須立即停止。

「我們想削減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而非僅是二氧化碳,當然這只是方法上的分歧。」蒂默曼斯如此回應上述批評時說,「我們還將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來應對氣候危機,其成效將遠大於減排。」

究竟是方法分歧,還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或許歐盟將公布的《循環經濟行動計劃》會給出新註解。無論如何,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歐洲仍面臨較大考驗。(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國相關人士齊聚新加坡參加2019年氣候創新大會(I4C),共同探討氣候難題
    如何促進全球範圍內向低碳生活方式轉變,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 極端氣候威脅…威尼斯淹水後 下一個恐輪歐洲其他大城
    (Getty Images)飽受「過度旅遊」所苦的水都威尼斯,本周遭到逾50年來最嚴重海潮侵襲,震驚全球,也凸顯出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現象,對歐洲的威脅與日俱增。威尼斯市長布魯納羅就推文把這次的災害歸罪於氣候變遷;科學家也說,洪水與野火等極端天氣事件,都因為氣候變遷而更常發生;而在歐洲北部與西部,同樣也出現洪水災情。
  • 巴黎氣候協議,中國擔責更多
    年巴西裡約會議通過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後,緊接著1997年通過日本京都議定書,氣候變遷的歷史究責已經由發達國家主要承擔責任,轉變成為所有國家的普遍責任,這條發展軌跡給了人類什麼樣的啟示?對於千呼萬喚終於出爐的巴黎氣候協議,有以下幾點觀察提供各界參考: 一、從全球暖化責任在發達國家,到世界一體共同承擔責任:所以,「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在國際法與國內法的意義已經有所不同;此一原則給予國際氣候談判一個合理差異化的基礎,但巴黎新協議不能再作如是觀,而是應該轉化為內國法律原則,甚至內化為憲法平等條款的內涵,「多排放者多負責」,深化汙染者付費的環境法原則
  • 巴黎氣候大會與法國區域地理特徵
    巴黎氣候大會與法國區域地理特徵甘肅 馬翠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 留學必備:澳大利亞氣候簡介
    澳大利亞不僅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和中國有很多的差別,就連氣候也有著很大的反差。那麼,澳洲的氣候是怎麼樣的?和中國有什麼差別呢?澳洲的氣候是怎麼樣的?大陸普遍炎熱因為澳大利亞被海洋圍繞,又錯落在赤道附近,所以氣候類型比較複雜。不過整體而言,澳大利亞偏暖,沒有惡劣的氣候特點。一般夏季最高在30℃左右,當然北方沿海為熱帶氣候,又潮又熱。
  • 德國政府正式通過氣候方案,看看德國普通人的真實看法
    本周,聯邦內閣已經通過了《氣候保護法》,法案規定了達成氣候目標的一些具體措施。
  • 沸騰英語:氣候緊急狀態
    最近北方各地紛紛傳來雪情,氣候緊急狀態這個詞又重新映入我們眼帘。Climate emergency(氣候緊急狀態)」擊敗「氣候危機」、「全球變熱」、「否認氣候變化」等熱門詞彙,當選《牛津詞典》2019年度詞彙。毫無疑問,「氣候」是2019年最受關注的話題。
  • UC專家警示:加州氣候會更差,竟是因為...
    圖片來自cnn 版權屬於原作者體溫監測篩查效果甚微取消檢測新規最早將於9月14日(也就是下周一)凌晨0:00,正式開始實施,新規上路後,意味著,中國、歐洲等地區赴美航班將不局限於圖片來自dailyamail 版權屬於原作者TSA的一位官員告訴CNN,一份公共事務指導備忘錄草案列出了終止機場檢查的理由:在15個機場進行的675,000名乘客檢查中,只有
  • 『BBC英語』氣候焦慮:兒童在環境中失眠氣候引起的擔憂:兒童因擔心氣候變化和環境而失眠
    2019年,數百萬來自澳洲、歐洲和非洲的兒童參加了大規模的氣候問題抗議活動。深陷爭議漩渦的瑞典青年氣候主義者格蕾塔·桑伯格成為全球青年反氣候變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不到四成的人認為,成年人和世界各國的領導人會成功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成年人不僅面臨著要聽取年輕人對氣候變化的擔憂,他們顯然還面臨另一場戰鬥,那就是需要說服充滿疑慮和擔憂的下一代他們有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 義大利人高興不起來,吃飯比氣候更重要
    對於歐洲人來說,歐盟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氣候問題。歐盟晴雨表顯示,大多數歐洲人認為「採取行動保護氣候穩定是當務之急」。但對義大利人而言,頭等大事仍是與失業作鬥爭,其次才是難民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歐洲社會調查機構日前發布的《2018年歐洲人生活質量滿意度》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4%的義大利人對自己的生活質量不滿意。
  • 誰是下一位氣候難民?
    氣候難民成為國際問題       美國緬因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教授布拉德菲爾德·裡昂告訴《國家地理》雜誌,自1990年開始,非洲的旱災愈發頻繁,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的周期發生異動,氣候變化加劇了這種影響,讓溫度繼續升高、土地更加乾涸。
  • 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裡在2021年氣候適應峰會發表講話
    (AP Images)1月25日,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裡在2021年氣候適應峰會發表講話:「不論是公共意識
  • 巴黎氣候協議:美國到底是留是走?
    事情是這樣的,先是歐盟氣候行動與能源委員米格爾·阿里亞斯·卡涅特16日向媒體透露,美國政府退出《巴黎協定》的態度「有所軟化」。白宮當天立即予以否認,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立場沒有改變。但是隨後,美國國務卿又有了新的說法。
  • 英國氣候—這磨人的小妖精
    好多去英國留學的學生,對英國的氣候掌握如何,咱們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呀。另外給大家附上穿衣指南,行李箱該帶什麼衣服可以參考一下~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溼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 氣候罷課運動在全球興起
    最初的氣候罷課是在2010年由英國的一個氣候夏令營發起的,呼籲民眾關注氣候變化。
  • 今天巴黎氣候協議就要被正式籤署了,可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研究學院Angel Hsu和她的同事在本周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認為,氣候問題解決方案中在報告上的重大缺失和缺陷阻礙了對全球減排的跟蹤
  • 《工人最低工資法》草案召開研討會
    【本報消息】柬埔寨勞工和職業培訓部於今(30)日上午,在金邊市金邊大酒店舉行三方談判會議,就制定《製衣製鞋工人最低工資法》
  • 別小看氣候變化,西班牙可能以後不能「靠天吃飯」了!
    據歐洲環境署(EEA)消息稱,由於氣候變化,到2050年南歐的旱田作物,如小麥,玉米或甜菜等,產量將可能減少一半,因此該行業要求「優先考慮」 的機制方案。在一份基於對溫室氣體高排放的預測的報告中,歐洲機構警告稱,儘管大陸上各國各區域會有所不同,但總體到2050年農業收入將「大幅下降」,國內生產總值(GDP)也會平均下降1%,到本世紀末,農業用地價值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南歐和地中海超過80%的地區可能放棄土地種植。
  • 特刊 | 2020年全球氣候行動大事件回顧
    根據Vivid Economics對各國投入農業、工業、垃圾處理、能源和交通運輸業的財政支出的梳理,截至2020年12月,大部分主要經濟體已確認的財政支出的綠色化程度不如預期,歐洲是唯一綜合綠色指數為正向的地區。
  • 巴黎氣候協議,幾家歡樂幾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