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協議,中國擔責更多

2021-02-15 克危克險安全

巴黎氣候協議

中國擔責更多

從1992年巴西裡約會議通過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後,緊接著1997年通過日本京都議定書,氣候變遷的歷史究責已經由發達國家主要承擔責任,轉變成為所有國家的普遍責任,這條發展軌跡給了人類什麼樣的啟示?對於千呼萬喚終於出爐的巴黎氣候協議,有以下幾點觀察提供各界參考:

一、從全球暖化責任在發達國家,到世界一體共同承擔責任:所以,「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在國際法與國內法的意義已經有所不同;此一原則給予國際氣候談判一個合理差異化的基礎,但巴黎新協議不能再作如是觀,而是應該轉化為內國法律原則,甚至內化為憲法平等條款的內涵,「多排放者多負責」,深化汙染者付費的環境法原則,讓減碳政策符合氣候正義。

二、從科學的不確定到科學相對確定的國際環境治理轉換:過去連什麼是氣候變遷?什麼是氣候變遷幹擾?都需要藉由條文定義。現在大家在意的可能是更具體的減量目標與調適作為,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度、甚至是1.5度以內,才能挽救人類。國家預期自主貢獻(INDC)的提出,更是減量目標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為氣候治理的「民主」與「科學」條件提供相當鞏固的重要基礎。INDC可謂是自願性環境治理得以更具績效的原因所在,主要排放大國是以「機遇」、而不是「阻力」看待氣候變遷,此一轉變相當程度保證了巴黎氣候協議的未來。

三、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拘束力或強制力:國際環境法本來就不是以「必須」具有「拘束力」為特點。最重要的反而是如何讓新氣候協議的國際機製成為區域或國內製度的重要依據。亦即,巴黎氣候協議是由國際的「外力」、轉向國家「內化」的過程。氣候公約的屬性有了本質的轉變,也有了決定性的驅動力量,已經不再是由上而下,由公約或議定書下指導棋,而是每個國家要自主管理、自主發展,趕上綠色經濟的潮流。

就此而言,臺灣今年7月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可謂已經搭上列車。而此次會議的輸家印度,就是站在一個相對不利的位置,他們拒絕加入,不但在談判期間成為眾矢之的,也成為一個「想要經濟成長、卻不願意減碳」的負面代表,如果不加以改變,長期而言註定對印度的發展會有不利的影響。

四、公約有許多未竟之事,需要更多承擔:例如2020年以前要如何完成京都議定書的後續工作?許多減量的計算要如何更精準?現有的調適委員會將進行調適技術審查程序,逐漸建立調適計畫的效益與評估作業準則。至於小島、低度開發與開發中國家要求的,2020年前發達國家每年要給1千億美金的訴求,一如預期未能獲得通過。那些已經「發展」起來的開發中國家,也勢必要承擔更多責任的。

巴黎終究不是哥本哈根,2009年的情境是要「延續」一個由上而下的框架,如今那樣的框架已經遠揚,一個融合所有國家,由國家自主驅動的新氣候協議已經誕生,相信足以作為日後所有人類群體繼續朝向永續發展,省思發展腳步的後盾,提醒未來世代,氣候變遷的挑戰仍在,我們仍需努力。

註:作者謝英士為臺灣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佾展為研發部主任、邱虹儒為研究員,原文發表在2015年12月13日《中國時報》(原標題:新氣候正義,國家自主驅動),克危克險原文轉發。克危克險是中國本土一家獨具特色的新型安全公司,致力於智能集成安全管理。諮詢:keweikexian@qq.com。

相關焦點

  • 【關注】讓艾菲爾鐵塔綠了整晚的《巴黎氣候協議》究竟是什麼?
    11月4日,為對抗全球氣候變化而籤署的《巴黎氣候協議》正式生效,這是第一份將全世界都動員起來共同減排溫室氣體的協議。
  • 巴黎氣候協議:美國到底是留是走?
    事情是這樣的,先是歐盟氣候行動與能源委員米格爾·阿里亞斯·卡涅特16日向媒體透露,美國政府退出《巴黎協定》的態度「有所軟化」。白宮當天立即予以否認,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立場沒有改變。但是隨後,美國國務卿又有了新的說法。
  • 英國朋友談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議》
    福爾摩斯回身看了我一眼,「華生,朝鮮退出了《巴黎氣候協議》」「什麼時候?」「昨天,兒童節。」我憤怒的站了起來,「反人類,這種國家不配存在。」「金正恩說全球氣候變暖是騙人的。」福爾摩斯聳了聳肩。「他懂個屁,難道不信科學家,信這個白痴。」我狠狠的吸了口煙。
  • 巴黎氣候協議,幾家歡樂幾家愁
  • 《巴黎協議》終通過!
    它將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從這一刻起,化石能源將註定成為歷史。今天零點過了不久,綠色浙江氣候大會報導組的Ling就從巴黎現場發來消息,巴黎氣候協議終稿出爐,雖然還有諸多細節等待敲定,微信這一頭的小編和微信那頭的Ling都有點兒小激動。一個多小時過去,談判仍在繼續,已經比氣候大會原定結束時間推遲一天的談判最終會有怎樣的走向?
  • [學德語]美國正式重返巴黎氣候協議
    此前,美國正式重返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美國特使約翰-克裡稱其為 "歷史性的"。巴黎協議旨在將全球變暖限制在與工業化前相比最多2度的範圍內。美國曾在2015年唐納德-川普總統的帶領下退出該協議。」förmlich① 嚴格按照規定(或格式的);正式的② 拘泥於禮節的,迂腐的,死板的,生硬的③ 簡直,真正的Abkommen n, -s,- 協議,協定ein Abkommen treffen, schließen 達成,締結協議Abkommen brechen 破壞協議【政】das Schengener AbkommenVi.
  • 川普演講全文:為什麼退出巴黎協議?
    因此,為了履行我保護美國及其公民的神聖職責,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掌聲)謝謝,謝謝,而且重新開始談判,要麼重返「巴黎氣候協議」,要麼籤署一份全新的協議,但是這個協議必須對美國、美國的企業和工人、美國人民以及納稅人是公平的。是的,我們要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但是我們將重啟談判,看看能否達成一個公平的協議。如果可以的話,那最好。如果不行,也無所謂。
  • 今天巴黎氣候協議就要被正式籤署了,可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4月22日,世界各國領導人將聚集到紐約聯合國總部籤署巴黎氣候協議,它是一個全球性承諾,承諾該國會作出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Hsu和共同作者分析了超過7000份來自地方一級的獨立承諾,包括城市,地區,企業和組織。
  • 【動向】巴西版「川普」暫不從巴黎協議退群,但砍掉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機構
    被輿論視為巴西「川普」的新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在競選期間,曾威脅要退出「巴黎協定」,但在國際抗議之後,他的立場有所緩和。
  • 名人演講 | 巴黎氣候協定的內幕
    克裡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在2010年至2016年期間擔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執行秘書。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失敗後,她承擔了應對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的責任,因此她決心領導這一進程,達成普遍認可的協議並監管框架。
  • 聯合國氣候大會日顯「中國力量」
    今年2017年會議議程主要是各國就《巴黎氣候協議》的實施機制和和方案表達各自的觀點和建議,並不會形成決議。2018年的會是一個大年,將會就《巴黎氣候協議》的落實問題形成一些決議。據我個人觀察,國家自主貢獻(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更新問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盤點(Stocktaking)問題、資金機制問題是2017年氣候大會討論的熱點問題,也是落實《巴黎氣候協議》的核心問題。中國在今年氣候大會中的表現是非常有建設性的,一方面表達了中國在上述核心議題上的觀點,也積極推動了各方形成共識。
  • 「中國-美國加州氣候變化合作邊會」在巴黎會議中國角舉行
    12月7日下午,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美國加州政府聯合舉辦的「中國-美國加州氣候變化合作邊會」在巴黎會議「中國角」召開,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
  • 重返巴黎協定第一天,美國就向中國提出要求!
    《巴黎協定》行政令,美國於19日正式再度成為《巴黎協定》締約方。 布林肯在聲明中說,拜登政府將致力於聽從科學家意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氣候變化將被納入美國最重要的各級別多邊和雙邊對話中,氣候變化以及相關的科學問題「再也不會成為外交政策討論的附加品」,而應當成為一系列內政外交的重點之一, 此前,美國曾於2016年加入《巴黎協定》。
  • 巴黎氣候大會與法國區域地理特徵
    巴黎氣候大會與法國區域地理特徵甘肅 馬翠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 城會玩的巴黎氣候大會,你知道法國政府對此有多努力麼
    所幸,巴黎氣候大會還是如期的舉行。但,你也知道,既然選擇在戲份滿滿的法國人的地盤,縱使法國政府力求此次大會別鬧出什麼么蛾子,依然,無法阻擋,城裡人天生 』會玩』 的技能。首先,讓我們用端正的態度來學習一下,巴黎氣候大會是什麼,她為什麼很重要以及,和我們普通人有幾個錢的關係。
  • 重返《巴黎協定》的第一把火,拜登就燒到中方頭上:做的不夠好
    美國的氣候政策,中國成了目標據《環球時報》報導,美國國家氣候顧問麥卡錫在闡述拜登政府關於氣候變化的政策時表示,美國將敦促中國強化減排目標,其認為中國做的不夠好還應該做更多。川普退出了《巴黎協定》,他認為這份協議對美國不公平,現在拜登推翻了川普的決定,宣稱要重新加入該協議。
  • 《歐洲氣候法》草案未解「氣候難題」?
    馮德萊恩表示,這個草案是本屆歐委會「歐洲綠色協議」各項政策的核心,展現了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決心。可是,來自歐盟各國的環保人士代表當天在歐洲議會作證時卻尖銳地批評說:「這個草案是在向氣候變化投降,我們這代人的未來不能被犧牲!」究竟為何雙方的分歧如此之大?
  • 重返《巴黎協定》的第一把火,拜登就燒到了中國頭上
    重返《巴黎協定》第一把火燒到中國‍根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月24日報導,美國白宮氣候顧問麥卡錫表示,拜登將會在未來公布更多有關於氣候方面的政策,並且會要求中國方面進一步強化溫室氣體的排放目標。當前拜登重返《巴黎協定》的第一把火就燒到了中國,按照其政府的說法,有關氣候變化方面的事情被認為是事關美國國家安全的優先處理事項,目的很簡單,就是要通過氣候問題來向中國施壓。
  • 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峰會展望 ——前途多舛(1)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所謂的不理智就是反覆做同樣一件事情卻希望得到不一樣的結果。人們對峰會的期望也從來沒有那麼高漲過。遺憾的是,結果卻是表明我們所處的世界還有其它更重要的議程。發展中國家拒絕犧牲自身的經濟增長來滿足西方國家對所謂綠色的神聖追求,發達國家則更多地考慮還沒有消退的金融危機的影響。某些科學家們在「氣候門」事件中被揭露出來的弄虛作假行為也幫了倒忙。在彭博新能源財經,我們並沒有對哥本哈根峰會的失敗有太大的吃驚。
  • 菲環境專家冀拜登應對氣候變化
    美國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向氣候行動的正確方向邁出一步,這是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之後的一個關鍵時刻。  雖然拜登並不是解決越來越嚴重的氣候危機的萬靈丹,然而氣候專家表示他相信科學,這是他競選擊敗川普原因,川普一再質疑破壞氣候背後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