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為對抗全球氣候變化而籤署的《巴黎氣候協議》正式生效,這是第一份將全世界都動員起來共同減排溫室氣體的協議。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法國政府決定在巴黎的幾個著名景點,比如凱旋門、艾菲爾鐵塔以及塞納河岸都打上綠色的燈光。環境部長賀雅爾說:「法國以此為榮」。
圖片來源:法新社
去年12月在巴黎舉行的COP21氣候大會,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中近200多個國家籤署《巴黎協議》。隨後經過各國進行批准程序,《巴黎協議》終於在本周五正式生效。這也是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提出了框架安排。
該協議規定,全世界要有超過55個,並且碳排放量佔世界汙染氣體排放量55%的國家批准之後,《巴黎氣候協定》才能生效。在聯合國和法國政府積極的推動下,經過一年的艱苦談判,世界上93個包括美國、中國、歐盟等溫室氣體大國都批准了《巴黎氣候協定》。
圖片來源:巴黎人報
當天,法國總統奧朗德對這個歷史性協議生效表示祝賀,愛麗舍宮發表公告指出:「今天對於世界公民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這表示世界各國已經意識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控制氣溫升高的急迫性。」
同時,這也為3天後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第22屆氣候會議奠定了基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2次締約方會議(Cop22)將於本月7日到18日在摩洛哥揭幕,這是自《巴黎氣候協議》籤署以來的首度大會,被稱為「付諸行動的會議」,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為了慶祝此次《巴黎協議》生效日,巴黎讓艾菲鐵塔,凱旋門和巴黎塞納河沿岸都披上了綠色。
圖片來源:世界報
另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期發布《2016排放差距報告》。報告指出,到2030年,在本世紀把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2℃以內將減少更猛烈的風暴、乾旱、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氣候影響的可能性。但即使達到較低的1.5℃的目標,也只能減少而不會消除這些不利影響。
(編輯: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