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ice Ekman
如今,亞洲已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焦點。這雖並不能否認其他地區的重要性,但最近趨勢顯示,當下中國最主要的目標是鞏固其地區性大國的地位。為此,在過去兩年裡,中國在從中亞到東南亞的幾個地區實行了一系列戰略措施。
1. 中國區域政策的全面整合
自習近平任國家主席以來,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外交更為積極。「一帶一路」的概念被不斷強調,其首要目標還是發展國內經濟。
(1)開放中國貧困省份
經濟關係主導了中國與其鄰國的關係。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仍是開放中西部相對貧困偏遠的地區,但許多較為發達的地區也在「新絲路」的項目之中。
(2)融合該區域的經濟、能源和安全利益
中國的區域政策還受能源因素影響。習近平於2013年9月訪問中亞四國,目的在於加強能源和安全問題上的合作。同時,民族政策和對外安全也是中國制定區域政策的考慮因素。
2. 當務之急:基礎設施建設
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帶一路」計劃的指導框架,其目標如下:首先,加強跨地區基礎設施和通信網絡的建設;第二,建設自己的港口網絡;第三,擴展石油和天然氣管線網絡,並加強其他能源設施的建設;第四,加強該區域的電信基礎設施建設,之前這一領域一直被忽略;第五,對工業園區出口模型進行投資。
3. 軟硬兼施:中國區域政策雙管齊下
(1)中國重申其領土主張
中國的區域政策雙管齊下:一方面,積極開展與鄰國的經濟外交,另一方面,在地區和邊境領土問題上立場堅定。
(2)中美之間的區域競爭
中美在亞太地區的競爭愈加激烈,這意味著對美國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不斷挑戰。中美競爭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中國希望美國終止其與同盟的一些軍事演習;第二,商業競爭愈演愈烈;第三,中美已經開始了在地域性機構上的競爭。
4. 中國新興區域戰略
中國在中國海問題上的舉措表明其防禦能力迅速增長且愈加現代化,並且習近平提倡軍隊要「能打仗,打勝仗」和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因此一些分析家害怕中國霸權的出現。但大多數中國官員和研究人員認為胡錦濤與習近平的區域政策之間並無根本性分別。事實上,目前要把握中國的區域「戰略」是很難的。
分析家對中美關係走向持有不同看法,一些分析家認為應在充分合作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軟」競爭。
5. 中國區域政策的優勢和局限性
亞洲地區的均勢正在改變,一些緊張局勢直接涉及到中國,而這類衝突多集中於東亞。
中國有以下優勢:第一,目前中國並為出臺一個完整的戰略,其目標模稜兩可,這會影響其他國家的戰略判斷;第二,這項舉措使中國領導階層有時間逐步鞏固中國的區域性地位;第三,中國意識到其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和安全合作方面相對孤立。
目前,中國缺少一個協調一致的戰略,其缺點如下:第一,最為直接的風險便是中國正在向其鄰國發送矛盾的信號——「中國威脅」和「和平發展」共存;第二個潛在的限制是中亞正變得越來越「混亂」,中國、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競爭會影響到中國在該區域的經濟政策;第三,印度目前並不完全認可「一帶一路」計劃;第四,中日在東南亞地區的競爭更加激烈;第五,「一帶一路」計劃的成功要依靠中國及其合作夥伴的力量,以確保貿易線路的安全;第六,由於目前中國國內的反腐敗運動,「一帶一路」計劃面臨著一些障礙。
6. 結論——中國對其區域政策信心十足
「一帶一路」計劃不容小覷,必須對其今後幾年的經濟及地緣政治影響進行精確評估,中國對其制度建設能力和重塑全球治理機制的信心在不斷增強。
編輯:劉雨詩
翻譯:張曉天 高強
原文連結:http://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2919915
薈萃智庫思想、推動智庫合作、提升智庫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