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向消費者傳達出明確信號,落實「禁管令」必須下決心、動真格。
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卻也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給生態環境帶來汙染。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
而塑料吸管的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但降解的時間可能長達500年,且回收利用難度大。禁用塑料吸管,是減少毒性塑料使用的關鍵一環。不管吸管有多方便,都不能以危害大眾的健康,以及破壞環境為代價。
現在距離「禁管令」的最後期限還不到半年,而作為全球最大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今年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並用聚乳酸可降解吸管代替。
在外賣平臺上,不少餐飲門店都增加了「用聚乳酸可降解吸管代替塑料吸管」的選項,來倡導消費者減少使用毒性塑料吸管。
大多數消費者對禁用塑料吸管表示理解和支持,希望能用健康環保的塑料吸管的替代品。考慮到消費習慣,特別是對吸管使用依賴程度較高的奶茶店、飲品店來說,在網上就可尋找到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制品的生產廠商,順利替代的關鍵是,讓消費者免費使用。
不過,對顧客來說,塑料吸管和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在使用體驗上是沒有差異的,而且後者是可降解的用玉米做的生物塑料製品,無毒無害。
對企業來說,選用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並非難事,無非就是將生物塑料吸管的成本轉移到飲料中而已。對消費者的健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都是有益無害的,大多數消費者對此也是理解和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