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成都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那麼,這對塑料吸管有何影響?有哪些可替代產品呢?
2021年1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春熙路、紅星路附近的十餘家飲料店。記者看到,目前飲料店使用的吸管種類不一,不少商家仍在使用和過去相同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有商家換上了和塑料吸管使用體驗相近、又不同於「紙吸管」的「可降解環保吸管」。
其中,新型環保吸管受到歡迎,而紙吸管頗有爭議。
在奈雪的茶,記者看到櫃檯上吸管盒內的塑料吸管已經被替換成了紙質吸管。這種吸管由兩層組成,外側是薄薄的一層淺黃色外殼,可以清楚地看到木漿的紋路,內側是較厚的一層白色內襯,摸起來更光滑。
紙吸管體驗如何?店員告訴記者,從早上到現在,見到不少顧客重複取用紙吸管,「可能是材質的原因,太容易塌了。」
記者嘗試將紙吸管插入一杯帶冰檸檬茶,浸泡十分鐘後,用吸管攪拌冰塊時可以明顯感覺到吸管變軟了。
「不敢用力,不然吸管口就扁了,」正在店內喝飲料的馬琳告訴記者,「之前已經在很多店用過紙吸管了,應該挺環保的吧,感覺是紙漿打碎了之後做的,但並不好用。」
和奈雪的茶一樣換用紙吸管的,還有85度C。不過,這裡的吸管是白色的,也有顧客對此表示了自己的擔心。「紙吸管應該是紙漿做的吧,但我覺得紙漿不會這麼白,如果是漂白過的會不會對身體有傷害呢?」
在吸管的更換上,不同飲料店的步調也並不一致,連鎖門店的更換速度更快。記者注意到,位於春禧大廈樓下的蜜雪冰城,店內既有紙吸管也有普通塑料吸管,而位於紅星路二段店的蜜雪冰城尚未開始使用紙質吸管,店員告訴記者,目前尚未接到通知開始更換,如果有別的店已經開始使用,可能會在近期進行同步。
而嶼藍灣、小茶勺、書亦燒仙草等奶茶店也仍在使用普通塑料吸管,瑞幸咖啡市二醫院店的店員告訴記者,目前店內只有粗細兩種普通塑料吸管,何時更換並不清楚。
「今天(1月1日)開始換的,之前的塑料吸管不再提供了。」紅星路一家「一點點」奶茶店的店員告訴記者,到中午已經賣出了十多杯飲品,由於使用的並不是「紙吸管」,並沒有受到顧客關於吸管的「差評」。
記者注意到,「一點點」換用的並非大家印象裡的「紙吸管」,而是一種標有PLA+PBS材質的「可降解吸管」。吸管用紙質材料包裹,外觀和「紙吸管」類似。打開後可以發現,吸管表面具有類似普通塑料吸管塑料的光澤,但摸起來比普通塑料吸管粗糙,有一種磨砂的質感,按起來比普通塑料吸管硬一些。
和「一點點」一樣使用這種吸管的還有「半仙豆夫」和「喜茶」,其中,「半仙豆夫」的吸管外包裝上沒有標註名稱和成分,店員告訴記者,「這就是可以降解的,是12月底換上的。」記者注意到,「半仙豆夫」店內擺放的既有這種「可降解吸管」,也有普通塑料吸管。
在「半仙豆夫」購買飲品的市民祁林峰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來這家店,主動拿了一根「可降解吸管」使用。「就我看到的來說,一般可降解的吸管都是用紙包裝起來的,不可降解的就是用塑料包裝的。這個吸管相比那些』紙吸管』不會變形,也不會影響口感。但是這個怎麼降解我比較疑惑,看上去摸起來都和塑料吸管太像了。」
記者在喜茶門店提供的「可降解環保吸管」外包裝上也看到,吸管的主要成分是PLA。據介紹,這是一種名為聚乳酸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喜茶備註中印有「選擇兼顧環保與體驗的PLA材質,源於植物資源,可生物降解」。同時,喜茶門店內也有「環保紙吸管」,標有「100%可降解,長時間浸泡強度易下降」的字樣,有店員告訴記者,選擇「可降解環保吸管」的顧客更多。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王培哲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