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換上了紙吸管,超市改用起可降解塑膠袋。這是許多城市今年的新變化。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答:會。塑料製品容易洩露到環境中,對海洋生物和環境造成影響。而用紙吸管作替代,有助解決這方面問題。
但是,紙吸管要有標準。目前有的採用複合材料製作,比如紙+鍍膜等,那它們的可降解性就會打折扣。
另外,紙張生產也會產生汙染排放,所以建議大家如非必要,儘量少用吸管。
答:其實它們都是塑料製品。
市面上的溼巾、洗臉巾,大多由無紡布製成。一旦被直接丟棄在環境中,會比大塊塑料更容易產生微塑料,環境影響更大。
答:問題的關鍵在於,無紡布袋是一次性使用,還是重複使用。
無紡布的原材料主要是塑料,只是形態像布而已。單個無紡布袋比一次性塑膠袋用料更足,環境影響更大。最推薦的做法是多次使用,以減少一次性塑膠袋的消耗量。
超市提供紙箱、膠帶替代塑膠袋,
這種做法值得推廣嗎?
答:紙箱的環境影響不比塑膠袋小。
如果原先每天消耗1萬個塑膠袋,現在變成消耗1萬個紙箱,其實也不環保。超市減塑,重在總量控制,減少各類一次性用品的總體消耗。最推薦的做法就是大家自帶購物袋。
答:不可以。可降解塑膠袋不能形成閉合循環,無法單獨收運降解外,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耗費糧食。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料是玉米等糧食作物。大量使用本地原料,勢必佔用大量耕地和糧食。
同時,不少可降解塑膠袋易破、不耐用,一些生產者會加各類添加劑,而這些添加劑會對環境產生新的影響。
限塑不是不用塑料,而是針對一次性和有健康風險的塑料製品。如果你家裡還囤了不少傳統塑膠袋,那麼把它們當作耐用品來長期使用,告別「一次性」的命運,也是不錯的選擇。
來源:科普中國 專家:章萍
監製:馬蓮 編輯:丁娜 宋小琴
本文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部分圖片作者因地址不詳,請聯繫我們以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