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限塑」後,包裝用吸管的現狀

2021-02-15 SUST Packager
​​​​​2020年初,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其中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如今,步入2021年,「限塑令」全面實施,多家知名連鎖奶茶店、咖啡店、快餐店等正在用紙吸管以及PLA(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吸管等代替之前的塑料吸管。然而,不少消費者反映,紙吸管雖然環保,但是吸管軟化、自帶氣味、戳不開瓶蓋、吸不上小料等問題也很突出。
在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到,關於紙吸管的討論話題下,不少網友都在反映:紙吸管存在吸管軟化、自帶氣味、戳不開瓶蓋、吸不上小料等問題。除線下門店以外,在外賣平臺可以看到,多家飲品店都在店面顯著位置標明「關於紙吸管的說明」,對消費者普遍擔心的問題給出提示:紙吸管自帶氣味為正常現象,請安心使用,插吸管需要用點力,由於紙吸管長時間浸泡會造成軟化,請儘快飲用。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吸管使用量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相關領域內專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但降解的時間可能長達500年。據了解,除大型連鎖加盟店外,一些小飲品店由於紙質吸管進貨渠道有限、成本較高、塑料吸管庫存沒有用完等原因,仍在使用塑料吸管。經查閱相關資料,一噸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成本在8000元左右,而一噸紙質吸管則要將近22000元。PLA(聚乳酸可降解材料)更貴,通常會比塑料吸管貴五到六倍。

從目前的反饋來看,麥當勞的「環保杯蓋」是一個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這種「免吸管」杯蓋是麥當勞公司歷時近兩年研發出來的,從包裝結構方面入手,從而可以不使用吸管,達到減塑環保的效果。使用時,用手按下杯蓋上具有凸起的地方,方可直接飲用杯內飲料。這種瓶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只能用於冷的飲品,如可樂、涼茶等,對於奶茶、咖啡等飲品目前仍需要使用吸管。在麥當勞內,奶茶類飲品提供紙質吸管。

隨著限塑令不斷推進,雖然紙吸管成本要比塑料吸管高出不少,但供貨需求仍然顯著增加。紙吸管材料一般為純木質木漿生產,理想情況下80度以內能泡兩三個小時,可保證最高4小時內高溫不泡散。不過由於國內紙吸管處於起步狀態,目前來看整體上相對不太成熟,相信如果新材料和新技術有了突破創新,除紙吸管外,塑料吸管的環保替代還有更加優秀的其他方案。

(本文相關內容引自央廣網,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限塑令後,網友總結各品牌的吸管現狀,塑料吸管有完美替代方案嗎?
    紙吸管:易軟,味大,扎不開蓋自「限塑令」生效以來,紙吸管就頻上熱搜,只要搜索「紙吸管」,就會彈出無數網友對紙吸管的吐槽,從網友來看,紙吸管的槽點主要集中在「容易被泡軟」在喜茶門店,目前有兩種吸管,一種是紙吸管,一種是PLA吸管,據了解,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提煉出的澱粉原料製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非常友好,價格通常比塑料吸管貴四五倍。
  • 限塑這麼久了,不鏽鋼吸管被接受了嗎?
    而餐飲業的限塑令同樣是因為環保而強硬,早年,一些大品牌連鎖餐飲店就宣布不再主動提供塑料吸管。其後雖然有部分以紙質吸管代替,但也有人提出紙質品同樣不環保,於是,玻璃吸管出現了,可惜又有人認為玻璃易碎,容易對人造成傷害。隨後,不鏽鋼吸管逐漸出現在市場,那麼大眾又是否接受呢?FinalStraw吸管是世界上第一款可摺疊的金屬吸管,它經久耐用,每天兩次摺疊可使用長達15年。
  • 限塑風暴下,吸管企業為何「幾家歡喜幾家愁」?
    印尼政府的「三步措施」:1.重啟「限塑令」。2.計劃徵收塑料製品稅。3.加強公民環保意識教育和環保知識宣傳。對此,吸管企業抱怨不公:印度尼西亞的一家塑料吸管領頭企業面對印尼及全球各地的限塑活動,表示預料到其產品增長會受到禁令的影響,但沒想到禁令來得如此迅捷。
  • 大家常用的吸管年底將全面禁用!以後你可能要用這種吸管→
    上周五,市民徐小姐在外賣平臺上點了一杯自己常喝的奶茶,發現配送的吸管從之前的塑料吸管變成了紙質吸管。「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遇到紙質吸管了,聽說是為了環保,必須給這些店家點個讚!」根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今年發布的「限塑令」,到今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邁出從「限塑」到「禁塑」的關鍵一步
    這個規定被稱為「最嚴限塑令」,新規之下,「限塑」向「減塑」「禁塑」邁出了關鍵一步。  早在200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規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 塑料吸管將於年底禁用,麥稈吸管迎來春風
    數據顯示,我國去年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每一根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且回收利用難度較大。眾所周知,「限塑減塑」是環境保護的必經之路,禁用小小塑料吸管,其實就是壓縮塑料使用的關鍵一環。不管吸管能給日常生活帶來多少便捷,都不能以毫無節制的破壞環境為代價。
  • 臺灣2019年將禁用塑料吸管
    本文轉載自《自由時報》塑膠袋、吸管、外帶杯等一直在海洋廢棄物數量中名列前茅,環保署今聯合多個環保團體宣布,將大致分3階段限用、禁用這些產品,預計2020年起內用禁用、2025年起全面限用、2030年起全面禁用,範圍廣含一次性塑料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及免洗餐具。其中塑料吸管更提前在明年(2019年)就會禁止大型連鎖業者內用時提供。
  • 2020年度案例回顧丨環保可持續包裝設計篇
    調研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於環保話題的關注程度全球排名第一,消費者也在慢慢用消費行為來表達他們的態度。國家政策方面,歐盟、加拿大、韓國等國家都開始逐步禁止塑料的使用,中國也開始由限塑轉向禁塑。在這樣的生產需求和綠色環保大背景下,與產品接觸的包裝材料首先開始了一輪革命。眾多企業紛紛加快步伐,走上綠色環保包裝的全面升級之路。
  • 禁塑令不能只禁吸管
    畢竟塑料吸管兼具價格低廉、使用體驗良好等優點,在餐飲行業已經被廣泛使用多年。但由於它屬於不可降解的塑料材質,如今用量激增,被禁用也是勢在必行。從環保的角度上看,禁用塑料吸管,確實可以減少白色汙染,但如何找到合適的替代品就成了難題。大多數知名連鎖茶飲品牌都還在用塑料吸管,似乎對限塑令並不在意,也有些餐飲企業開始嘗試將紙吸管或者直飲杯蓋替代塑料吸管。
  • 全面禁用塑膠袋、吸管...
    根據該法案,南澳將禁止銷售、供應和分銷包括塑料吸管、攪拌器、餐具在內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在此基礎上,其他的一次性物品,如咖啡杯、果蔬塑膠袋也將陸續被列入禁用產品名單。這也成為中國施行「限塑令」6年以來,首個全面「禁塑」的省份。從「限塑」到「禁塑」,新規在當地引發了廣泛熱議和關注。自2019年起,韓國大型超市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袋,以進一步減少「白色汙染」 [1] 。
  • 限塑來襲,你身邊的塑料都被替代了嗎?
    ,給大家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變化,紙吸管、木勺子、外賣紙袋、自備水杯……各路商家使出渾身解數,力求「限塑」落到實處。但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於人們的使用習慣和替代產品的質量參差等原因,「限塑」行動仍在緩慢推進中。塑料勺子物理性質穩定,耐熱耐溼,方便快捷。但隨著「限塑令」的實施,不少餐飲店將塑料勺子換成木勺子,以適應環保形勢需求。近日,網上熱議某連鎖餐飲店提供的木勺被指弧度極小,根本沒法喝湯,這也引起不少食客們的關注。有記者親自到店內測試了木質湯勺的質量是否如網上所言。
  • 限塑減塑丨向塑料製品說「不」
    每次點奶茶,除了會收到一杯奶茶,還能得到一個包裝袋、一根吸管、一個勺子和一個劃片,一杯奶茶竟然有這麼多附贈品,這真是一杯精緻的奶茶!但你知道在我們感嘆精緻的時候,對環境造成了多大的汙染嗎?眾所周知,這些附贈品大多數是塑料製品,而塑料製品對環境的汙染是非常大的。中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
  • 新版「限塑令」來了!聽聽商家和消費者們怎麼說……
    「限塑令」是否落實到位 市民韓先生向記者說到,許多小商店仍在售賣塑膠袋,這可能會影響「限塑令」的實施效果。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一些餐廳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袋進行包裝。 體驗度有待提升 「紙吸管是在幫助我戒奶茶嗎?」部分消費者反映,紙質吸管替代了塑料吸管,儘管環保了,但體驗度卻變差,用久了就會變軟,吸取珍珠等加料也不方便。此外,還有商家表示,可降解塑膠袋的承受力不如普通塑膠袋,裝多了東西容易變形,價格更要高出一截,是一筆增加的成本。
  • 塑料吸管變身環保紙吸管 消費者:還需提升使用感受
    塑料吸管將不可避免的退出歷史舞臺。新限塑令的頒布,使得餐飲行業必須行動起來,做出改變。作為吸管使用大戶,各大茶飲品牌已經有了緊迫感。一些大型品牌開始紛紛採取行動,將原來的塑料吸管換成了更環保、更綠色的紙質吸管。
  • 成都「最強限塑令」落地!記者走訪:環保吸管受歡迎,紙吸管有爭議
    那麼,這對塑料吸管有何影響?有哪些可替代產品呢?2021年1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春熙路、紅星路附近的十餘家飲料店。記者看到,目前飲料店使用的吸管種類不一,不少商家仍在使用和過去相同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有商家換上了和塑料吸管使用體驗相近、又不同於「紙吸管」的「可降解環保吸管」。
  • 麥當勞不提供吸管了,「限塑令」升級了,塑料問題解決了?
    前幾天小編點了麥當勞外帶,拿起紙包要走的時候,聽見旁邊的姑娘問:吸管呢?店員回答她:按照規定,以後都不提供吸管了。
  • 」緣牌「玉米做的可降解吸管(PLA)使用45天後就能化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告別塑料、告別白色汙染!
    中新網6月21日電,據「中央社」報導,7月1日起,美國西雅圖將全面禁止餐飲業者提供塑料吸管及塑料刀叉,鼓勵改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或可堆肥塑料製品。據統計,西雅圖市內領有營業執照的餐飲業者約有5000家,這波限塑措施預計將帶來重大影響。
  • 甜啦啦飲品與豐原集團合作,成為全國首家改用聚乳酸吸管的飲品店
    面對這一嚴峻的汙染現狀,國家「最嚴限塑令」即將執行,「換吸管」便成了茶飲業的焦點與難題。目前,幾個品牌紛紛推出直飲杯蓋、紙吸管以及聚乳酸(PLA)等新型材料,力求解決塑料吸管汙染問題。麥當勞採取了使用直飲杯蓋的方法,直接捨棄吸管。這項舉措預計每年可以減少400噸的塑料垃圾排放量。圖.
  • 全世界掀起禁(限)塑熱潮,或有利於紙包裝
    今天,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聲明稱,英國計劃禁止銷售塑料吸管及其他類別的一次性塑料包裝。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你會使用環保吸管嗎?
    繼「限塑令」之後,「限管令」成為治理塑料汙染的又一強力措施。塑料用量大,降解難,對環境的破壞極大。根據相關報導,我國去年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每根吸管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且回收利用難度較大。塑料汙染已經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