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整理/Lu展 圖/網絡
塑料勺子物理性質穩定,耐熱耐溼,方便快捷。但隨著「限塑令」的實施,不少餐飲店將塑料勺子換成木勺子,以適應環保形勢需求。近日,網上熱議某連鎖餐飲店提供的木勺被指弧度極小,根本沒法喝湯,這也引起不少食客們的關注。
有記者親自到店內測試了木質湯勺的質量是否如網上所言。從表面上看,該木質湯勺有弧度,只是沒有常見的塑料勺弧度大。在用木勺盛湯時,也能順利喝到,似乎並沒有網友吐槽的那般無用。
然而,時隔一兩分鐘,一直在湯中浸泡著的木勺發生了變化——勺子遇水後略有膨脹變大,原本的弧度漸漸變小,最後幾乎成了扁平狀。
看來,木勺子要想成為餐飲主流,必須要先解決技術質量問題,提高消費者體驗感,同時,企業要嚴把質量關,降低環保措施對消費者的影響,拿出具有同等價值的替換產品、服務來。
眾所周知,吸管是用來吸食液體或流質食物的。但目前,消費者主要反映紙吸管使用體驗感較差,溼水易折斷、不利於吸食等問題。這也許就有點違背吸管的「本意」了。
如果你常使用奶茶店、咖啡店提供的紙吸管,會發現沒一會兒吸管就泡軟了,甚至會影響飲品本身的口感。
目前市面上塑料吸管的替代品主要有三類:紙吸管,聚乳酸吸管(即PLA吸管,甘蔗等植物纖維混合了聚乳酸製成的可降解吸管),以及比較小眾的非一次性吸管。其中紙吸管和PLA吸管是相對主流的塑料吸管替代方案,不過生產成本均比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高出兩倍以上;PLA吸管由於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等原因,成本比紙吸管還更高——因此目前市面上的塑料吸管替代品中,紙吸管相對份額更大。
但紙吸管如何能徵服消費者市場,這還是一個需要多方協同的過程,畢竟不是誰都能練成「唯快不破」的武俠神功。
2020年9月,據CNN報導,星巴克宣布,美國和加拿大所有星巴克將在9月底前用直飲杯蓋代替吸管,因為直飲杯蓋可以減少9%的塑料含量。
與星巴克以往的平蓋和吸管組合相比,這種蓋子由聚丙烯製成,比普通杯蓋的塑料含量減少9%,是一種普遍接受的可回收塑料。此前,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星巴克也已開始替換為直飲杯蓋。
為代替吸管,麥當勞中國此次將用歷時近兩年研發出來的『免吸管』杯蓋。這款新杯蓋既是麥當勞中國在本地環保創新上的成果,也是麥當勞全球系統首創的設計。
據該公司形容,新杯蓋「飲嘴造型圓潤,高度、開口設計合理,即使不用吸管也可以給消費者提供舒適的飲用體驗」。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創新和人們綠色環保習慣的逐步養成,「限塑」將會成為消費主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僅用於公益宣傳,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