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點了麥當勞外帶,拿起紙包要走的時候,聽見旁邊的姑娘問:吸管呢?
店員回答她:按照規定,以後都不提供吸管了。
小編豎起耳朵又聽了一會,滿店掃了一圈,發現大家適應良好,沒有也就沒有了。
圖片來源於麥當勞網站
昨天去超市,自主結帳的時候,旁邊的工作人員主動提醒:現在的塑膠袋最低1塊7一個了,都是可降解塑膠袋了。
在結帳處看了一會,大家也都適應良好。我發現現在購物的人,越來越習慣拿著購物袋或者拉個購物小車了。挺好的。
這個新變化是因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中的有關規定:
1.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和沿海地區縣城建成區。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城鄉結合部、鄉鎮和農村地區集市等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2.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縣城建成區、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根據小編的觀察,像麥當勞、大賣場這樣的地方,執行的還挺不錯。但是所謂「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恐怕還會是新限塑令執行的一個難點。就像之前的「限塑令」在集貿市場形容虛設一樣。
「規範和限制」這樣的表述本身就沒有什麼可執行性。就跟沒說一樣。
而事實上,集貿市場是個塑膠袋重災區。買一種蔬菜裝一個袋,買兩種裝兩個袋,最後還再加一個大號袋把所有蔬菜裝在一起。
小編還發現,即便拎著布袋去購物的大爺大媽,大部分也都只是減少了最後一個大號塑膠袋的使用。
所以,集貿市場如何「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才是關鍵的一環。
我們期待這一環儘快補上。
關於塑料的環境危害和健康危害,戳這裡:報告發布 | 塑料製品及其有毒添加劑對健康的影響
綠野守護行動,是2020年3月份中國多家民間環保組織聯合發起的全國性公眾環保活動,致力於支持每一名有意願保護生態環境的公民,成為能力高強的環保志願者。綠野守護行動在騰訊平臺上發起了聯合眾籌,歡迎支持我們,歡迎成為我們。
點我捐款
出品:綠野守護行動中國
感謝關注「綠野守護」。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可以直接點下面一排的「分享」、「贊」或者「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