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報》評論員 張廣有·醫生強制休息權 應成法治共識,[589].醫師報,2019-03-21(4)」
「周偉光醫生,我們要求你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休息,待身體好轉後,再投入工作。」3月14日,帶病上班的海寧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周偉光醫生,收到一張強制休息通知單。
見慣了醫生「白加黑」「5+2」甚至帶病上崗的透支型工作模式,忽然看到這樣一份充分尊重對醫生休息權、健康權的強制休息通知單,跟很多醫務人員一樣,我不由得為該院的人性化管理而點讚。
醫院是最難請假的地方,也是勞動法中的休息權遲遲不能惠及的地方。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三級醫院的醫生平均每周工作51.05 小時,二級醫院的醫生平均每周工作 51.13 小時,都大大超過40小時的法定工作時間。此外,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醫生能夠休完法定年假。繁重的工作與不健全的勞動保障體制,使得醫生沒有時間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他們經常無法按時吃飯、休息,無法陪伴家人,因為他們把時間都奉獻給了患者。
然而,醫生畢竟是血肉之軀,不是不知疲倦的「機器人」。近年來時有發生醫生因過度勞累而猝死的事件,令人肅然起敬的同時,更多的是扼腕痛惜。我們的醫生培養、成長的周期十分漫長,每一名醫生都是國家和人民的寶貴財富。任何一位醫生的積勞成疾甚至英年早逝,都是個人、家庭乃至國家難以承受的損失。面對那些帶病上班的醫生,我們要用制度保護好他們的健康權益,用實際行動體現對醫生健康的尊重。
所以,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醫院的一張「強制休息單」,要想從根本上解決400萬醫生所面臨的超負荷工作問題,這不是靠一張「強制休息單」能解決的,必須從制度和法律層面進行解決。因此,我們呼籲立法機關就醫生的休息權保障問題立法或在修訂《執業醫師法》時考慮進去,同時,從制度層面建立醫生加班、值班後的強制休息保障機制,醫務人員的休息權才可能得以實現。
英國有句諺語:健全的身體比皇冠更有價值。我們需要愛崗敬業的好醫生,更需要不疲勞、健康的好醫生。
編輯: 畢雪立 審核:裘佳 黃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