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 注 澳 元 圓 澳 洲 夢 ▲
維州移民敦促州府在夏季山火季節開始之前
讓非英語國家的移民更容易獲得山林火災的信息
25歲的艾米娜(Amina Khatun)是Latrobe Valley的羅興亞社區的民間首席翻譯。
每天她都會接到惱火的親友打來的電話,請她把陌生的英文翻譯成羅興亞語。一般來說,需要她翻譯的都是律師、水電煤氣公司和政府機構的來函。
但社區最依賴她的,還是在新冠疫情和叢林大火等緊急狀況下。「去年發生山林大火的時候,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留在這裡,但不知該如何避免吸入煙霧,以及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做。」
艾米娜說,由社區領袖或翻譯錄製的緊急信息視頻和音頻翻譯對她所在的社區效果最好,因為她的同胞主要依靠口語溝通。
「我的社區成員不會讀寫,都是文盲;我們只靠口語溝通,所以我們需要錄製羅興亞語的語音消息。」
「這很重要,因為作為廣義上的澳洲人,我們有權利了解這些信息,這樣我們才知道該怎麼做,可以期待什麼。」
獲取正確的信息
過去十年來,墨爾本的LOTE機構一直在對多文化社區進行研究。
其最近的一項研究是由維州政府委託開展的,旨在發現向不懂英語或英語不好的人傳遞叢林火災信息的方式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無論是流行病、叢林火災、洪水或任何類型的自然災害或關鍵的健康信息,都需要從政府那裡以多種考慮周全的方式發布出來。」總經理巴特利特(David Bartlett)說。
「但對多元文化社區來說,這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
巴特利特說,改善維州的多元文化應急通信並不像用多種語言翻譯信息那麼簡單,因為有些語言的口語比書面語多。
「每一個社區在如何信任和消化英文通訊的信息方面都有細微差別。」他說,「把東西放到付費媒體的多個網站上很容易,但在多元文化層面,還需要與社區進行實際的基層接觸。」
巴特利特說,在大流行期間,州政府與文化和語言多樣性社區的溝通失敗凸顯出來,當時一張關於佩戴口罩的海報居然連用的是波斯語還是阿拉伯語都沒搞清楚——因為這兩種語言的字母表非常像。
他說,在叢林火災期間及時提供緊急建議更為重要。
「你可能只有幾分鐘的時間逃出家門,但我們在大流行期間看到的是,政府要花上好幾天甚至好幾周才能把信息傳遞給移民社區,不幸的是,在叢林大火季節,這樣的遲緩是不可接受的。」
「我只是呼籲安德魯斯政府加大投資力度,為150萬維州人民提供他們所需的信息,讓他們在進入叢林火災季節時,能在家裡感到安全,並知道自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通過母語獲得信息,以保證家人的安全。」
新移民的困惑
許多維州人都會在遇險時求助Vic Emergency電話應用,但它只有英文版本。
巴特利特說,這是一個開發不同語言版本的絕佳機會。
維州少數族裔社區委員會主席米卡列夫(Eddie Micallef)說,除非作出改進,否則該州的新移民社區今夏最有可能錯過重要的叢林火災信息。
「一些非裔、蘇丹、索馬利亞和一些亞裔社區需要重點關注和更多支持。」他說,「當局早已意識到這些挑戰,只是反應速度有點慢。」
在那之後,只能繼續依靠像艾米娜這樣的多元文化社區領袖自願填補空白。
維州應急中心(EMV)承認,Vic Emergency應用程式目前只有英文版。
但EMV專員克裡斯普(Andrew Crisp)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任何撥打Vic Emergency電話熱線需要翻譯支持的人都會被轉接到聯邦翻譯和口譯服務。
「我們還利用廣泛的媒體渠道,包括當地社區廣播和社交媒體,推廣有針對性的、用不同語言發布的警告、緊急信息和宣傳廣告。」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