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危樓愚夫》:我們都可能是猛揍「吹哨人」的那個打手

2021-02-28 荷葉傘原創空間

▲ 影片《危樓愚夫》女市長精彩獨白

又名:驚爆危樓(臺) / 白痴 / Durak / The Fool

國家:俄羅斯

類型:劇情

時間:2014

編劇:尤裡·貝科夫

導演:尤裡·貝科夫

片長:116分鐘

建築專業出身的迪馬,發現大廈將傾,他隨即將觀測到的情況報告到有關部門,卻遲遲看不到解決行動。眼看危樓就要撐不住,近千人命懸一線,其中包括他的親人朋友,迪馬只有挨家挨戶地敲門,住戶們在半信半疑的恐慌情緒中走出了大樓。然而,在寒冷中沒待一會兒,他們就急不可耐地發現,「樓沒塌啊」,「這是造謠生事啊」,於是將「吹哨人」迪馬猛揍了一頓,又走進了大樓……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反映出了一些深刻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問題,甚至是人性的問題。這不,我們就正在親身見證跟電影差不多的情節:我們的「吹哨人」也是專業出身的,不僅一個,還是八個;也因為造謠生事,先被明白真相的有關部門教訓,再被不明真相的群眾用鍵盤「猛揍」了一頓。不同的是,他們沒有途徑或者是沒有權限上報,只有先「造謠」,而且他們也沒有挨家挨戶通知,只是告知了親友,這點顯得不如電影中那樣英雄,卻更真實。可就是這樣每個普通人都會有的本能的掙扎,卻使他們受到非難,更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電影到最後,有人會十分氣憤,會因為沒看到大樓把那些愚昧的打手活埋而感到不滿,甚至還要依靠電影海報上的一堆廢墟來解氣。現實中,面對當初咒罵「造謠者」的那些人,也有很多人在事後咒罵他們,其實想想,我們有可能就是他們,或者說我們很難不成為他們。在一個不透明的、狂熱的社會,人人都可能是打手。真相就像一道光,它越亮就會越刺眼,我們越會本能地閉眼、躲開,這時候難免不會動手動腳的。無論是電影中的那些動手的「打手」,還是現實中抱著鍵盤的那些「打手」,都是出於一種本能的懷疑,雖然不高明。只不過後者懷疑、判斷的依據,是那些明白真相的人釋放出來的,可以說被煽動的。我們要避免做打手、被煽動,當然要剷除那些玩弄真相、操縱我們的人或機制,迎來一個正常的社會,只是這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目前能做的,或許就是盡可以儘可能接受更多渠道的信息,追求並保持獨立思考,這樣才可能看見清誰是有良知的「吹哨人」,誰是吹牛逼的壞人。

相關焦點

  • 【國際獲獎影片】危樓將傾,愚夫何存?——「慧」看電影《愚夫危樓》
    最新視頻:「慧」看電影《愚夫危樓》:危樓將傾,愚夫何存?
  • 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2014)》高清中字
    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2014)》高清中字導演: 尤裡·貝科夫編劇: 尤裡·貝科夫主演: 阿爾焦姆·貝斯特羅夫 / 娜塔莉亞·蘇爾科娃 / 尤裡·楚裡洛 / 鮑裡斯·涅夫佐羅夫 / 基裡爾·波盧欣 / 更多...
  • 涅瓦字幕組翻譯製作電影《危樓愚夫》中俄雙字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語言: 俄語上映日期: 2014-08-09(洛迦諾電影節)片長: 116分鐘又名: The FoolIMDb連結: tt3560686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提名)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唐吉訶德獎 特別提名獎1080i
  • 「吹哨人」和「深喉」
    比如,《必須保護好「吹哨人」的權益》(《中國質量報》2019年4月24日),《竇師傅這樣的「吹哨人」理應受到保護》(《寧波日報》2019年4月24日),《社會「吹哨人」需要一頂結實的「安全帽」》(《深圳特區報》2019年4月24日)等。「吹哨人」是個借詞,本世紀初意譯自英語的「whistleblower」。
  • 各國《吹哨人保護法》一覽
    但是,多數內部人士知情不舉,即使偶爾有人揭發,其正當權益也往往得不到保障,可能會陷入被排擠清查甚至剝奪自由的悲慘境地。德國法學家阿斯曼教授曾言:「只有利害相關人共同承擔責任並共同參與,在個人自由與社會需求之間,才能有平衡的關係。」在公共安全領域,每個人都是利害相關人,只有激勵內部知情人「自由」舉報而「消除其後顧之憂」,才能使一些安全事故得以避免,才能在個人自由與社會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 免費搶票福利《吹哨人》正義之戰,挺身而出!
    由薛曉路執導,雷佳音、湯唯領銜主演的華語首部「吹哨人」題材電影《吹哨人》12月6日正式上映拉。    福利優先放~點擊搶票哦~只有10張哈~只限看《吹哨人》電影哦領取後到請到售票處兌換「吹哨人」指發現弊端、揭露真相的人。電影《吹哨人》作為華語影壇首部聚焦該題材電影,難能可貴地呈現和傳遞「吹哨人」精神,在懸疑動作看點之外,更增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
  • 海納愚夫:讓愛在中美間傳遞下去
    美國疫情開始大爆發,很多朋友關心愚夫在美的安危,愚夫深受感動,也深表感謝。愚夫是一個危機意識非常嚴重的人,愚夫一向認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備才能無患。所以家裡也準備了一些防護用品,但是未來兩周,我們都將嚴格實行自我隔離,家中儲備的N99口罩,送了一些給朋友,其餘全部捐給大洛杉磯地區醫院。
  • 關於「吹哨人」,法律是這麼一步步保護起來的
    「吹哨人」保護制度的熱議,眾所周知,美國是對「吹哨人」保護相對完善的國家,甚至還專門有了《吹哨人保護法案》(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Act),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下有關「吹哨人保護」的一些問題,希望我們越來越好!
  • 2015年度片單,今年最好的電影、電視劇都在這裡了!
    命運很糾結,我們試圖抗爭,有人倒下就躺著了,有人倒下又站起。我寧願相信Don最後的微笑證明了迷失的終結,最後一幕可口可樂世界大同的廣告就是這段嬉皮生活的感悟。每個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這很好。 —— 時堅
  • 致敬吹哨者| 美國《吹哨人保護法案》的發展歷程
    《吹哨人保護法案》最早可以溯源到發生在1972年的水門事件,當時的民主黨總部遭到竊聽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組成專案組在特別檢察官的指揮下進行調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可能捲入事件,調查組接到來自聯邦調查局最高層的指示:停止調查;對調查中發現的事實不予公開;調查組成員不得向包括媒體在內的外界透露調查的進展。
  • Netflix紀錄片 吹哨人:美國體操隊性侵醜聞追蹤.Athlete A.2020
    《吹哨人:美國體操隊性侵醜聞追蹤》跟隨《印第安納波利斯星報》記者的腳步,調查全國最著名的奧運機構之一,美國體操協會的性侵指控。
  • 爆笑故事:把班主任的兒子堵住揍一頓,誰知班主任計謀更勝一籌!
    二表哥急忙搖頭坐好,心中不停地念「阿彌陀佛,看不見我,認不出我……」可能老天爺真的聽見了,小屁孩找了一圈也沒認出來他,看著堂弟走出門,二表哥終於鬆了口氣。正在這時,堂弟忽然回頭說,他記得那個人的聲音,那人一邊打一邊罵「拿黑板刷丟我是不是?我打你兒子,拿大棒子追著我打是不是?我打你兒子!」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二表哥身上,因為全班除了他沒有人有這種待遇。
  • 吹哨人:偷一個人真的好難
    破窗效應是說,人心對於完美的事物,如果下手破壞的話,就會有種負罪感——但如果,你這個事物不完美,大家都在踩,我也踩兩腳,這個沒有絲毫心理愧疚。所以好車放在路邊,安全係數就略高一點點,但窗子受損的車,就易於引發人心中的破壞欲望。此外,破窗效應還會帶來一種社會現象:——第一個人的行為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事件的最終結果。
  • 【徵婚啟事】電影檔案室:我們都愛的「奶茶」
    「奶茶」這個名字的由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是在1990年她加入滾石唱片的時候,在擔任陳昇的助理期間,因為她的英文名字叫Rene,念起來很像臺語的「牛奶」,陳昇就常常開玩笑地稱呼她「奶茶」,久了就變成習慣稱呼,也一直沿用到現在,成了很多粉絲對她的愛稱。
  • 「日本吹哨人」巖田醫師與郵輪救援醫療隊首席醫師的公開交流|和氣貓
    「日本吹哨人」巖田醫師與郵輪救援醫療隊首席醫師的公開交流
  • 吹哨!關於南方的大水,大家注意安全!
    關於這次大洪水,其實幾個月前早就有吹哨人出現,只是咱們都輕視了!還有善治水的「鳥人」,哦,是「仙人」! 讚賞或轉發,都是愛
  • 世界特攝電影之神:一手承包了我們的童年陰影以及那個拯救地球的夢
    講述了哥斯拉在日本肆意破壞,人類用盡方法也束手無策,最終一位勇敢的人啟動了氧氣破壞裝置,徹底消滅了怪獸的故事。後來《哥斯拉》成為了災難片的經典IP,時至今日,與哥斯拉題材有關的電影已經超過32部。《哥斯拉》逐漸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災難特攝電影。
  • 因一杯飲料,妹子被麥當勞經理暴揍,上衣還被多次扒掉!
    整個餐廳都能聽到她的聲音。而女經理似乎在喊「既然你買不起,就XXXXXX」,「我媽媽沒有死,你要尊重我媽媽」之類的話。然後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妹子竟然舉起一杯奶昔,潑在了站在櫃檯內的女經理身上,然後她還試圖扔個託盤。
  • 今年最猛的三部恐怖片都在這裡了!
    知名電視劇《信號》取景地,韓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猛鬼病院。CNN將韓國昆池巖精神病院選為世界上七大毛骨悚然禁地之首!為了吸引更多人觀看直播,主持人暗中設下陷阱,當他們越深入醫院禁地卻越來越失控,那些受虐致死的冤魂潛藏在黑影之中將對其伸出鬼爪!寂靜之地 A Quiet Place又名: 無聲絕境(港) / 噤界(臺) 爛番茄新鮮度100%,MTC79分,西南偏南電影節首映以來口碑炸裂!與《遺傳厄運》並稱2018年好萊塢最強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