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危樓愚夫》女市長精彩獨白
又名:驚爆危樓(臺) / 白痴 / Durak / The Fool
國家:俄羅斯
類型:劇情
時間:2014
編劇:尤裡·貝科夫
導演:尤裡·貝科夫
片長:116分鐘
建築專業出身的迪馬,發現大廈將傾,他隨即將觀測到的情況報告到有關部門,卻遲遲看不到解決行動。眼看危樓就要撐不住,近千人命懸一線,其中包括他的親人朋友,迪馬只有挨家挨戶地敲門,住戶們在半信半疑的恐慌情緒中走出了大樓。然而,在寒冷中沒待一會兒,他們就急不可耐地發現,「樓沒塌啊」,「這是造謠生事啊」,於是將「吹哨人」迪馬猛揍了一頓,又走進了大樓……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反映出了一些深刻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問題,甚至是人性的問題。這不,我們就正在親身見證跟電影差不多的情節:我們的「吹哨人」也是專業出身的,不僅一個,還是八個;也因為造謠生事,先被明白真相的有關部門教訓,再被不明真相的群眾用鍵盤「猛揍」了一頓。不同的是,他們沒有途徑或者是沒有權限上報,只有先「造謠」,而且他們也沒有挨家挨戶通知,只是告知了親友,這點顯得不如電影中那樣英雄,卻更真實。可就是這樣每個普通人都會有的本能的掙扎,卻使他們受到非難,更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電影到最後,有人會十分氣憤,會因為沒看到大樓把那些愚昧的打手活埋而感到不滿,甚至還要依靠電影海報上的一堆廢墟來解氣。現實中,面對當初咒罵「造謠者」的那些人,也有很多人在事後咒罵他們,其實想想,我們有可能就是他們,或者說我們很難不成為他們。在一個不透明的、狂熱的社會,人人都可能是打手。真相就像一道光,它越亮就會越刺眼,我們越會本能地閉眼、躲開,這時候難免不會動手動腳的。無論是電影中的那些動手的「打手」,還是現實中抱著鍵盤的那些「打手」,都是出於一種本能的懷疑,雖然不高明。只不過後者懷疑、判斷的依據,是那些明白真相的人釋放出來的,可以說被煽動的。我們要避免做打手、被煽動,當然要剷除那些玩弄真相、操縱我們的人或機制,迎來一個正常的社會,只是這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目前能做的,或許就是盡可以儘可能接受更多渠道的信息,追求並保持獨立思考,這樣才可能看見清誰是有良知的「吹哨人」,誰是吹牛逼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