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護理人
1月14日,有兩張護士照在朋友圈火了……
據@長沙熱點集 1月14日凌晨1時30分許,長沙市第四醫院腎內科走廊上,36歲的護士吳智平打著點滴,平復著低血糖帶來的虛脫感。加班到凌晨,同事們仍在搶救病人,忙不過來,她是自己拿來葡萄糖注射液,一針扎了下去的。這一幕被對面的病人家屬偷偷拍了下來。14日,這張照片被發布在微博上,引發網友感慨,「護士真的特別辛苦,希望以後病人能多體諒她們。」
13日下午3點到晚上12點,是吳智平的晚班時間。當時醫院腎內免疫科和血液診療科兩個科室一共有78個病人,其中30多個病危。接班護士到了醫院便開始忙起來,沒有停歇。當時還有幾個病人需要血透,吳智平脫不開身。
此前因為太忙,她只扒了兩口晚飯,再也吃不下去。「當時病人在喊護士,需要診療。而且我肚子也有點不舒服吃不下。」她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之後的忙碌中,她也一直沒時間吃飯喝水。過了14日凌晨0點,她感覺不舒服,「有點虛脫,冒冷汗,有要倒在地上的感覺。」但當時又來了兩位需要急救的病人,吳智平又開始忙了起來,全部忙完已經接近凌晨1點半了。仍覺得不舒服的她給自己測了一下血糖,偏低。接班護士正在搶救病人,她決定自己給自己打點葡萄糖。
第二張:90後女護士用背託著搶救中的患者
據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昨天,解放軍117醫院機場路院區內鏡中心護士長李玉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照片:一個年輕女護士坐在手術床一頭,用自己的背託著正在搶救中的患者。
「當時,病人心肺功能不好,平躺的狀態根本無法呼吸,而手術室的床最多只能傾斜至45度,病人依然呼吸不暢。我們用墊子墊高,也無法解決問題。」李玉護士長回憶,小賴一邊用手扶著患者,一邊果斷坐上手術床,用自己的背託著患者的背部,讓他穩穩地靠在自己的背上。此時,手術室裡的醫護人員立刻進入急救狀態,用上了急救藥物,並從17樓緊急調來無創呼吸機……
整個搶救過程裡,小賴保持著這個「背部託舉」的姿勢一動不動,一直堅持到患者情況穩定。
正能量:兩張照片,同樣的感動
護士加班到低血糖,就是自己給自己輸液,也不願打擾忙碌中的同事們,體現出一種對工作負責任的強烈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貢獻精神,值得敬佩。
而90後女護士用背託起患者的照片,更是體現了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熟練的技術,更是愛心的付出。
如果所有醫護人員都有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將是社會和群眾的福音。
莫讓加班加點工作成為護士常態
在很多醫院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用護士加班加點完成工作的「假象」掩蓋了臨床缺護的事實。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床位與護理人員的配比為1∶0.4,但現實是,許多醫院的護士一人不是護理2.5個床位,而是護理10個左右的床位。且護士排夜班是單人制。既增加了她們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她們的勞動強度,以致有的護士忙得喝不上水,上不了廁所,甚至餓著肚子加班早已成慣例。
護士也是人,不是神,他們需要調養生息,長期高強度工作只能讓更多的護士「帶病工作」,只會向人們傳遞錯誤的工作理念與方式,是對自己和社會的不負責任。
90後不是嬌生慣養的代名詞
90後,作為我們眼中嬌生慣養的一代,他們中有太多人在臨床一線任勞任怨,路遇危險救人,上圖中90後護士更是用柔弱的脊背託起病人的身軀。
而這些對護理事業滿懷熱情的年輕護士,如何讓他們在多年護理工作之後熱情不減,愛心依存?讓他們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憂傷,多些信任。這恐怕不只是管理者的職責,更是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