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兩張「護士工作照」全世界護士都哭了,朋友圈瘋傳!

2021-02-13 護理界

來源:護理人

1月14日,有兩張護士照在朋友圈火了……


第一張:加班到虛脫,護士給自己扎針


據@長沙熱點集 1月14日凌晨1時30分許,長沙市第四醫院腎內科走廊上,36歲的護士吳智平打著點滴,平復著低血糖帶來的虛脫感。加班到凌晨,同事們仍在搶救病人,忙不過來,她是自己拿來葡萄糖注射液,一針扎了下去的。這一幕被對面的病人家屬偷偷拍了下來。14日,這張照片被發布在微博上,引發網友感慨,「護士真的特別辛苦,希望以後病人能多體諒她們。」

13日下午3點到晚上12點,是吳智平的晚班時間。當時醫院腎內免疫科和血液診療科兩個科室一共有78個病人,其中30多個病危。接班護士到了醫院便開始忙起來,沒有停歇。當時還有幾個病人需要血透,吳智平脫不開身。

此前因為太忙,她只扒了兩口晚飯,再也吃不下去。「當時病人在喊護士,需要診療。而且我肚子也有點不舒服吃不下。」她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之後的忙碌中,她也一直沒時間吃飯喝水。過了14日凌晨0點,她感覺不舒服,「有點虛脫,冒冷汗,有要倒在地上的感覺。」但當時又來了兩位需要急救的病人,吳智平又開始忙了起來,全部忙完已經接近凌晨1點半了。仍覺得不舒服的她給自己測了一下血糖,偏低。接班護士正在搶救病人,她決定自己給自己打點葡萄糖。

第二張:90後女護士用背託著搶救中的患者


據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昨天,解放軍117醫院機場路院區內鏡中心護士長李玉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照片:一個年輕女護士坐在手術床一頭,用自己的背託著正在搶救中的患者。

「當時,病人心肺功能不好,平躺的狀態根本無法呼吸,而手術室的床最多只能傾斜至45度,病人依然呼吸不暢。我們用墊子墊高,也無法解決問題。」李玉護士長回憶,小賴一邊用手扶著患者,一邊果斷坐上手術床,用自己的背託著患者的背部,讓他穩穩地靠在自己的背上。此時,手術室裡的醫護人員立刻進入急救狀態,用上了急救藥物,並從17樓緊急調來無創呼吸機……

整個搶救過程裡,小賴保持著這個「背部託舉」的姿勢一動不動,一直堅持到患者情況穩定。

正能量:兩張照片,同樣的感動

護士加班到低血糖,就是自己給自己輸液,也不願打擾忙碌中的同事們,體現出一種對工作負責任的強烈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貢獻精神,值得敬佩。

而90後女護士用背託起患者的照片,更是體現了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熟練的技術,更是愛心的付出。

如果所有醫護人員都有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將是社會和群眾的福音。

莫讓加班加點工作成為護士常態

在很多醫院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用護士加班加點完成工作的「假象」掩蓋了臨床缺護的事實。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床位與護理人員的配比為1∶0.4,但現實是,許多醫院的護士一人不是護理2.5個床位,而是護理10個左右的床位。且護士排夜班是單人制。既增加了她們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她們的勞動強度,以致有的護士忙得喝不上水,上不了廁所,甚至餓著肚子加班早已成慣例。

護士也是人,不是神,他們需要調養生息,長期高強度工作只能讓更多的護士「帶病工作」,只會向人們傳遞錯誤的工作理念與方式,是對自己和社會的不負責任。

90後不是嬌生慣養的代名詞

90後,作為我們眼中嬌生慣養的一代,他們中有太多人在臨床一線任勞任怨,路遇危險救人,上圖中90後護士更是用柔弱的脊背託起病人的身軀。

而這些對護理事業滿懷熱情的年輕護士,如何讓他們在多年護理工作之後熱情不減,愛心依存?讓他們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憂傷,多些信任。這恐怕不只是管理者的職責,更是社會的責任。

相關焦點

  • 美護士打疫苗昏倒後神秘消失,網瘋傳她死了!
    美國田納西州女護士多佛(Tiffany Dover)17日接種完輝瑞新冠疫苗後,在電視臺的直播專訪中突然昏厥倒地,引發軒然大波,事後鍵盤網友發現多佛行蹤不對勁,至今多日未更新社群貼文,多佛神秘消失,網路上開始瘋傳她已經死亡的謠言
  • 美女護士爆笑吐槽,看完眼淚都笑出來了
    護士節聽一個「戲精」護士說出廣大護士兄弟姐妹的心聲……@ 憋出內傷的美小護
  • 別了,我的護士帽!你們醫院護士帽摘掉了嗎?
    護士帽還挺好看的。。。主要是不戴帽子,那個槓槓不就沒有了嗎?豪放的小腳丫: 還是戴著更好,畢竟這是一種傳統與象徵!                        書生進: 戴不戴都是天使。.  護士帽一度是護士身份的象徵,提到護士浮現在眼前的就是一襲白衣、一頂別致的燕尾帽穿梭於醫院的各個角落。  由於最早在醫院參與護理工作的是修女,所以一般認為護士帽的原型是修女帽,最先推廣護士帽的人是19世紀的南丁格爾。
  • 醫生護士聽過的病患臨終遺言,看完眼淚忍不住了
    我經歷過好幾次,但最難忘的一次是一位70多歲的男人,他的妻子剛剛去世,他握著妻子的手一直在哭,然後抬頭看著我說:「我愛了她55年了,她就是我的全部,沒了她我該怎麼辦吶??」這句話每次想起來都讓我忍不住心痛。02
  • 護士電子證照申領操作指南
    護士電子證照生成工作於8月1日起正式啟動,電子證照與現行證照並行使用,具有同等效力。
  • 朋友圈瘋傳草莓小柿子致小孩拉肚發燒?假的!
    10日,這樣一條微博在朋友圈瘋傳。消息究竟是真是假呢?本報記者進行了求證。網傳草莓小柿子是腹瀉元兇10日,一條微信在朋友圈瘋狂轉發,「醫大二院的護士和醫生說久久草莓和小柿子現在是造成拉肚子發高燒的元兇!這兩種水果農藥化肥催熟劑太多!很多孩子都這樣。請各位家長朋友們注意!傳遞正能量,有娃的家長注意了!」
  • 男護士和男新冠患者在醫院發生不正當關係,還拍照炫耀,這下悲劇了……
    我們平時看到的疫情前線醫護工作者,都是需要「全副武裝」:封閉的防護服、勒緊的口罩和護目鏡,還有防護手套等等。畢竟只有在確保自己健康狀態的情況下,才能幫助更多的患者。但是在印尼這家隔離醫院裡,卻有護士竟敢脫下防護服,就為了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衛生間裡上演不可描述的一幕。話說這位護士是男性,患者也是男性,兩個男人就這麼急不可耐地偷偷溜進衛生間裡**。
  • 《恐怖護士》殺人為樂的護士專殺出軌男!
    護士3D Nurse 3-D (2013)又名: 恐怖護士類型: 驚悚 / 恐怖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護士3D的劇情簡介  ·  ·  ·  ·  ·  ·  艾比是一名護士,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白衣天使」,在工作時間裡,她接待病患溫柔有理,處理工作認真負責,是上司和同事眼中的楷模。
  • 護士工資獎金大揭秘:原來護士的工資是這樣計算的…
    科主任再把這塊餅拿回自己的科室,醫生護士繼續分。一般情況下,護士分的總比醫生少,畢竟醫生在診療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有個別醫院,比如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護士能和醫生五五分,這離不開院長的大力支持。因為北大六院是一所精神病專科醫院,護士的工作相對來說十分辛苦,所以院長認為護士多拿點績效獎金也是應該的。
  • 「保障護士福利待遇,不分編內編外!」護士的福利來了~
    依法依規加快推動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穩步提高護士薪酬水平。這一通知一出,在網上引起了一陣熱議,更有護士呼喊道:「護士總算熬出頭,有人在乎了!」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反響?其實理由很簡單,在國內重醫輕護的現象還是比較常見。
  • 牙科診所現性感超短裙護士 這是AV牙科嗎?
    網友表示,「最討厭看的病就是牙醫,但去這間感覺看牙齒是個很幸福的事。先來預約。」而臺中這一間牙醫診所護士們的制服是旗袍裝,當初設計其實是怕護士在工作時,常常需要彎腰所以胸口那邊容易曝光;但顧到前面,後面似乎沒顧到,因為護士們的裙裝一個比一個短,不少男性患者直呼疼痛都不見了。
  • 護士都哭了!寧波40歲單親媽媽離世,留下即將參加高考的女兒!就在這時……
    這個微信群有1名醫生、16名護士,都是血透中心的工作人員。兩年多前,為了資助一個失去單親媽媽的高中女孩,大家自發組建了這個微信群,由護士長徐萍飛負責收款、付款。受助女孩是一位患者的女兒,患者本人已經去世兩年多了,但說起這對母女的遭遇,徐萍飛還是忍不住落淚。
  • Pena說:手術室器械護士不僅僅是遞遞鉗子!
    30年多來,Pena教授在全世界講學和演示手術,為全世界患有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的患兒及其家庭帶來了福音,2019年9月,80多歲高齡的Pena教授來到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並進行了三場全國性手術演示,我被科室安排作為配合Pena手術的器械護士,這三場手術成了我終身難忘的手術配合經歷,我在Pena老爺爺言傳身教的種種薰陶下對手術室器械護士的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 《急診科醫生》熱播:大家看男護士在急診科應該穿什麼工作服?
    提起護士,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出白衣飄飄、溫婉可人的女性形象,但是《急診科醫生》裡作為劇中唯一的一名男護士田亮(呂途飾)的出現讓大家了解到了男護士這個群體。呂途認為,田亮作為護士長也必須在科室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除了要合理調度醫護資源,還要照顧到所有人的情緒,工作任務可謂「十分艱巨」。這是扮演急診科男護士長的演員呂途,感受到了護士長的不易。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
  • 護士帽裡,有太多的歷史和感動
    而國際上很多發達地區的醫院早已不再強制佩戴護士帽。取消護士帽的原因很多:容易引起院內交叉感染、不利於穿戴隔離服、損害頭髮等等。看來,取消佩戴護士帽似乎已是時代發展的潮流。不過若是真的不戴了,多少都有些讓人傷感。護士帽裡,有太多的歷史、太多的美麗。一、美麗的護士、美麗的帽子護士帽就只是「燕尾帽」嗎?不。
  • 護士做兼職模特,應該遭到譴責?
    今天看到一條消息「護士兼職做模特日收入2000元,曾經常常被家人罵哭……」那麼,護士是否可以做兼職?
  • 護士帽裡,有太多的歷史,太多的美麗
    而國際上很多發達地區的醫院早已不再強制佩戴護士帽。取消護士帽的原因很多:容易引起院內交叉感染、不利於穿戴隔離服、損害頭髮等等。看來,取消佩戴護士帽似乎已是時代發展的潮流。不過若是真的不戴了,多少都有些讓人傷感。護士帽裡,有太多的歷史、太多的美麗。一、美麗的護士、美麗的帽子護士帽就只是「燕尾帽」嗎?不。
  • 芝罘大地再現「最美護士」
    經過朋友圈互相轉發之後,有人認出了這位救人的黃衣女子,她是白石肛腸醫院的一名護士,叫王曉麗。   經過知情人透露,事情發生在10日傍晚,煙臺上曲家附近,這名40多歲的男子被人發現時,躺在車內駕駛位,頭歪向一邊,「剛看到他的時候,以為他躺在車上休息,可走進一看,不對勁!車上男子臉色發紫,就趕緊喊人過來幫忙。」
  • 憤怒,5名泛暴區議員大鬧醫院 氣哭護士
    期間引起混亂,對醫護人員、病人造成困擾,影響醫院運作,更有護士在爭執中一度委屈落淚。該醫院發言人11日表示,對於這幾名區議員的行為,他們已經報警處理。《大公報》報導稱,在現場的一名護士透露,當天這五名區議員到醫院不同部門「巡視」,還向正在工作的醫護人員問長問短,「問題問個沒完」,令現場護士覺得厭煩。該護士指出,為了應對新冠肺炎,任何人除非獲得管理層授權,否則都不得在醫院逗留。然而這五人卻無視禁令,更拒絕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