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疼痛科病人多,超半數患者都是「降溫疼」

2021-02-13 北京日報

寒潮來襲,北京氣溫一度降至1966年以來新低。今天,記者在北京世紀壇醫院疼痛科診室看到,這裡的患者可以用「絡繹不絕」來形容。科主任李娟紅告訴記者,這兩天,每天的號都是約滿的。其中,超過半數患者來看的,都是由於降溫而加劇的疼痛症狀。

「大夫,我這『老寒腿』犯了,關節疼得覺都睡不著。」64歲的林女士一瘸一拐走進疼痛科的診室。這幾天降溫,她的關節炎愈發嚴重,為了緩解疼痛,她昨天做了膝關節熱敷。沒想到,不僅疼痛沒有緩解,反而造成了皮膚低溫燙傷。今天,她顧不上天冷,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世紀壇醫院疼痛科。

「這兩天降溫劇烈,寒冷會影響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炎症因子等不良物質清除的速度就會減慢,放大疼痛感。寒冷造成的氣壓差,帶來關節內外的壓力差,也會加劇關節部位的脹痛程度。加之冬天人們活動量較小,肌肉緊張,疼痛感就更明顯了。」李娟紅解釋道。

李娟紅給林女士做了微創關節腔注射治療,控制消除局部炎症病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修復局部神經。之後,又給她開了一些促進全身循環、減少炎症因子、調理體質的口服藥物。打過針後,林女士的疼痛很快緩解了許多。

除了膝關節疼痛外,氣溫驟降帶來最明顯的變化,是頭疼的病人更多了。「李主任,這兩天我這頭疼得要炸開了!」劉女士40歲,她的偏頭痛用她自己的話說是「遺傳」的。平時頭疼時,劉女士總是挺一挺就過去了,氣溫一降,這兩天她疼得實在忍不了,這才來到疼痛科。

李娟紅看了劉女士的頭顱核磁和CT影像結果,沒有器質性病變。「這個區域的神經血管功能發生了病變。血管收縮,缺血缺氧造成疼痛。」天一冷,神經血管收縮得尤其厲害,所以頭疼欲裂。李娟紅綜合判斷,認為劉女士的頭疼應進行精準定位的病灶靶點超微創治療,修復功能受損的頭部神經血管。

李娟紅提醒,天氣寒冷,疼痛性疾病會加重發作。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有頭疼、骨關節疼或腰腿疼痛的病史,降溫時一定要注意這些部位的有效保暖,避免寒冷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而加重疼痛的發作。另外,可以適當做一些穴位按摩或拉伸運動,「最簡單的就是在室內做做廣播體操。」

相關焦點

  • 「超兇」冷空氣刷屏!多地斷崖式降溫,本周三立冬,廣州的天氣……
    據@中國天氣一股超兇超兇的冷空氣來了,大半個中國氣溫都將創今年來新低!!!11月4日,冷空氣開始影響東北、華北,部分地區降幅超10℃。5日冷空氣繼續南下,像是鄭州降溫明顯,累計降幅可達13℃。同時5、6日,西北地區中東部、西藏東部、川西高原中北部等部分地區仍將有雪。
  • 驟然降溫的天氣裡,他的溫暖一直都在 張敬陽醫師——主一無適便是敬 關愛之心似暖陽
    導語:張敬陽醫師以行動詮釋何為「敬業」,關愛之心更如降溫後的暖流溫暖著每一位患者。
  • 食療禁忌:痛風病人不能吃的蔬菜
    第一類是草酸類的蔬菜草酸類的素材中含有一定量的鈣元素,痛風病人進食以後會干擾到腸道正常吸收有效成分,痛風病人主要不能吃的草酸類食物有竹筍,茭白,菠菜等。痛風診療基地專家提醒,多吃草酸類食物也是一種不利於尿酸排放的做法,容易導致尿酸鹽結晶體形成結石。
  • 今天起,綿陽明顯降溫!急診患者增三成!毛衣秋褲都籠起……
    冷空氣來襲,綿陽持續降溫。儘管已有專家闢謠「今年冬天將出現極寒天氣」,但今年的確相比往年冷得更早一些。降溫急劇,冷空氣活躍,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也進入了高發期,最近在綿陽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患者比過去增加了三成。最近一段時間,冷空氣頻頻來襲,在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患者明顯增多。
  • 哈爾濱男子不慎摔傷肋骨骨折,回家後疼痛持續,吃止疼藥都不好使!再次檢查,脾都破裂了!
    前幾天,哈爾濱的一名男子就從梯子上摔下來了,而且摔得還不輕,脾都破裂了。全文共1155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6月2日,哈爾濱市民陳金鵬(化名)準備登梯子去吊柜上找東西,哪知翻東西的時候一不小心踩空了。這一查可把陳金鵬嚇壞了,左側兩根肋骨骨折。不過醫生表示,並不需要手術,但也要嚴密觀察,有不適再來就診。回家後,陳金鵬的左上腹一直有疼痛感,陳金鵬就認為是骨折導致的,再加上吃止痛藥後疼痛也有所緩解,他就沒在意。直到5日下午,疼痛開始蔓延到了左下腹,連止疼藥都不好使了。
  • 上海一女醫生坐著輪椅做手術:讓患者做完手術安心過年
    昨天,這個段子在醫生群體中走紅;同時,一張女醫生坐輪椅做手術的照片也被不斷轉發,進一步呼應了這段調侃。照片主人公是上海計生所醫院婦科主任萬美蘭,照片是她的同事上傳的。照片上,她穿著手術服坐在輪椅上,左腿因受傷被固定,剛為患者做完了一臺手術。坐著輪椅給患者做手術的萬美蘭醫生。院方供圖事情要從2月11日說起。
  • 為患者租房還免住宿費!這位佛山醫生被患者瘋狂打call
    日前,記者收到了來自江蘇白女士的報料,她稱,佛山市順德區大良一位退休醫生陳兆熾,不僅醫術精湛還自費租了房子,給來順德的患者居住,對於經濟困難的患者,還免收住宿費,最長的一位患者免費居住了半年多。記者昨日見到了被患者點讚的陳兆熾醫生,還參觀了他租的「患者宿舍」,宿舍雖然簡陋但也為一些求醫的人提供了遮風擋雨的地方。
  • 雪後摔傷患者暴增兩倍!本溪市骨科醫生提醒:→
    從市第一人民醫院、遼健集團本鋼總醫院每天接診的摔傷病人數據看,雪後摔傷患者成倍數增長。骨科醫生提醒:雪天過後,市民出行要注意防滑、防摔,老年人儘量不出門。「從14日第一天下雪到19日,這幾天來院就診的摔傷患者明顯增多。」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三科主任楊洪佳介紹,從門診情況看,超六成摔傷患者都是克雷氏骨折,也就是橈骨遠端骨折。
  • 「倒春寒」凍病不少人 醫大總醫院急診患者接診量是平時三倍
  • 新食尚主義,超半數90後已在養生路上!
    然而,從前年到今年,90後的朋克養生都是網際網路上來勢洶洶的話題。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現在卻枸杞、菊花泡養生茶,這就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現狀。《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第一批「90後」開始邁入中年了》等等以「第一批『90後』」為句式的文章,也動輒刷屏朋友圈。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
  • 斷崖式降溫來了,「冷空氣」英語怎麼說?
    Yee君打開手機一看,果然出現了「斷崖式降溫」的提示,據中國天氣網消息,11月17日至19日,中東部大範圍強雨雪來襲,超7成國土都將出現雨雪,同時還將伴隨著氣溫的「斷崖式」下跌,東北到江南多地累計降溫將超10℃,偏暖格局將被徹底扭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小夥伴們,要穿好秋褲,咬緊牙關、耗子尾汁了。
  • 勸告大家:糖尿病人能吃紅薯嗎?常吃紅薯好處多,但這3類人不適宜多食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很多人喜歡吃烤地瓜,地瓜味道甜,軟,紅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常吃紅薯,也可以促進腸道periperisis,幫助人體更好地解毒,但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可以吃紅薯嗎?
  • 膝蓋疼下不了樓?教你一招,10天膝蓋就不疼了,還能降血糖,保護心臟!
    冬天一到很多中老年朋友膝關節炎、腰腿疼又開始犯了甚至膝蓋疼的下不來樓那怎麼辦呢
  • 哈爾濱一男子豪飲後膀胱裂開了七八公分大的傷口,縫合了20多針!醫生:近些年很難見到這樣的患者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7日早上六點多,哈工大附屬省醫院泌尿三科單戈主任突然接到科室打來的電話,有一名四十多歲男性患者腹痛劇烈,病情十分嚴重,已經走了好幾家醫院了。放下電話,單戈趕緊來到醫院。據患者家人介紹,張先生(化名)今年45歲,家住哈爾濱,今年回老家過年,大年初二中午,心情高興的張先生與家人豪飲了七兩半白酒,五瓶啤酒後,突然尿不出來尿了,腹痛劇烈,疼得滿頭是汗,家人急忙開車帶著張先生回哈爾濱救治。7日早上到達哈工大附屬省醫院時,張先生已經疼得快要昏迷了,被收入普外四科。
  • 知多啲:血虛不同貧血 血紅素未必低
    潘諮遐解釋,貧血及血虛的患者徵狀相似,如容易頭暈、眼花及耳鳴,較易心慌氣短,亦可能有失眠及注意力不足的情況;婦女月經量小、血色較淡,月經延後或經閉也是徵狀之一。她指出,肝具藏血功能,脾則負責製造氣血,若肝腎不足、脾胃虛弱,可導致病人出現血虛的表現;另一血虛病因與婦女衝任失調有關,由於月經期間失血過多而導致血虛,例如婦女來經時,兩小時已用完一條衛生巾,或者經期長逾兩周。
  • 瀋陽危重症的「零號病人」,病情進入僵持狀態!多地血漿支援瀋陽
    談到本次疫情的特點,馬曉春教授表示,瀋陽這次總體病情較重,而且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患者年齡大,65歲以上有十多個;二是患者基礎疾病多,加上新冠病毒的感染,使得病情複雜了許多;三是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很高,接近20%,這在全國來說都是最高的;四是危重病人發展迅速,肺部損傷嚴重,出現了一些合併症。」
  • 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 人員外出不減 居家隔離患者超3萬
    16日是日本緊急事態範圍擴至11個都府縣後的首個周末。據日本媒體報導,從具體措施的效果來看,人員外出減少的程度有限。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並沒有因為政府最新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而有所好轉。從14日起進入緊急狀態的11個都府縣的外出人流與去年4月政府首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時相比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