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數十載,哪能沒意外。
在茹毛飲血的時代,礙於知識與工具的匱乏,野外充滿了風險。要是被蛇咬了,你也只能就地朝著祖墳方向磕三個響頭,完全是聽天由命,死不死全看天意,當時的人類不過是大自然的奴隸。
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網絡的興起,被蛇咬之後,很多人會立馬選擇在網上求助,集合網友的智慧與祝福進行自救,所有的信息都信手拈來,似乎一切藥到病除。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被蛇咬之後去網上覓得一線生機,似乎已經成為一些人的生存之道。
診所太遠,醫院太貴,只有網際網路才是最物美價廉的救贖。畢竟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死亡一無所知。
發帖之後,自救法子盡數收入囊中,回復有說用尿滋傷口的,也有說給家裡打最後一個電話的,不一而足,讓人感到非常安心。
朋友被咬了也可上網求助,在等待的時間中,增進了雙方的感情,為將來借錢不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朋友問為什麼不打120,你就說去醫院哪有上網有用,醫生的診斷太機械,開的方子也太規矩,網友出的點子無論在創意上還是可玩性上都是更優選擇。
有人被咬之後產生了不適,首先就掏出手機,在網上盤問一下處理方案,是死是活,多少要討個說法。如果網友表示沒事,那就忽略傷口的異樣,繼續未完的工作。
「網友說沒中毒那就是沒中毒,非親非故的,他幹嘛要騙我,」這是一位求助人最後一次上線時的留言。
有一個現象是,在網上發帖求助的人,很少會再次出現於網絡上。可能這就是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別離,沒有責備與感謝。就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走向了另一個春天。
也有的人九點提問,將近十點才有人給他答覆。
一個小時的等待太過漫長,有人說他最終看見了答案,有人說他沒來及看見。這個話題過於沉重,並不適合人們去刨根問底。
畢竟,彌留之際的那點期盼和失望,我們不能體會。
這些問題看多了,便覺得只要有網便有活下去的機會,無論你身在什麼地方。
或許是一條山路上,你半弓著身子,身上落滿了冰涼的月光,土坎上的蛇影早已消失,但你手臂上的牙印卻依舊清晰可見。然後你顫抖著拿出手機,在貼吧上發出了關鍵的求救信號,看著網友插科打諢的回覆,於是你便充滿了活下去的力量。
隻言片語之間,網際網路就給你了一種不亞於躺進醫院的舒暢,至於究竟還去不去醫院,這個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從各個受害者的求助貼可以看出,在野外娛樂,非常容易遭到毒蛇襲擊。
一段本該閒暇的釣魚時光,很可能就變成了與野蛇搏鬥的現場。
「這是五步蛇,十分鐘之內即可致命,快去醫院啊。」有人回復。
看著這無趣的回答,發帖的網友有些生氣:「你該不會是醫院的託吧?」
「我的血如此清亮鮮豔。」
永遠會看見那些文採飛揚的男孩,在網上與網友爭論。
「你們說蛇是有毒的,」他篤定地講道,「我咋就沒聽過蛇會有毒,蛇怎麼會有毒呢?」
被蛇咬是一件大事,但就跟世界上所有的大事一樣,一旦廣而告之,大家都知道了,便算不得上是什麼事。
於是被咬了之後發個朋友圈,讓所有人都看見,便也成為了最佳的做法。毒發之前,還能親眼看著父母送上的兩個贊,也不算吃虧。
不過話說回來,玩笑歸玩笑,千萬不要學上面這幫人作死。
被蛇咬之後請各位立即就醫,不要妄圖在網上尋求一些莫名其妙的偏方,畢竟命是自己的,不是網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