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戒毒真的可以不留案底.

2021-02-12 禁毒宣傳先鋒隊

毒品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世界性公害。

禁毒宣傳事關國計民生和群眾福祉;

事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大局;

事關廣大社會公眾的生活質量。

禁毒宣傳人人有責。

吸毒人員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

從法律角度看他們是違法者;

從醫學角度看他們既是一種反覆發作的腦疾病病人,

又是毒品的受害者。

全社會有責任、有義務對他們實施幫教,

使之儘快戒毒,回歸社會。


國內外研究及臨床醫學已明確,吸毒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病,是一種精神和行為障礙,吸毒者也屬於真正的病患。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吸毒人員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從法律角度看他們是違法者;從醫學角度看他們既是一種反覆發作的腦疾病病人,又是毒品的受害者。

戒毒條例有明確規定:公安機關對自願接受治療的吸毒人員的吸毒行為不予處罰。還有一些地方性法規規定凡吸毒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的,原吸毒行為將不予處罰,公安機關還將協助其進行必要的戒毒治療、康復指導和社會救助。只要主要去公安機關登記,不僅不處罰,還可以接受免費的戒毒治療和社會救助。



在此奉勸一句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吸毒是一種病態,通俗的來理解既然是一種病,而且又不是天生就有的,當然是離得越遠越好。從另一方面來講,吸毒不止是傷害人的身體,更會影響以後的生活,妻離子散傾家蕩場的案例大把多。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以後美好的生活不管有沒有案底,只要是沾上毒品了,希望能從此時此刻下定決心徹徹底底的戒掉。確實成癮嚴重就去戒毒醫院接受康復治療。自願戒毒不留案底的。


網友超超@:沒有人能戒,只要上了大道的一個都戒不了,平時只是玩玩,一天100塊,或者2-300玩玩的也許下大決心可以戒掉。每天3分以上,基本戒不了了。沒有戒的可能,戒毒所回來問沒用。吸完的時候像個人,毒癮一來了,什麼都忘了,什麼孩子,父母,那時候沒有毒品重要,等吸完的時候,又自己懺悔。每次都是這樣不停的重複。只要毒癮發作,吸毒者首先不會想著去戒掉。而是痛苦與渴望驅使他找到獲得毒品的辦法!



匿名網友@:只要有一次吸毒被抓的記錄,就會被動態管控。每次住酒店坐高鐵都檢查驗尿,好丟人,那麼多人看到很無奈,不配合又不行。毒癮靠自己很難戒掉的,不是說不想吸就不吸那麼簡單,根本控制不了,而且還有身邊的人相互慫恿,大家都覺得是因為別人所以自己才戒不了。

2011年頒布的《戒毒條例》第二章第九條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吸毒成癮人員自行戒除毒癮,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戒毒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對自願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公安機關對其原吸毒行為不予處罰。



第十八條規定,戒毒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依法保護自願戒毒人員的隱私,不得歧視自願戒毒人員。

積極運用「網際網路+禁毒」思維進行普法宣傳,通過以案說法增強群眾自覺抵製毒品的決心,形成良好社會氛圍。看的多懂得多,關鍵時刻可以「救自己」 

懲惡揚善 敢為人先

相關焦點

  • 自願戒毒真的不受處罰嗎?
    國家在2011年頒布的《戒毒條例》第二章第九條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吸毒成癮人員自行戒除毒癮,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戒毒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對自願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公安機關對其原吸毒行為不予處罰。第十八條規定,戒毒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依法保護自願戒毒人員的隱私,不得歧視自願戒毒人員。
  • 吸食冰毒五年,自願戒毒要多久?
    我想來自願戒毒,我這樣的去戒毒所肯定得好幾年,但是你們這應該不用太久吧?」也有不少來諮詢自願戒毒時間問題的患者、家屬,康達君想說的是,大家一旦內心很急切,就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被不安好心的人哄去用投機的方式戒毒,比如網購「戒毒藥」、關在家「幹戒」等。戒毒治療沒有捷徑。
  • 嶽陽「千裡行」自願戒毒團隊關愛「五保」孤殘老人
    」開展關愛五保戶活動,24戶「五保」孤殘老人接受了「千裡行」嶽陽自願戒毒團隊愛心捐贈的生活物資。湖南省新開鋪強戒所主導的「千裡行」戒毒後續照管工作自2009年開展以來,主動對接社會、服務社會,大力推進湖南省戒毒管理局部署的「百千萬」戒毒操守工程,在湖南省內各地幫助建立自願戒毒團隊6個,成立以戒毒民警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組成的「千裡行禁戒毒志願者團隊」1個,幫扶安置就業創業自願戒毒人員120餘人。
  • 戒毒指南:四種常見的戒毒方法.
    1、居家戒毒這是最常見,也是家屬最樂意的一種戒毒方法。吸毒對於中國家庭來說,總不是一個好名聲,因此當吸毒者提出在家戒毒時,家屬必然會很樂意的支持。禁毒宣傳先鋒隊提醒,這種戒毒方式對於偶爾吸食毒品,且有主動戒毒願意人來說,有一定的作用性。但是對於重度成癮者來說,必然會適得其反,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帶違禁品闖海關:怕留案底.
    本土劇女星李亮瑾前陣子在香港轉機時,因攜帶防狼噴霧,遭香港海關人員攔下,甚至連當地警方都前來關切,「當下嚇死了,害怕自己留下案底。」她也藉著自身例子,提醒眾人不要像她一樣「天天的」,出國前切記要再三檢查,「法律前沒有不知者無罪這件事。」
  • 郫縣莫仕,不體檢,不查案底,不穿無塵服,不穿靜電衣,不過安檢門
    不體檢,不查案底,不穿無塵服,不穿靜電衣,不過安檢門,可接受少數民族莫仕小時工,男女不限,18-42歲,上四休二或上五休二,餐補14-20元/天,自願買社保,可預支工資1、折隔條---限女生;2、產線操作工---男、女;薪資:折隔條:入職第一個月計時:白班15元/小時;夜班16
  • 【回歸照管】適用於家庭戒毒的通用辦法
    如果情況良好,那麼我們就減少檢測頻率,哪天發覺他有不對勁的情況就做檢測。一來可以讓他認為我們信任他,給他增加自信心;二來讓他潛意識裡知道我們會隨時檢測他,從而產生自控力。2、使用毒品檢測板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不追究他以前吸毒,我們要做的是防止他以後不再吸毒,很多情況下吸毒患者自願開始戒毒需要的就是一個臺階。
  • 女兒有蛀牙母親被牙醫舉報 永久留案底
    有一個永久的案底並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因為這案底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包括案件關閉的原因。  但Lopez說還是希望能移除檔案。「因為從一開始就沒有理由來投訴我。」下面這些建議是可以參考的:  1、錄音。將來可以做證據。只要你是這個對話的參與者,你可以不通知對方就錄音。而且將來上庭時可以作為證據。如果CAS威脅你,比如說不經你同意就要登門造訪或者說了不跟進結果又跟進之類的,錄音就可以作為證據。  2、不要CAS說要跟你談你就要跟她們談的。這是一個最大的誤解。除非她們有court order(法庭強制令),否則你不用跟她們談。
  • 法律專欄:刑事案底和警察局記錄,有何區別?
    不少人聽過「案底」這個詞,但是有的時候又會被律師樓裡說的「警察局記錄」和「刑事案底記錄」弄得暈頭轉向。
  • 【戒毒百科】大麻會上癮嗎?
    吸毒者若吸食大劑量大麻,會產生中毒性精神病,出現幻覺、妄想和類偏執狀態,伴有思維紊亂,自我意識障礙,出現雙重人格。長期吸食大麻者,表現為呆滯、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判斷力損害。偶有無故攻擊性行為。隨著吸毒時間遷延,個人衛生不顧、飲食不佳、人格扭曲,對任何事物興趣缺乏,呈精神衰退狀態。長期吸食大麻會傷害人體大腦,誘發精神錯亂、偏執狂和妄想症等精神病。
  • 一個有效的戒毒方法
    常言道:「吸毒容易戒毒難」現在有很多販毒團夥在各地城市的娛樂場所販賣毒品,而吸毒的人群也是大多從那些地方獲得的毒品,然而毒品的特性就是吸食和注射之後很容易就有癮
  • 戒毒常識 幾種常見的戒毒方法 貴在堅持
    戒毒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戒毒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以下為幾種常用的戒毒方法。
  • 有些人吸食冰毒後可以48小時不困不累,會帶來哪些後遺症?
    全社會有責任、有義務對他們實施幫教,使之儘快戒毒,回歸社會。在吸食毒品的時候,這些「溜冰者」可以48小時不困不累,但等到冰毒的「藥效」過了之後,就會很累,這就會想睡覺,並且可以睡上很久。在屢次勸其進行戒毒無果後,家屬開始擔心這樣會對吸毒者身體有影響。其實,家屬遇到這種這種情況,除了勸其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自願戒毒外,只需要提供足夠的食物和水就可以,一般這些吸毒者最多可以睡上3天左右,但一定要有家人在旁邊照顧。
  • 在幫別人戒毒之前 他曾是香港黑社會大哥
    「我曾是香港黑社會、皮條客、癮君子 ,現在我在大陸幫人戒毒」
  • 目前常見的七種戒毒方法
    一、常見方法1.自然戒斷法,又稱冷火雞法或幹戒法。是指強制中斷吸毒者的毒品供給,僅提供飲食與一般性照顧,使其戒斷症狀自然消退而達到脫毒目的一種戒毒方法。其特點是不給藥,缺點是較痛苦。2.藥物戒斷法,又稱藥物脫毒治療。是指給吸毒者服用戒斷藥物,以替代、遞減的方法,減緩、減輕吸毒者戒斷症狀的痛苦,逐漸達到脫毒的戒毒的方法。其特點是使用藥物脫毒。3.非藥物戒斷法。
  • 吳聰滿將建戒毒中心
    商報:吳聰滿的集團昨天籤署了在沓義市興建一個現代化戒毒治療設施的承諾書,為缺乏治療中心的菲律賓付出一份力量。  該設施將在2018年建成,可以容納大約500名戒毒者。的代表、內閣部長、衛生部、內政部和沓義市地方政府辦事處的代表在昨天籤署了捐建新戒毒設施的協議。  該治療戒毒中心將由衛生部運作和管理。它將提供廣泛的服務,及設有不同的設施,例如一個物理治療中心、門診部大樓、支援大樓、病房、遊泳池、籃球場和健身室。  AGI執行董事Kevin Tan說:「Alliance Global全力支持政府的戒毒方案。
  • 新店戒毒所全面加強疫情期間戒毒人員後續照管工作
    一是堅持與社區康復指導站「無縫對接」,確保戒毒人員安全回歸。疫情防控期間,為使解戒人員避免病毒傳染,平安健康回到居住地,解決人員100%實行「無縫對接」制度,除積極對接出所事宜,對解戒人員的出所時間進行細化和明確外,並和社區康復指導站工作人員了解解戒人員基本情況和行動軌跡,配合社區對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