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發展 | 薩爾達坂村村民:家門口就業,穩穩的幸福

2021-02-15 烏魯木齊大西山

10月28日清晨,在位於經開區(頭區)兩河片區的薩爾達坂村,伴著徐徐升起的暖陽,村裡的公交車即將出發,這輛車上的乘客曾經大多是村民、家庭婦女,現如今他們是司機、企業職工和技術工人。
      

今年薩爾達坂村創新工作方法,村委會和經開區(頭區)農牧局駐兩河片區薩爾達坂村「訪惠聚」工作隊結合村民的家庭實際、個人需求以及村民掌握的技能,為他們推薦適合的就業崗位,幫助他們創業,拓寬增收渠道。

蘇萬崗(右)給準備乘車的村民進行測溫

44歲的蘇萬崗駕駛著村裡的S503路公交車往返於西山農場和薩爾達坂村。這趟公交車不僅讓周邊居民出行更方便,還讓蘇萬崗獲得了穩定的收入。蘇萬崗原來是村裡的農民,去年11月他憑藉嫻熟的駕駛技術應聘為S503路公交車司機。「在村裡上班,每個月6千多元收入,還能照顧家裡,兩全其美。」蘇萬崗說。妻子也在村委會食堂找到了工作。現在,一家人一年可以存上5萬多元。下一步,蘇萬崗計劃翻新老房子,讓家裡人住得更舒服些。
       

從早上9時30分開始,村民陸續乘坐S503路公交車出去上班。
       

43歲的村民馬紅梅原本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最近參加了村委會工作人員推薦的保育員培訓課,每天乘坐蘇萬崗的公交車到西山農場上課。「拿上結業證書後,村裡還會幫忙推薦工作,很貼心。」馬紅梅說。

和馬紅梅一樣,姑麗·哈吉木原本也是家庭婦女。如今在家門口的新疆西域沃隆食品有限公司上班,一個月有3千元收入。姑麗·哈吉木說,村裡發展得越來越好了,有新修的道路、新安裝的路燈、新種的樹木,跟市中心一樣了。

工人正在進行產品分裝

「村民們都踏實肯幹,我們廠子的效益也越來越好了。」新疆西域沃隆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樂鋒說,目前招收了17名村民成為工人,公司還在附近的工業園購買了新的廠房,未來將會解決更多村民的就業問題。

據了解,全村有274戶共800多人,目前已經實現了每戶一人或多人就業和創業。 

薩爾達坂村黨支部書記羅強介紹,村委會和「訪惠聚」工作隊會持續跟企業對接,推動村民就業。同時,也會邀請專家上門指導培訓,幫助村民提高創業技能。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薩爾達坂村村民:家門口就業,穩穩的幸福
    10月28日清晨,在位於經開區(頭區)兩河片區的薩爾達坂村,伴著徐徐升起的暖陽,村裡的公交車即將出發,這輛車上的乘客曾經大多是村民、家庭婦女,現如今他們是司機、企業職工和技術工人。      今年薩爾達坂村創新工作方法,村委會和經開區(頭區)農牧局駐兩河片區薩爾達坂村「訪惠聚」工作隊結合村民的家庭實際、個人需求以及村民掌握的技能,為他們推薦適合的就業崗位,幫助他們創業,拓寬增收渠道。蘇萬崗(右)給準備乘車的村民進行測溫44歲的蘇萬崗駕駛著村裡的S503路公交車往返於西山農場和薩爾達坂村。
  • 【幸福白馬】家門口就業的她們指尖「縫」幸福
    為了幫助更多的農村婦女實現就業,製衣廠也在不斷優化改進位衣程序,從原本的整體製衣改為流水線工作,員工們只需要專注處理一到兩個生產環節。同時,不斷引進埋夾機、剪線機、智能平機等智能化製衣設備,通過電腦提前設定縫紉參數實現標準化生產,大大簡化了製衣程序,也降低了員工入職門檻,原本半年起步的培訓時長,縮短至如今的三個月。
  • 2016,就要穩穩的幸福!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全面深化改革構建發展新動能任務依然艱巨
  • 薩爾達坂鄉舉辦首屆「瑪依布拉克」愛馬樂園賽馬大會
    為了使馬家莊子村早日走上富裕的道路,幫助休耕、休牧後失去草場的村民重新創業,鄉黨委積極督促、指導「訪惠聚」工作組結合馬家莊子村的實地環境和村民的特長愛好,反覆調查、走訪、研究,在取得村民一致同意後,積極嘗試、大膽探索,將村裡原先閒置的空地轉型建設成為賽馬場,賽馬場周長1公裡,賽道寬24米,佔地近百畝,「愛馬樂園」共投入150餘萬元,後期還將不斷完善兒童初級賽道、馬廄以及停車場等相關配套設施
  • 奮鬥點亮幸福|「一戶一薪」:返鄉就業成就幸福生活
    近年來,我縣緊扣「民生為本、就業優先」工作主線,實施「一戶一薪」就業惠民政策
  • 鏡頭︱我們的幸福生活
    項目投產後每天需要300名到500名工人,讓附近困難群眾和富餘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增收,成為助推當地經濟發展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主要產業。圖為當地群眾對晾曬的辣椒進行初步分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市紀委監委 袁歡歡 攝)
  • 愛滿夕陽,託起獨居老人穩穩的幸福
    近日,老西門街道以「愛滿夕陽」為主題的獨居老人「四愛行動」再次起航,這是繼去年首次實施獨居老人關愛服務後的又一升級舉措,旨在通過政府引導、專業社會組織實施,實現獨居老人切實受益、家屬照護者有效減負目標,為獨居老人開展親情服務,託起老城廂獨居老人穩穩的幸福
  • 寧強縣巖房壩:高山蔬菜豐收了,村民的腰包鼓了
    要想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就是要發展像種高山蔬菜這樣的特色產業……」這是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禪家巖鎮巖房壩村支部書記張文貴與採收蔬菜的村民的對話。初秋的巖房壩村,正是高山蔬菜豐收的時節。望著一行行青翠碧綠的蔬菜,正在菜地裡採收包包菜的村民們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 白天家門口上班 晚上住聯排別墅 黃陂區村民過上了城裡人生活
    「『遷村騰地』工程巨大,如何滿足村民的居住需求又保證村民的權益,思考良久,村裡決定嘗試『村企合作』的方式建設美麗鄉村。」李橋村村主任周武斌說,武漢謙森島莊園有限公司是本村企業,託管李橋村在內的4個行政村,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經過科學統一規劃,李橋村開始村莊合併,原來零星分布的破舊老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小別墅和一片片標準化農田。
  • 科頭鄉山下村:村民幸福指數如日方升
    科頭鄉山下村發展出的獼猴桃種植產業園來到山下村,首先映入記者眼帘的是這裡生機盎然、佔地200畝的獼猴桃種植產業園。為了推進產業發展,婁底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第二人民醫院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研究制定了《產業發展計劃》和《發展種養殖產業扶貧實施方案》,根據貧困戶的特點和產業發展能力與意願,指導所有貧困戶依託自身優勢,通過產業獎補,大力發展種養產業。在壯大現有紅心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村裡研究制定了油茶林產業發展規劃。通過產業扶貧,讓全村百姓飽嘗脫貧攻堅釀造的幸福瓊漿。
  • 英橋鎮春佳村:車間開在家門口 就業增收有保障
    ▌英橋鎮春佳村:車間開在家門口 就業增收有保障日前,記者在英橋鎮春佳村玉威鑫電子廠就業扶貧車間看到,工人正埋頭忙碌著組裝手持小風扇的零配件,一幅緊張的生產景象。玉威鑫電子廠就業扶貧車間於今年3月26日成立,主要生產電風扇、音響、遙控器等產品,該車間已吸納162名員工就業,其中貧困戶32名。
  • 魯山瓦屋鎮:香菇成產業 村民好就業
    瓦屋鎮黨委書記陳永坤站在新建成的香菇大棚前,興高採烈地向村民們介紹著香菇基地的前景。
  • 這些村民不得了,電光火石之間技能滿點
    今天(8月4日)安州區2020年勞務品牌培訓班開班啦此次培訓班是區農民工服務中心、區就業中心聯合綿陽市微波職業培訓學校在塔水鎮白庵村共同開展的,旨在對農民工開展電焊相關職業技能培訓。此前一直在外務工的村民代天林也參加了這次培訓,對電焊感興趣的他,也想著藉此機會找個穩定的工作。
  • 濱河南路李樓段建成通車後,白磧村路通心暢幸福來
    他一笑,眼睛眯成縫,笑容裡洋溢著幸福。白磧村是「村中村」,交通不便,村民進出村子要穿過好幾個村。說起原來的生活,老閆就忍不住「吐槽」:「我要坐公交車,得先騎車到鎮上。有時候坐車回家,遇到村民蓋房子或辦紅白事,就得繞道,眼瞅快到家了,還得繞一個多小時。更讓人擔憂的是救護車和消防車進不了村。」
  • 理化鄉:山旯旮裡辦起加工廠,村民增收致富有門路
    △視頻|山旯旮裡辦起加工廠2月23號,在理化鄉長春村高中組有這樣一件喜事,村民吳明友在他們寨子裡辦起了加工廠,家門口有了新企業
  • 濱州昨日發布丟失的小女孩張雪晴已經找到;看戲不出村 村民家門口免費品國粹;濱州小兩口通過網際網路把環保布包賣到國外
    大濱州自然也不可能落後,穩穩噹噹地在入選名單裡排名第86位看戲不出村 村民家門口免費品國粹11月13日晚,濱州市京劇團「2017年政府購買文化精品送戲下鄉」來到省定貧困村霑化區黃升鎮棗園村,為村內數百群眾演出了《大保國》《探陰山》《二進宮》的經典唱段,使村民足不出村就享受了一頓國粹京劇饕餮大餐。
  • 西粵京基城|家門口的幸福裡商業街,繽紛生活下樓即達
    26載風華成就深厚築城底蘊,10年時光打磨品質人居建築——西粵京基城,在時代前行的路上與湛江同發展共提升,越發彰顯醇熟;匠心精鑄幸福裡商業街,只為圓滿您的幸福生活理想
  • 家門口莢豆市場 不出門也能掙零花錢
    家門口的莢豆市場,實現了這樣一群不同需求的人不出門也能掙零花錢,還能把家庭照顧,真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這幾年在六街莢豆市場裡幫工挑揀莢豆真的很好,工資不算高,但維持正常生活還可以,重要的是可以照顧家裡老人、孩子。」談及在市場裡挑揀莢豆,蔡躍仙特別滿意。六街鎮「莢豆產業」已成規模化,暢銷國內外,一年四季天天都有交易,已經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莢豆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