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理 • 三
□
隨著管理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管理者與管理對象在「對立」與「統一」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過程中,「統一」的方面將表現得越加突出和明顯,並普遍而深刻地反映著、作用著、影響著現實而具體的管理心裡和行為及其過程。
那種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動即靜以及非正即反、非對即錯、非利即害的情形,將大量地被由於相應的管理要素間或條件間的相互轉化而導致的亦黑亦白、亦此亦彼、亦動亦靜以及亦正亦反、亦對亦錯、亦利亦害的狀況或情形所取代;而管理諸要素間或條件間交叉互動的相關動因與動力、性質與狀態、意願與關係、情境與氛圍、行為與過程、結果與影響,也會隨著現實而具體的管理條件的不同創設與轉換而促使我們對其進行持續地、動態地、適宜地定義、定性、定位。
所有這些,都使得管理心理和行為及其過程中的相對性、模糊性、融合性、複雜性更加突出,從而對管理心理和行為及其過程的應對與處置的權變性、能動性、適應性、創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盡最大努力達致「兼顧」和「兼得」,乃是「大管理」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大管理」觀的本質,乃是一種「大戰略」觀。
其精髓乃是要求:在管理心理和行為及其過程中,積極樹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認知觀」,聯繫的、全面的、系統的「思辨觀」,動態的、變化的、長遠的「審視觀」,根本的、核心的、關鍵的「掌控觀」,並在此基礎上努力踐行真實的、詳盡的、適時的「知情觀」,宏觀的、整體的、綜合的「運籌觀」,紮實的、嚴謹的、深入的「實施觀」,持續的、創新的、均衡的「發展觀」。
對任何管理問題的認識與解決,往往最終都會回歸併反映到以及面對並落實到是否、應否、能否對管理心理和行為及其過程的基本問題的認知與解決這一層面上來。
因此,在我們認識與解決諸多管理問題的過程中,必須牢固地樹立正確的「大管理觀」題中應有之義的大局觀、整體觀、綜效觀以及立足於此之上的系統觀、動態觀、長遠觀。
唯有樹立「大管理」觀,方能擘畫「大手筆」和開闢「大境界」,從而把握「大趨勢」和掌控「大變局」。
標籤:管理思想 ▶ 管理心鑑 ▶ 管理之境
好
。。。點擊首頁菜單可瀏覽管理心鑑 • 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