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年味~正月初九天公生

2021-03-01 碼頭之家

  碼頭之家關注我喲

☀ 定期推送碼頭咱厝本土文化,碼頭之家微信平臺是海內外碼頭鄉親們茶餘飯後的憩息場所,也是在家生活、在外工作和海外遊子了解家鄉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

(投稿、爆料、合作加微信:18065258668)

天公作美風調雨順賜鴻運;

草根祈福國泰民安享太平。

       今天清晨在閩南有敬天公習俗,家裡要吃麵線蛋來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來年行好運,這時村裡大部分年青人也要開始出遠門上班了,父母在村口送兒坐車,場面感人,有的一年也就回來這麼一次過年,坐在回程的車上,今年我長了一歲,父母多了白髮……。

      敬天公農曆正月初九,閩南傳統節日「天公生」。很多老閩南人對這一天的重視,可能更甚於春節,主婦們從初八這一天早晨就要開始準備了。不論是三牲五牲還是五果六齋,圓圓滿滿的一桌都是希望隆重為天公祖「慶生」,好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幸福。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這一天的漢族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正月初九五更天

三牲五穀放桌邊

一家老少站相依

一拜豐收財運添

二拜健康笑瞇瞇

三拜團圓不分開

真心許願嘴要甜

響炮共慶天公生


圖片:吳尚源、泉州府

文:吳尚源

新聞爆料、廣告業務請添加微信號:18065258668聯繫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九「拜天公」!咱泉州人的大日子,這些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 初九正月初九「天公生」,天公便是玉皇大帝,每年敬「天公」是泉州人心中最為神聖的大事。▲「拜天公」是閩南地區保存至今的重大年俗持續不斷的煙花爆竹聲比除夕夜更熱鬧和隆重,即使你家沒有祭拜天公的傳統,在深夜中持續不斷的煙花爆竹聲以及飄進你家房間的濃濃鞭炮味都足以讓你感受到拜天公儀式的盛大和隆重,這一天的凌晨,甚至比除夕夜更加熱鬧,這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年味!拜天公年俗延續至今,雖然很多普通人家將這個儀式簡化,但每年正月初九,閩南地區的人們還是保持著這一虔誠的信仰。
  • 家味,年味,幸福味.
    家味 年味 幸福味作者 / 陳美園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 正月初九最壯觀的拜天公儀式,實在太震撼了!
    這還不是全部其實在閩南各地都有這樣的風俗▼@海時光家庭旅館:【拜天公】沒有年味自己湊!!年初九拜天公這是閩南人特有的民俗,也是過年最重要的日子 。在這越來越沒年味的時代傳統的東西就越有必要保留。@安安AF:正月初九拜天公 ——在閩南的民俗,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相當部分地區的家庭都會在初九這一天的凌晨舉行隆重的祭天儀式。
  • 初九圖片2021 初九早上好動態表情(初九天公生)
    點擊獲取更多大年初九祝福問候↓↓↓  總有一份情感,久久溫暖胸膛;總有一段回憶,久久珍藏心房;總有一段日子,久久瀰漫芳香;總有一種思念,久久縈繞時光;總有一句祝福,久久燦爛臉龐。正月初九,願您擁抱久久的快樂,牽手久久的好運,保持久久的健康,享受久久的幸福!  久久日,久久的祝福送給幸福久久的人。
  • 年俗 | 今天正月初九,據說好辦事!
    然而並沒有哦~畢竟正月裡這年俗天天有今天要「拜天公壽誕」關於大年初九的年俗且聽小編娓娓道來~▼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初八為穀日,初九為天日,初十為地日。
  • 正月初九「拜天公」!咱厝人的大日子,這些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在泉州正月裡哪一天最熱鬧?由於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並且祭拜時候,祭拜的東西十二份為最大禮,加上天公生正逢春節為喜慶之時,因此六齋變為十二齋。❄溼以素菜為主 所謂的溼指的是蔬菜過水或者過油,像芥菜、香菇、菜花、芋頭、髮菜豆腐、腐竹、紫菜等等,而其中必須要有的是香菇,有句閩南俗語叫做:「唔菇不成齋
  • 正月初三邂逅情人節 年味裡帶著浪漫
    而今年的2月14日又恰逢正月初三,濃情年味與浪漫情人節的大碰撞,這註定是充滿愛意的一天~在這個特殊的節日,你是否準備好來浪漫的約會以及深情的親吻?當你準備好緊閉雙眼,準備迎接對方的親吻時,嘴巴裡的口腔潰瘍卻可能突然出來搗蛋...
  • 正月初二,拜拜土地公,新年發大財哦.
    提示:點擊上方"炮仔聲真熱鬧"↑免費訂閱本微信公眾號        正月初二
  • 翔安味年貨來報到,這就是咱厝的年味
    年味越來越濃了大家的年貨都備齊了沒?趁著買買買之際快來囤點「翔安年貨」吧!翔安蒸糕 一到過年過節就蒸糕,成為了翔安當地的一種習俗。年關蒸的糕,表達了「興旺發達」、「年年高興」的祈盼。上蒸起鍋後,要趁熱用筷子頭劈成「十」字,粘上「紅膏」,在糕面上印上「梅花」,來增添喜慶熱烈的色彩。翔安寸棗糖 又稱蓮子糖,含有早生貴子的寓意。一到過年或者結婚的時候,都會買寸棗糖,圖個吉祥喜慶、早生貴子的寓意。因此,寸棗糖也成為翔安人記憶中特別的「年味」!
  • 夜讀 | 學聽閩南話
    回家後大姐四歲的孫子用一句閩南話考我:「姨奶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茫然搖頭,小傢伙洋洋得意:「下車請注意安全!姨奶奶連這句都聽不懂!」是啊!四歲小兒都可以把地鐵上的這句閩南語播報模仿得十分標準,而我來廈門十幾年,至今連聽都聽不懂,真枉為家庭主婦年年月月跑菜市場,時常跟講閩南話的攤販們打交道。
  • 【過年的那些事兒06】我們的正月初一,這樣過
    【過年的那些事兒06】我們的正月初一,這樣過文/王一行 圖/網絡
  • 正月初七 | 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
    正月初八
  • 大過閩南年 | 留廈來還是回家去?來聽這些青年怎麼說
    青年留廈來,沙坡尾藝術西區喊你過個閩南年——致廣大在廈青年的倡議書各位在廈青年:      疫情的影響延續至今,隨著春節的馬上到來,我們也將迎來一年當中人員流動、聚集的高峰,疫情防控仍是重大考驗。作為廈門青年文化的標杆,沙坡尾藝術西區一直以來用青年人的喜怒和鬥志為原材料,為廈門這座城市做有韌性的推動。
  • 2016年農曆正月喜上眉梢的4大生肖
    猴年農曆正月為庚寅月(陽曆2月4日-3月4日),本月有兩個節氣:立春與雨水
  • 「過年顧某 月半顧祖」閩南俚語:七月半(中元節)不回無祖,趕快回來吧
    【中元節文化】農曆七月的閩南,民俗祭事繁多。一大早,人們就忙著備辦數十味大魚大肉和飯菜,上午至中午在自家廳堂上先祭拜土地公,拜完之後會在祖公靈位前祭拜祖公,到了下午或傍晚會在灶臺前祭拜灶神。 (祭拜土地公)整個閩南地區,至今還流傳著「七月半不回無祖」的俚語,傳統上,出外謀生的人在這一天,不論遠近都要趕回家祭祖,獻祭供品、焚香禮拜。當然,閩南不同地方,日期也有所差別。
  • 正宗閩南大眾臉原來是這樣……
    「我的臉很中國」——這句流傳了23年的臺詞,隨著熱門節目《中國面孔》收官之作的熱播,又被賦予了一層新的含義,也隨之又火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