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互動性最好的一個節目,不是相聲講得有多好,編的好。
春晚總能留下一些膾炙人口的歌曲。
不知道2021年春晚留下的歌曲是哪首?
《漢陽門花園》是非常適合上今年春晚的一首歌曲。
我是在疫情期間在朋友圈裡看到這首歌的,海外武漢人在美國唱這首歌。
後來,王凱唱過,撒貝寧給原作者馮翔伴奏過。
一個叫「汴人郭威」的微博批評春晚上升到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高度。
2020年的中國記憶,無疑屬於武漢這座城市。
即使把春晚挪到武漢去辦,也不會有人質疑。
說到祀,必有主祀者,考慮到庚子年的特殊,重現1990年春晚場景是可以的。
據說溫州723動車事故後,曾有建議讓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在現場發表一段演講。
以榮哥的修養和口才,是可以做精彩脫稿演講的。
後來沒看到演講,顯然建議未被採納。
去年去杭州聽一位來自上海社科院的智囊做講座,才知道寫建議的套路不是告訴決策者做或者不做,而是把做或者不做的利弊都列出來,讓決策者自行決斷。
今年的春晚,有沒有這樣的摺子,建議仿90年故事呢?
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會不會有武漢籍演藝圈人士合唱《漢陽門花園》,王凱、撒貝寧……甚至可以全球雲合唱,重現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時刻?
上臺,鞠躬,酹酒,祭奠武漢的逝者,敬酒三杯,致敬武漢的生者,致敬援助武漢的醫護工作者,致敬海內外心系武漢和祖國的中華兒女。
我們挺過來了。
敢告先烈,以告列祖。
我將無我,不負中華。
然而現實中並沒有發生,何以故?
03
—
《官仙》是部非常另類的官場小說,裡頭有一段荊大師論清代瓷器的情節,令我印象深刻。
「那我跟你說一說清朝的瓷器吧,只說康雍乾三代的瓷器風格變化,康熙一代,瓷器相對粗陋,設計風格較為開發,無論從款式、造型、色澤、素材上來說,都比後面兩代內容豐富得多,淘換真品有難度。」……
「有了這個先例,到了乾隆,對瓷器的造型、尺寸、圖案、色澤等方面的規範,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能出精品,但是……創造力在重重束縛下,也被扼殺得差不多了,固然能有一些出奇出新的作品問世,終究逃不脫不了那些窠臼和桎梏。」
「您是說隨著制度一點一點被完善,體制裡就越來越容不得叛經離道?」……
「制度和風氣一旦形成了,你只能順著那個套路走,」
http://www.173kt.net/book/129/200547.html與人同者物必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