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人喜歡用魚熬湯
熬出來的湯越白
看起來就越有營養
然鵝
最近有新聞報導表示
真相併不是醬紫的!
▼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沒有wifi?阿珠提供了文字版!)
厲害了word魚湯!
原來想煲出靚魚湯並不需要熬到奶白色湯底!
魚湯能變得有多白,是由魚的脂肪決定的。魚的脂肪越多,魚湯就能熬得越白。因為油脂不溶於水,乳化後會變成白色。一般煮魚湯的時候會放油下去,油通過不斷的煮開、翻滾,跟水不斷地混合,混合的越徹底就越白。
坊間傳聞
魚湯熬的時間越長營養越足
魚湯熬的時間越長
溫度過熱
裡面的營養不見得會多
相反
還會破壞營養元素
魚湯濃淡和營養價值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反而「喝湯不吃料」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會造成營養的流失。食材本身的營養物質,並不會因為烹飪加工而完全溶於湯中,濃一點的湯比清淡的湯脂肪含量更高,每碗魚湯中只有2%的蛋白質,而脂肪含量高達40%。
這不是偽命題
當然是真的!
央視財經《是真的嗎?》節目
就曾經進行實驗檢測
睜大眼睛看啦!
10分鐘後
小火慢燉的魚湯已經變成淡乳白色
將這鍋魚湯的火熄滅
而另一鍋魚湯繼續慢燉
20分鐘後
魚湯已呈現深奶白色
檢測顯示鯽魚湯燉至10分鐘時脂肪含量0.5%
燉至20分鐘時脂肪含量1.8%
脂肪含量增長3.6倍!
看吧
你以為自己在喝營養?
其實一直在吸收脂肪!
那些喊著要減肥的要注意啦!
白色的物質是魚的脂肪
脂肪越多
魚湯的顏色就越白
所以產婦、四高人群儘量少喝或不喝這類湯
有痛風的人也儘量少喝這種湯類噢~
轉發給你的家人吧!
版權說明: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公眾號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旨在分享,請勿舉報,互相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