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樣,一大早,趙建國在吃了一個饃、喝了一杯茶之後,起身離開煤爐子,帶上工具,走出那間不足10平方米的「家」,騎上那輛與他朝夕相伴的摩託車,在泥濘的山路中疾馳而去,收繳電費,順便巡查一下電力線路,開始他一天的工作。轉眼間,便消失在白雪皚皚的關山深處。
今年剛滿50歲的趙建國是甘肅清水縣供電公司山門供電所的一名普通營銷工,主要負責7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800多戶村民的用電服務。30年來,他紮根大山,守護著大山深處的萬家燈火。
一個人的堅守
趙建國的「家」是設在山門鄉觀音村一間磚瓦房裡的流動收費站,這裡位於陝甘兩省的交界處,距離鎮子有20公裡遠,距離縣城超過50公裡。
一張單人床,兩張桌子,一臺14吋的電視機,一臺冰箱,一個煤爐子,一個電暖氣,這是趙建國的辦公室兼宿舍的全部家當。冰箱裡儲存著饃饃和蔬菜,這是他一個星期的口糧。
「這裡距離最近的菜市場也要幾十裡,沒地方買菜去,我回縣城的時候就多買些。有時候單位的同事來這裡,也會給我帶些吃的來。」說話的時候,老趙瘦削的臉上總是帶著淳樸的笑容,「一直自己做飯,挺好的。有時候出去幹活,走遠了,吃不上飯,也習慣了。」
山門供電所所長劉錄平說起老趙的堅守與執著,感慨萬千。「以前也從別的鄉鎮供電所調來了幾個人,都待不了多久就走了。怪不得人家,這裡實在是太偏遠、太艱苦了,也只有他能在這裡待得下去。」
在劉錄平的眼中,趙建國「老實、話少、脾氣好,交代的工作從不討價還價」。村民們一個電話他就去,隨叫隨到,即便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村民,說幾句難聽話,他也從沒怨言。「要知道,用戶相當分散,方圓幾十裡都是,有的村子才幾戶人,要去就要翻山越嶺,一走就是十幾裡山路。」劉錄平說。
就這樣,趙建國天天穿行在大山深處,除了義務為村民檢修線路、宣傳安全用電知識,還經常給鄉親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一幹就是30年。一年之中,入村進戶多少回,義務檢修線路多少次,免費更換燈具多少個,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大山裡扎了根
村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看到了一個人的堅守,感受到了趙建國為他們著想的真心。一聲聲親切的「老趙」聲中,蘊含了村民們的真情真意。
「老趙的服務,真的讓人沒話說,一個電話馬上就來解決問題。」觀音村村民郭廣錄豎起大拇指說,「家裡不論出現什麼電的問題,只要撥打了趙建國的手機,他都會告訴你稍等一下,馬上就來。」
「老趙是個熱心人,人緣特別好,十裡八鄉的人都認識他,都尊敬他,用電的事情都找他。」郭廣錄細數老趙做過的好事,「村裡一個五保戶家裡裝了電炕,結果試了半天不熱,一查是電板有問題。第二天從城裡取來新電板,專門請老趙來幫著調試,一直忙到夜裡12點才弄好。」
面對村民的誇讚,趙建國有些不好意思:「說實話,幹別的我也不會。」
多年來,趙建國幾乎沒有節假日。有時抽空回到縣城的家裡,一接到電話就要立刻趕回去,於是他乾脆就住在收費站裡。
每年春節他都堅守在崗位上,今年春節也不例外。「電通萬戶家家樂,光照山村處處新」,指著收費站門上貼著的春聯,趙建國坦言,這就是他的夢想。
「我生在這長在這,吃這裡老百姓的飯長大,這裡都是我的家,我不孤單。」面對外面的精彩世界,趙建國義無反顧地選擇留在深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守護著大山深處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