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東鄉縣:大山深處挺進「別動隊」

2021-03-02 中國組織人事報

高高的山梁、陡峭的山坡和深深的山谷,是32歲馬進龍的成長記憶,「只要出門辦事,就得先走4公裡出山」。

讓他欣慰的是,孩子們不會再有同樣的回憶。2019年,一家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搬到毗鄰縣城的鎖南鎮城南社區。家住四室兩廳的寬敞樓房,樓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衛生院、學校、扶貧車間等一應俱全,一家老小各得其所。去年,總計17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搬入城南社區。

然而,搬遷那會兒,卻遠不是眼下這般平靜,猶如一場大戰。

出山進城,村民面臨生活習慣的大轉彎。電梯咋坐,燃氣咋用,水電費咋交,來城裡咋掙錢……近萬名鄉親的新煩惱集中湧現,僅靠社區黨組織一班人,哪裡顧得過來。

緊要關頭,東鄉縣「三長」責任制發揮了大作用。去年以來,東鄉縣盡銳出戰、下沉幫扶力量,推行「村長、社長、聯戶長」包村包社聯戶「三長」責任制。全體縣級幹部、鄉鎮和縣直機關主要負責人到村擔任「大村長」,州縣鄉機關抽調幹部擔任「社長」「聯戶長」,每人聯15—30戶。「三長」責任制下,州縣鄉共選派3500名幹部,將5.4萬戶農戶全覆蓋。

城南社區黨支部書記馬福輝回憶,那段時間,縣委主要負責人率先垂範,縣級幹部經常到社區辦公,現場協調解決問題。1名縣級幹部及1家縣直單位包一棟樓,66位聯戶長、10位從鄉鎮抽調的大學生網格員、25位樓棟長齊上陣,幫鄉親們紓困解難、儘快適應新生活。

清澈的自來水流進了東鄉群眾心田。

幹部聯戶,還給社區黨支部留下一本精準臺帳,臺帳一個月一更新,誰家遇到困難,誰家需要就業援助,社區黨支部能第一時間掌握。現如今,搬遷戶生活在15分鐘便利圈,近6成家庭實現2人及以上就業,穩穩脫貧。

「弄清楚每一戶的情況,才能精準落實政策,聯戶長在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甘肅省委辦公廳派駐龍泉鎮蘇黑村第一書記陳鍾說,為激發群眾發展動力,扶貧資金主要通過勞務獎補、產業獎補等方式落實到戶。以前村裡工作力量弱,現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和「三長」是每個村的「標配」,這支20—40人的幹部隊伍確保了精準覆蓋到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龍泉鎮拱北灣村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建起40座菌菇大棚,村民出了家門就能進大棚務工。蘇黑村為了把青壯年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發展輕勞力、效益好的金銀花種植,年輕人可有大把時間外出打工增收。縣裡聯繫方大集團和廈臨公司等建起50餘個勞動密集型扶貧車間,幹部入戶動員,上千名家庭婦女變身產業工人、有了收入,過上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幸福生活。幫扶幹部量身定製,路子多了,大山活了。

相關焦點

  • 清水山門供電所趙建國:大山深處萬家燈火的守護者
    轉眼間,便消失在白雪皚皚的關山深處。今年剛滿50歲的趙建國是甘肅清水縣供電公司山門供電所的一名普通營銷工,主要負責7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800多戶村民的用電服務。30年來,他紮根大山,守護著大山深處的萬家燈火。一個人的堅守趙建國的「家」是設在山門鄉觀音村一間磚瓦房裡的流動收費站,這裡位於陝甘兩省的交界處,距離鎮子有20公裡遠,距離縣城超過50公裡。
  • 煙水寒 | 大山深處有人家
    大山深處有人家文 / 煙水寒這裡,沒有更多的喧鬧與繁華
  • 醫訊丨「兩岸醫師」東鄉縣健康諮詢活動通知
    臺盟中央「兩岸醫師」東鄉縣健康諮詢活動將於2018年4月26日在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人民醫院舉行。屆時將有17名來自臺南市醫師公會的醫學專家和9名北京、上海知名專家及省人民醫院的6名專家一起,現場為當地群眾提供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骨科、精神科等10餘種專業診療諮詢活動。
  • 甘肅小土豆「七十二變」 從深山走向國際
    土豆,也叫馬鈴薯、洋芋,是甘肅三大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甘肅圍繞馬鈴薯品種、貯藏、加工轉化、品牌、營銷等方面重點發展,促進馬鈴薯產業轉化升級。目前,甘肅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其中定西種植面積達300多萬畝,馬鈴薯產業已經成為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
  • 遼臺作品《大山裡的「摩託書記」》奪得上海廣播節金獎
    緊扣「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一重大時代主題,第十五屆「東方暢想」廣播創新大賽頒獎盛典10月28日在上海舉行,由遼寧廣播電視集團(臺)廣播新聞部採寫的廣播專題《大山裡的「摩託書記」》奪得金獎。大賽自今年7月開始啟動作品徵集,共收到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的405件參賽作品,包括「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和香港地區送評的作品。
  • 戰疫情:機車搶修「別動隊」
    2月6日,武昌南整備車間武南小輔修組建了一支機車搶修「別動隊」。這支隊伍,應疫情而生,逆疫情而行;這群隊員,為了確保疫情期間的機車安全運行精工細作,為了確保疫情期間的機車質量穩定可靠精檢細修,勢要奪取疫情防控和優質供車兩場戰役的全勝,他們就是武昌南整備車間武南小輔修機車搶修突擊隊。突擊隊共有隊員17人,按照政治面貌劃分,有黨員12人、團員1人、其餘4人均為群眾。
  • 33歲伊瑪目:走出大山就賺50萬!
    《最後一公裡》記者龐雪芳、鄒懿 呼圖壁報導大山深處的幸福雀兒溝村位於大山深處,沙達提汗•阿孜木別克與其他村民一樣,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然而,深信勤勞才能致富的他,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2002年勇敢地走出大山,走進了幸福的生活。
  • IS恐怖組織「挺進亞洲」 (原創)
    ▋挺進亞洲,IS新戰略IS在孟加拉的瘋狂擴張,代表了IS的重大戰略,那就是「挺進亞洲」。今年1月14日上午10點50分,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市中心接連發生多起爆炸和槍擊事件。包括5名襲擊者在內,造成至少7人死亡,24人受傷。
  • 廣西防城港跨國賣.淫.窩點藏匿大山深處
    一個隱匿在廣西防城港十萬山瑤鄉深處多年的跨國賣淫窩點,長期容留多名越南籍女子提供色情服務,「生意」紅火。防城港市警方6月10日披露,該窩點目前已被端掉。
  • 【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的守護者 ——記上饒市廣豐區最美護林員馮正海
    自他擔任護林員以來,所管護的山林區域內未發生過一起毀林事件、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森林管護情況良好,他用默默的付出築起了一道堅實的大山守護牆。
  • 大山侃大山
    30PM/演出:7:30PM地址:愛德華酒店(北約克)Edward Village North York185 Yorkland Blvd,North York, ON, Canada, M2J 4R2那年,青澀的他帶著發抖的中文來到中國,出於對中文的喜愛,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因為小品《夜歸》中的大山而得名
  • 哈尼族:一個「雕刻」大山的民族
    我們生活在大山上,勞作在大山上,也就把梯田開墾在大山上,把茶樹種在大山上。可以說,哈尼族是一個「雕刻」大山的民族。   ▲ 圖案為噻德,即刻木記事  我們生在茶山旁,長在茶樹下,與茶緊緊相連。哈尼族與茶有著不解之緣,我們在認真地雕刻大山。
  • 小廚房 | 一鍋大山
    >>用父親養的雞、松露、野生香菇、野生老人頭菌,純淨水,再選一個喜歡的汽鍋,便能烹飪出一鍋大山。野生香菇來自南詔國起源地巍山,在巍山古鎮裡有一位「傲嬌」的大爺,他商店裡當地土特產均不能還價,沒有微信收款碼,沒有花哨的推銷,他的臉上寫著「要買就買,不買就算了」的表情。
  • 趙英傑:大山深處的綠色守護者
  • 988守望大山行動 共建彩虹路
    988守望大山行動「一米彩虹路,一籃幸福果」項目是由FM98.8陝西音樂廣播,守望大山,陝西省慈善協會聯合發起的一項為旬陽縣小河鎮寨子溝村修建一條總長約9.88公裡盤山公路,村民求醫、孩子上學、大山綠色生態產品無障礙走進城市,從而幫助山民們走出生活困境
  • 悲報:哆啦A夢&黑白熊聲優大山羨代罹患阿爾茨海默症
    26年演繹「哆啦A夢」,陪伴我們整個童年的日本老牌聲優大山羨代(大山のぶ代,78歲)女士,日前被診斷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大山羨代女士是1936年出生,她的本職其實是演員,而配音只是並行工作的一環。其健康爽朗的獨特聲線,使她經常演繹純真可愛的小男孩角色。1979年開始為哆啦A夢獻聲,其精湛的演技得到劇組人員的一致認可。
  • 掌趣公益 · 桃李天教師培訓系列報導之二||62位甘肅武山縣老師的北京初體驗
    6月9日下午三點,隨著載著62位甘肅武山縣骨幹教師的列車駛進北京西站,掌趣公益·桃李天教師培訓(OFS第十期教師培訓)正式拉開帷幕。
  • 金水牌「愛心暖包」挺進石家莊
    1月13日15時,隨著鄭州市金水區紅十字會君鵬愛心醫療服務隊隊長王錦鵬洪亮的「出發」聲,一輛印有「河北河南一家親 我們與你心連心」字樣,滿載著河南人民深情厚誼的疫情防控物資運輸車從鄭州柳林高速收費站緩緩啟動,向著石家莊方向挺進。這批物資是鄭州市金水區紅十字會孝慈志願者服務大隊長垣服務隊隊長張夢陽和他的夥伴們用3天時間籌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