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層遞深進」,就是一層進一層,逐次遞進,逐層深入,是一種常見的議論方法。這種方法,在形式上表現為縱向結構,但又不是時間的延伸,內容的承接,而是議論的步步深化,闡述的層層拓進,使讀者沿著行文順序,對所論的問題有個深層的了解,符合人們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
層層深進法,開篇一般先設置深進的「點」。這個「點」既可以是中心論點,也可以是中心論題;既可以是某種現象,某件事情,也可以是某種言論,某個警句、格言、詩行、對聯等等。然後由此為端,逐層剖析、論證。例如,《事事關心》就運用了這種方法。文章以一副對聯開篇,耐人尋味,沒置深進之「點」,接著,沿著這個「點」,介紹它的出處,交代引用動機,闡釋對聯含義。在此基礎上託出中心論點:「一面要致力讀書,一面要關心政治,兩方面要緊密結合。」然後,先古後今,以古論今,圍繞中心,正反論證,先評價對聯作者的政治主張和思想淵源,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一分為二,公正客觀。經過這幾步深入議論,對聯可借鑑之處已一清二楚,於是,用一節文字過渡,轉入深層論述,指出只強調讀書而不關心政治是不對的,只強調政治而不努力讀書也是不對的。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結論,將古人古事,眾多道理,濃於筆端,既收總全文,又強調了中心,新穎獨到,讀來興味盎然。
層遞深進法論證問題,論點的出現有四種情況:一是開頭,提綱挈領;二是中間,承前啟後;三是結尾,與結論融合;四是題目,鮮明醒目。前兩者較少,後兩者居多,這是由層遞深進的特點所決定的。
運用層遞深進法要注意三點:一是深進的「點」確定之後,要緊緊扣住不放,集中專一,順延拓深,始終如一,不枝不蔓,以免影響闡述深度;二是層遞深進要自然和諧,內容發展要步步加深,詞句過渡要層層銜接,避免跳躍性而造成斷層裂痕;三是要講究收束之深的「度」,防止誇說過分而牽強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