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上班族雙手捧著暖暖的熱咖啡,夏日酷熱難耐的民眾走進滿街都是的飲料店,路上人手一杯飲料,已經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街頭景象。
明明知道扔掉這個製造精良的塑料杯子會對環境造成白色汙染,可還是得扔掉。
蒸蒸日上的咖啡、飲料、外賣經濟背後,是外帶紙杯和塑膠杯用量的暴增!臺灣環保署就統計,包含紙杯、塑膠杯在內的飲料杯,島內一年至少使用15億個
在臺灣,很多年輕人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想改善這種局面!
在知名的臺南正興街商圈,就可以見到用環保杯盛裝的飲料杯,PP材質做的,是個可租用的環保杯,只不過民眾在喝完之後,還是要把它還回去。
逛街到一半,飲料也喝完了,不過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要去哪裡歸還呢?
其實每個環保杯上面都有一個QRCode,只要用手機掃下去,就會出現配合的商家,再跟著地圖走,就可以來到店家歸還。
環保杯用完即歸還,這種共享經濟模式,可以從根本解決一次性飲料杯帶來的垃圾問題。
這些用過的環保杯將送到清洗站裡,除汙、浸泡、人工刷洗,再用機器高溫高壓做清潔。
檢查好的環保杯,手機一一掃描QRCode編號建檔,就可以裝箱配送。
可以甲地乙還,加上臺灣環保署訂定的環保折扣,甚至還便宜兩塊錢臺幣,從2017年到2019年,臺南這商圈已經有16個在地配合店家,已經減少了2萬9000多個一次性杯具的使用。
在歐洲,租賃外帶飲料杯最普及的國家是德國,已行之有年,在不少市集,買飲料多花一些錢租杯子,已是一種習慣。目前使用率最高、最普遍的平臺是「 Recup」,從2016 年創辦至今,合作商家已有1100多個,遍布全德國。因為會員店家夠多,還可以提供「甲租乙還」的服務。
消費者使用Recup的手機APP,可以找到所在地區有哪些咖啡館、麵包店和商店有提供租賃外帶杯。只要在購買時支付1歐元押金,店家就會以環保容器盛裝飲料。消費者使用完畢,可以歸還到任何一家有參與外帶杯租賃計劃的會員店家,就可拿回1歐元押金。店家會負責杯子的清洗。不僅如此,消費者使用租賃外帶杯,不只可以幫助減少紙杯或塑膠杯的消耗量,還可以獲得折扣!
臺北越來越多的咖啡館也開始推行類似的模式,甚至有辦公大樓正在推動大樓內店家一起做的模式。臺北101大樓計劃從大樓內的統一超商與星巴克咖啡做起,宏碁電腦也開始研議在汐止總部推動。
看看臺灣民眾對這個模式的評價:
也有人擔心說這個環保杯子衛生麼?
每一次消費都是一種選擇,
你我都是可以推動改變的人。
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很微小,
但這個世界就是每個人的一次次抉擇所形塑的。
本文素材來自TVBS新聞和《天下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