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非香亦,牟定人可謂是耳熟能詳,拍手稱道。一個剛滿4歲的小姑娘憑藉一口地地道道的彝腔和能歌善舞的天賦迅速在當地網絡走紅,她的代表作《彝家山寨美》、《初三十三二十三》傳遍了牟定的山山水水,當地的老百姓都說她是彝家的「小歌星」。
▲點擊視頻,聽非香亦唱彝族調
非香亦出生於雲南省牟定縣蟠貓鄉水冬瓜村一個普通的彝族家庭,世代以耕田種地為生,全戶5人均為彝族,父親是水冬瓜有名的彝弦藝人。受父母的影響,非香亦從小就愛上了左腳調。雖然不識字,但她從2歲就開始學唱彝族的「左腳調」和跳彝家的「左腳舞」。起先村裡的很多村民都認為彝家孩子跟著大人唱彝歌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現象,因為在雲南彝族地區有著「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傳統習俗,在彝家無論是生產生活、豐收喜慶、節日聚會等都會用「唱歌跳腳」這種方式來表達,潛移默化中彝家孩子從小就有了唱歌跳舞的天性及本能,可真正要把彝族的「左腳調」唱好和把「左腳舞」跳好可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除了自身的天賦外還更需要勤奮好學及堅持不懈的努力。非香亦就是這樣一個彝家的孩子,她出乎了全村人的預料,還未上學就背爛了2個書包,因為平時跳腳的緣故,她每年要比同齡兒童多穿3雙布鞋。現在非香亦會唱30多個彝族左腳調和會跳20多支左腳舞,其《彝家山寨美》、《初三十三二十三》、《轉菜園》、《犁田調》、《高山砍柴木渣飛》、《共產黨救窮人》、《黨的光輝暖人心》等20個調子他能用彝漢雙語演唱,一個還未上幼兒園的娃娃把一首首調子唱得淋漓盡致,全縣很多群眾及楚雄、昆明、大理等地的網友,甚至是外省的朋友都在手機上為素未相識非香亦加油點讚。
非香亦優雅動聽的歌聲和彝族特有的童音很快得到牟定人民的青睞和認可,2018年下半年她第一次走出了水冬瓜村,參加了縣城的一個商業演出活動並一舉成名,她唱歌的視頻圖片迅速在網絡上大量轉發,從此牟定的很多人都知道水冬瓜村出了個能歌善舞的小藝人。
2019年2月牟定水冬瓜彝村「正月初三十三二十三說日子跳腳鄉村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非香亦積極報名參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彝族左腳舞歌、舞、樂大賽」,榮獲調子大賽優秀獎。2019年3月在中國彝族左腳舞源生地蟠貓鄉舉辦的「二月八彝族民歌左腳舞大賽」中她再次榮獲歌舞大賽第一名。2019年5月,非香亦受邀參加由牟定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的「牟定2019年彝族左腳舞文化節」開幕式文藝演出,並參加了牟定2019年「彝和園」杯左腳舞大賽,並榮獲三等獎。她每一次演出都能感動很多群眾和贏得陣陣的掌聲,這些成績的取得飽含著她一年多來的辛苦付出,這也是她每天刻苦學習和練習的結果,現在村裡的很多人都能隨時看到非香亦在自家房前柴碼堆上和田間地頭練歌跳腳的場景,也隨時能在水冬瓜彝族文化傳習所見到她學習的身影和手裡拿著寫滿音符的小黑板。
面對全縣人民的期望,非香亦並未就此停下腳步,因為她知道自己還沒有上學,音樂和舞蹈的路才剛剛開始,民族文化的道路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但她卻非常自信,好幾次面對記者的採訪和長輩們的提問她都會捏緊拳頭說:「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有朝一日能像非明榮老師一樣一路唱到天安門,用歌聲感恩家鄉,用歌聲回報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