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老師,再給我們上堂課,好不好?」

2021-02-22 溫嶺教育

這裡是溫嶺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

請點擊上方藍字「溫嶺教育」關注我們

「胡楊就像維吾爾族男孩一樣在沙漠中挺立;紅柳就像維吾爾族女孩一樣堅守美麗。」在10月21日晚的一堂課中,「艾力」老師剛解釋完國語中「胡楊」與「紅柳」的意思,幽默的語氣惹得班上學生一陣鬨笑。

「艾力老師」何許人也?他本名叫鄭文兵,為了更親近學生,便自己取了這個維吾爾族名字。

鄭文兵分別於2007年、2017年、2019年三度參與援疆支教。援期結束後,他最心心念念的還是第一師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此次,他跟隨溫嶺市教育局一行赴師市「送教」,閒暇時刻趕去看望曾經教過的學生。看到鄭文兵後,學生們紛紛圍了過去:「 艾力老師,再給我們上堂課好不好?」

10月21日晚8時,在學生的盛情邀請下,鄭文兵來到了18級紡織班,以畢淑敏《離太陽最近的樹》為題再上一堂國語課。

「我希望我今天的這節課可以鼓勵學生們像紅柳一樣勤奮學習,克服困難,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明年的高考,考上一所優秀的大學。」鄭文兵說。

「歡迎艾力老師——18紡織班全部學生」。走進教室,映入眼帘的便是黑板上這幾個大字,其背後隱約有反覆擦拭後重寫的痕跡。「我們寫了很多遍,就想寫出最好的漢字迎接爸爸,讓他對我們的學習放心。」學生謝仁古麗·噢布力卡斯木說。

謝仁古麗·噢布力卡斯木並沒有用「艾力老師」稱呼鄭文兵,「他是我的爸爸,我很喜歡他,他講課很幽默,經常跟我們互動,我們有不懂的地方,他會一遍又一遍地講,很有耐心;他對我很好,就像爸爸一樣,在生活上照顧我,幫我解決難題。」

據了解,這樣稱呼鄭文兵的學生還有好幾個。

第二次援疆期間,鄭文兵組織開展「我的微心願」助學活動,為29名少數民族學生籌集了5萬元捐助款;組織開展「我愛學國語」的捐書活動,為500名少數民族學生捐贈圖書4000餘冊。

第三次援疆期間,他先後為少數民族學生籌集善款近40萬元,並為2000名學生捐款捐物。

此外,鄭文兵教學風格獨特,講課輕鬆活潑,生動風趣,每次走進課堂都像與學生「老友重逢」。他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會根據學生存在的知識缺陷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這堂闊別一年的課,更是精彩,歡笑聲、朗朗讀書聲交織在一起。「老師,這個字怎麼讀?」「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啊?」……鄭文兵時不時與學生互動,用維吾爾語解釋生僻字,學生很快再次適應其中,一個個打開了「話匣子」,將自己的疑問「倒」了出來。

「同學們,這堂課就到此結束了。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

「『艾力老師』,你明年六月份為我們頒發畢業證好嘛?」

「你什麼時候離開阿拉爾?還能為我們上課嘛?」

「我們再跳一曲麥西來甫好嘛?」

……

久別的師生難得相逢,短短的時間怎能訴盡思念、敬佩之情,歡快的麥西來甫音樂響起,47名維吾爾族學生與鄭文兵一同載歌載舞。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曲終。

鄭文兵與學生們揮手道別,眼裡卻含著不舍的淚花。

鄭文兵,一位台州援疆教師的捐困助學民族情懷,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讚歌。正如他寫下的優美詩句:

我的聲音穿越河西走廊

我的血液在塔裡木河流淌

秋風掃過的目光

絕不會後悔

無論我的臉龐

將如何飽經風霜

我的足跡走過崑崙之崗

我的事業在大漠中寬廣

這是個無悔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線上開學|為「主播」老師們點個讚!(第三期)
    1.李凱新:我覺得在家上課的感受就是非常的新奇,而且內心之中是比較感興趣的,因為之前從沒有這樣的體驗,增強了我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了我們自主學習的精神,讓我們自己自覺學習,主動尋找問題,還能在課堂與老師互動投票,這與傳統課堂比起來有所不同。
  • 艾力熒幕初婚演新郎,竟炸出了一個幕後大BOSS!
    關注奇葩說和微博的同學們最近一定都看到了幾張勁爆照片,那就是奇葩說的艾力和微博網紅
  • 好用型設計:錯的是麥克風,不是薩老師
    好用型設計是指,當我們使用一款簡單產品時,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或者錯誤操作,這並不是我們的錯,而是產品設計人員沒有充分了解我們的認知和我們使用產品的所有場景。那麼,怎麼設計一款不會被倒拿的麥克風呢?請跟隨斑狸老師的腳步,開始今天的產品設計課。左邊是普通的錯誤的麥克風設計,右邊的雙麥克頭方案來自機智的網友。雙麥克頭讓薩老師正拿和倒拿都沒有死角,藝人老師們也可以因此掀起手盤麥克風的新派潮流。But,雙麥克頭固然精妙,卻讓藝人老師們有此地假唱三百兩的嫌疑。
  • 【結親故事】阿依賢木和她的「老師」
    「劉老師,這是你上次給我布置的家庭作業,我每天都在練習,就等你給我檢查呢,你快看看,怎麼樣?」「嫂子,你寫的真不錯,進步很快呀.」親戚阿依賢木十分認真的聽著。在奇臺縣奇臺鎮老滿城社區居民艾力的家中,奇臺縣第二中學結親幹部劉茜正在教親戚阿依賢木嫂子學習國家通用語言。 劉茜清楚地記得自己和丈夫提著清油、大米第一次上門的情景,高大魁梧的艾力大哥和美麗溫柔的阿依賢木嫂子,熱情地把他們兩口子讓進了家門,知道他們要來,親戚一家早已把新鮮的水果,甜美可口的點心,擺在茶几上,熱情好客的艾力大哥一家讓劉茜老師感到格外親切。
  • 鬧鐘響了再睡一會,到底好不好?
    可鬧鐘響了之後大部分人都習慣再睡一會兒,這樣做對到底好不好呢?3、與其說「再睡一會」不如說「半夢半醒」。當「再睡一會」按鈕亮起來,人們多半會去屈從它的誘惑,按下之後繼續享受賴床時光,同時認為為自己爭取到的這幾分鐘賴床時間有助於恢復自身精力。其實,這種做法是人們逃避現實,不願開始嶄新一天的表現,同時,我們費盡心機搶回來的睡眠,其實早溜走了。
  • 《三年A班》:全員上線老師再愛我一次——畢業前的生死課
    這是一部講述美術老師控制即將畢業的高中3年級29名學生的為期10天的最後一課校園推理劇。遊泳健將景山離奇自殺的背後到底牽扯的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為何美術老師柊一颯要把三年A班的同學困在教室?欲知故事如何發展請每周一收看《三年A班:現在開始全員人質》。   《十三個原因》+《告白》,校園霸凌加入密閉空間懸疑元素,以暴制暴爽脆利落。
  • 化學課上,老師提問:鈉是什麼?
    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幽默段子哥」,再點擊「關注」老丈人:哈哈……那叫紅茶,你姥姥胃不好,喝紅茶兒子:姥爺,我每天都喝白茶!老丈人狐疑的看了看媳婦,問道:他這麼小,就懂得白茶?媳婦回答:爸,他每天喝的是白開水去年清明,一家人去上墳,大姑家17歲的表弟突然抽抽了兩下,然後低沉的笑了兩聲,說道:都來了,算你們還有點孝心。接著快速蹲下,拿起貢品就吃。
  • 雷佳講述:鄒文琴老師是這樣教我唱歌的!
    據雷佳回憶,那次鄒老師之所以對她發火,就是因為鄒老師讓雷佳背的歌,雷佳沒有背,而鄒老師所謂的發火,也僅僅是對雷佳說話比平時聲音大一些。剛開始在中國音樂學院學習的雷佳,平時說話還帶著濃厚的湖南腔,為了糾正雷佳的口音,鄒老師特意對雷佳進行語言訓練。鄒老師還特別鼓勵雷佳通過比賽來鍛鍊自己,為了輔導好學生,鄒老師更是嘔心瀝血。
  • 原創 ▏翟瑞玲:「中國好老師」——我的好老師
    兩年前,王校長率先註冊登錄了「中國好老師」平臺,我們學校也同時成為「中國好老師」基地校,老師們也陸續下載安裝了APP,成為平臺上的一員,我是其中之一。      剛開始,我不怎麼看,更不寫。有一天,王校長在平臺上建立一個群,我們學校的老師被邀請進群,校長還時不時的喊我們發微博。這麼多年,我們習慣埋頭教學,誰還看路啊,更別說動筆了。
  • 我們的德語啟蒙老師,走了……
    沒有一點徵兆,突然,手機屏幕上出現一行字:鄭老師去世了?
  • 肥水不流外人田,好老師~
    給母親買手機老媽總是捨不得花錢,一個手機用了好多年了,嚴重影響使用了~馬上要到母親節了
  • 陳建廷老師告訴你:如何高效練習Ukulele?
    面對如此常見的現象,老師有什麼辦法嗎?A:那有什麼好的練習方法嗎?A:很多ukulele愛好者反映說:演奏歌曲時,有的地方自己雖然理論上掌握了,但是還是彈不好,有沒有解決辦法?學過的三連音部分,你在最開始彈奏學習的時候可能無法掌握那麼好,那現在已經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再去看,之前的講解視頻,肯定會又有了新的收穫!手指的力量和撥弦角度等等,都可以自己發現察覺去改正。
  • 陳建忠 丨 戀上女老師
    英語是我的弱項,高一以前,一直難上80分。當時教我們英語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男教師,他的水平毋庸置疑。有一次學校來了兩位美國客人,我跟蹤了一段,親眼見證到他全程陪同,侃侃而談。可見他水平沒問題。他沒有教好我,僅僅是性別原因。那時候我個頭矮小,坐第一排,像個未成年人。但在課間時,我常看愛情小說。
  • 身邊的好老師:瀏陽四中王雲濤(網名雲濤萬裡)
    雲濤萬裡先生是我的初中同學,在當時一起讀書的時候,我就認為,他當老師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小小年紀的他,就具備了一種奮發努力的精神,就有一種樂觀向上的氣質,由此,招來學校各位老師的好評,是我們各位同學中的榜樣,也是我們大家的偶像。所以,學習成績好、思想品德好的雲濤萬裡,他不當老師,誰也不服氣。
  • 老師以手冷為藉口伸進女孩衣服內,女孩被迫帶美工刀自衛
    2017年7月,11歲的小莫被媽媽送到胡某家學二胡,每周日下午一堂課,都是單獨教學,一節課學費要800元。
  • 開學:《我最喜歡的一堂課》看圖寫話練習
    結束了愉快地暑假假期,迎來了新的學期,今天我們來寫一寫最喜歡的一堂課。文中沒有寫到你最喜歡的課的範文可以在後臺留言投稿哦!
  • 教師節——讚美我的老師賀小靖
    您是賀氏針灸三通法的傳播者,您的每一堂課都給了我們希望和幸福。您是火種,點燃了學生們的心靈,喚醒了我們心中多少迷茫,哺育了我們的自信,我們在您的課堂裡尋找到了病人的希望和渴望,感受到了我們肩上承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