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的年味,我在@龍勝!

2021-02-27 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瑤族人過年都在做些啥呢?

打油茶、殺年豬、燻臘肉、磨豆腐、舂餈粑...

跟著我們本期的《尋找桂林老年味》微視頻

一起去可愛的龍勝細門村看看吧!

龍勝紅瑤是瑤族具有悠久歷史的一支。早在東漢初年,勤勞智慧的紅瑤先民就活動在古稱桑江後名龍勝的這塊偏僻山地上,迄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他們的歷代先輩們披荊斬棘,艱辛開發,創建了自己的美好家園。他們的先民為了養蠶制絲挑花刺繡,製作民族服飾而世代家家種桑。今龍勝古稱桑江也因此而得名。

紅瑤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五到正月十五,節日氣氛則會一直延續到農曆二三月,這幾個月是他們自認為一年中最幸福的時間段。

一、打油茶

春節「打油茶」是最盛行的一種飲俗和社會交往的重要方式,紅瑤人一年四季喜喝油茶,飯前都有先喝油茶的習慣,有客人到訪也必以油茶熱情待之。

先將米花、玉米、花生、炒米等佐料用茶油炒熟盛起,再放適量土茶葉入鍋中小炒片刻,依個人愛好加入姜、蔥、蒜、山胡椒、辣椒等調料,待茶香味撲鼻時加水燒開即可。

喝油茶時泡入米花等佐料,茶葉的甘苦加上其香脆,口感醇厚豐富,風味獨特。常飲油茶可祛風消食,除瘴防病,不失為瑤民應對山區高寒瘴氣的一種飲食療法,久之成習。

二、殺年豬、燻臘肉

龍勝紅瑤在春節期間要殺豬、殺雞、做粑粑,還要釀三四缸酒作為節日食用。除夕夜晚開始敲鑼時,各家各戶都要放一根火柴在爐灶旁,據說這樣才能夠守住錢財。

肉食以豬肉為主,牛、羊、雞、鴨肉及野味間食。多切片鮮煮,有些紅瑤地區富戶人家喜切大塊肉(將近二兩一塊),煮著一大鍋待客。專吃肉不供小菜,吃肉飽後再供小菜。

過年殺豬,多制臘肉備用。客人若來以臘肉待客為主。從臘月二十五左右開始殺年豬,互相請親朋吃「刨湯」,將豬肉用鹽醃好掛到火塘上炕成臘肉。除夕是忙碌的一天,白天貼對聯、紅紙,祭園、供豬欄,喊雞(一種求雞鴨成群的習俗),六七點鐘吃年夜飯。

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做豆腐意味著「在新年收穫幸福以及福氣」。

在製作時需將浸泡過的黃豆,用石磨磨碎,揉沫過籮去渣,煮沸點漿成塊,豆腐做成後切小塊放入加鹽的清水裡保存,供春節期間食用。

別問

問就是

隔壁小編都被饞哭了的水平...

然後只能下單離家最近的炒臘肉、炸餈粑...

(小編的一百多斤肉可不是白長噠!)

新的一年,我們一起發財發福!

參考文獻

1、《跨界與文化田野:廣西紅瑤 身體象徵與生命體系》,馮智明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2、《龍脊雙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大寨和古壯寨調查與研究》,周大鳴、範濤主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8;

3、《歷史的記憶 瑤族傳統文化研究》,玉時階著,民族出版社,2016;

4、《龍勝紅瑤》,李粟坤主編,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

相關焦點

  • 【龍勝盛世歌朝KTV】:K歌大賽第一季「芙蓉王之夜」
    點擊圖片上【龍勝盛世歌朝KTV】一鍵關注微信公眾號:shenshigechao全城徵集各路歌神、K歌達人
  • 喜訊:省農業農村廳批覆同意珠海市龍勝良種魚苗培育有限公司創建省級四指馬鮁良種場
    珠海市龍勝良種魚苗培育有限公司技術條件成熟,有著近20年的實踐管理經驗,擁有多名中高級職稱技術人才,同時與國內多家科研單位開展密切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 我的年味,都藏在了鋒味廣式臘腸裡!
    小時候年味是爸爸擦的玻璃媽媽做的蒸碗長大了年味是天南海北奔波時對家的思念
  • 家味,年味,幸福味.
    家味 年味 幸福味作者 / 陳美園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 水尾村的年味變遷......
    我的家鄉水尾村位於桂陽縣塘市鎮西北部,距鎮中心1公裡,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全村近400戶都為李氏族人,每逢新春佳節來臨,在外人士基本都會返鄉過節。春節期間,水尾村是異常熱鬧,年味十足,不過這年味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停地變化。
  • 年味
    小時候,最期盼的莫過於年了!          一到臘月,爸爸媽媽就開始置辦年貨,有水果蔬菜。
  • 卓資縣「九曲黃河陣燈會」亮相龍勝公園九曲廣場
    近日,我縣九曲黃河陣燈會亮相龍勝公園九曲廣場,為元宵節增添節日的喜慶。在九曲廣場,現場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緊安裝十二生肖的燈座,並進行最後的調試。九曲廣場周圍,用彩絹做成的梅花也鬥豔爭奇,美不勝收,為節日的卓資增添了一抹喜慶的色彩。據記載,「九曲黃河燈陣」,因燈陣曲折綿延如黃河之龍曲而得名,是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
  • 2016年「中國夢•西部情」廣東省西部計劃志願者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
    2016年4月21日,「中國夢·西部情」2016年廣東省西部(山區)計劃志願者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在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順利舉行。廣東省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劉淑賢老師,共青團華南理工大學委員會梁勁副書記、陳強老師和2015屆華南理工大學西部計劃和研究生支教團的6名志願者參加了本次宣講會。
  • 春節我在崗 | 濰坊濱海的別樣「年味」
    在這個牛年春節,濰坊市公安局濱海公安分局水上海岸派出所民警站好崗,守好位,別樣的「年味」裡是無悔的擔當和奉獻。為切實做好春節期間安全保衛工作,水上所結合假期期間天氣回暖,遊客增多的形勢,制定了「盯住點,抓住線,管住面」的春節安保方案。加大轄區特別是景區重點部位巡防力度,警燈閃爍,守護安寧,景區見警,百姓心安。
  • 2018年,我們採訪過的那些鄉親,現在咋樣了?
    2018年10月,記者在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採訪時,龍脊鎮大寨村黨支部書記潘保玉講述了自己當年出山要借褲子到如今靠經營農家樂致富的故事。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大寨村黨支部書記潘保玉還記得自己1999年要去北京打工時的情景。「我去找當時的村支書,問扶貧物資裡有沒有一條褲子可以分給我。」
  • 濃濃年味,淡淡鄉愁!我的商城,我的家!
    點擊上方緣在商城關注我喲!
  • 家鄉的年味,城步人感受到了嗎?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淡薄、簡樸,有給人以日子艱難、度日如年的直感。不過不管年代和習俗如何衍變,年、依舊是父老鄉親最眷戀的味道。我的家鄉不算很偏僻,但出行十分不便,所處如同一座孤島,雖然村前村後可望見公路,但看見路行得哭。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
  • 【味◎覺】年味特輯第三道菜——金玉滿盆
    一桌年夜飯,總是七份食材、八分時間、九成心意,才吃得出十足的年味來。
  • 為什麼過年沒有年味了
    現在很多人,都感覺過年沒有年味了。皇友感覺有以下幾點。
  • 幸福年,幸福味.
    忙碌的朵兒年初二,爺爺奶奶的好朋友美鳳姑媽一家來做客,熱情的美鳳姑媽還帶來一盆漂亮的插花,這盆花造型好,顏色雅。       同裡年味沒有煙花炮竹的新春年味兒仍然幸福,只要有心,哪裡都會有「年味」!
  • 上杭:趣味年味幸福味 童心童趣接牛年
    在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上杭縣城東、立新幼兒園以童趣課程為依託,將幼兒的生活與文化緊密結合,開展以「知民俗 品年味 樂分享」為主題的迎新春傳統文化遊園活動,活動形式精彩紛呈,多姿多彩。年是什麼味?是逛集市時吃的那串糖葫蘆?是和父母祖輩一起貼的春聯窗花?亦或是舞獅舞龍的鑼鼓喧天?在幼時的記憶中,新年是最熱鬧的節日,充滿了濃濃的傳統文化記憶。
  • 家在哪兒,年味就在哪兒
    春節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團圓契約同時也是屬於自己內心的年味記憶我們心中的年味
  • 年味濃濃的老街 但我對紅湯牛肉麵有句話要說
    年味濃濃的老街
  • 快來康康大家的年味!
    年味今年年味淡淡,也像是今年立春,靜悄悄的,似水牛在稻田中默默開始了耕耘,半晌傳來一聲敲破沉寂的哼鳴。小時候過年總是熱鬧的,有聲的,有色的,可以追著院子裡的小貓,學著門口供奉的財神爺雙手抱拳作緝,向拿著紅色鼓鼓脹脹的紙包的親戚道一聲恭賀新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