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不開心:德政府無羞愧心,中國可又成贏家啦

2021-02-19 觀察者網

德國聯邦政府計劃再投入30億歐元,扶持電動汽車行業發展,促進汽車銷售。然而,德國《經濟周刊》11月20日卻刊發評論文章抱怨稱,這將又是一次絕望的補貼行動。補貼不但可能會沒啥效果,而且中國還將又成一個「贏家」。

文章指出,電池製造商是電動汽車行業的關鍵所在,政府補貼會使這些製造商受益。但德國企業早已在電池製造領域大幅落後,中國企業卻在世界遙遙領先。不過,文章並未反思德國在電池製造領域為何落後、如何補足短板,還抱怨中國的領先地位使得德國的補貼行動陷入尷尬境地。

《經濟周刊》還警告稱,德國政府此次「絕望」補貼將會赴太陽能產業的後塵。「如果繼續下去,德國不僅安裝的太陽能來自中國,電動汽車也將很快來自中國。」

「汽車峰會的贏家是:中國!」

《經濟周刊》稱,德國聯邦政府在該國最近汽車峰會上得出一個結論,他們希望通過再增加30億歐元的補貼來促進電動汽車的銷售。而這些補貼款也將流向電動汽車中最昂貴的組件——電池領域。

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中的「領頭羊」。德國卻在這方面存在諸多短板:德國的電池技術落後、電費高昂,並且人工成本太高等。德國用的電池似乎無法繞過中國。

於是,文章說道,「汽車峰會的贏家是:中國!」並且,在德國唉聲嘆氣的同時,中國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在德國圖林根州建了一個工廠、中國蜂巢能源也擬在德國建電池廠,美國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也計劃在布蘭登堡州建立一個電池廠。

文章還翻出「舊帳」稱,德國在能源轉型方面的投資高達5000億歐元,向工業和科研提供了100億歐元,來促進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但在太陽能組件上,這些補貼幾乎毫無作用。德國家庭的屋頂上安裝的太陽能,花費了上億萬歐元的政府補貼,但安裝的卻是來自中國的電池板。

「家裡的屋頂上馬上就要安裝一個太陽能。我不介意安裝時間長些。我跟安裝人員說,請不要使用任何中國的太陽能部件,而是用德國產的。但安裝工笑了。直到我看到全球太陽能公司的排名後,我終於知道他笑的原因了:7個最大的供應商中有6個是中國的。」文章作者繼續說道,「但德國聯邦政府卻並未因此感到羞愧,還在計劃為中國創造下一個便利。」

最後,《經濟周刊》警告稱,德國聯邦政府這些奇怪的補貼和工業政策,只會使得德國在製造電動汽車關鍵組件上更落後。不過,這篇文章似乎只是在呼籲政府停止這些補貼政策,卻並未給出如何補足德國電動汽車行業短板的具體建議與解決方案。

「領頭羊」

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確實呈蓬勃發展之勢,並迅速佔領世界領先地位。10月24日,香港《南華早報》還以《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遙遙領先,全球電池生產商怎麼才能趕上?》為題刊文。

文章指出,中國在電動汽車的普及和製造方面,以及在電動汽車最重要的組件——電池方面,都佔據世界領先地位。而電池的價值一般佔據電動汽車總價值的30%到50%。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能源儲能展望》近期數據顯示,中國控制著全球80%的電池原材料精煉產能、77%的電池生產產能和60%的電池零部件製造產能,其儲能需求估計為72千兆瓦時。

《南華早報》稱,分析人士表示,儘管其歐美競爭對手在迎頭追趕,中國電池生產商將持續保持行業主導地位,中國電池行業運營與計劃建設的生產能力可能在10年內成倍增長。另外,中國多年來積累的對鋰、鈷、鎳、錳和其他電池所需關鍵材料的開採能力,也是一個競爭優勢。


越贊越好看 

相關焦點

  • 德媒向默克爾疾呼:一定要拉中國「頂住」美國,中國不能屈服!
    因加關稅後原材料價格上升,工廠不得不對產品提價,導致訂單減半,被迫裁員,500名員工前途未卜。工廠負責人說「經歷了多次價格戰後,工廠生存了下來,可加增關稅使我們面臨倒閉,中國人沒把我們打垮,(川普)政府辦到了」。報導特別指出,工廠所在地區是川普的票倉,川普的做法「事與願違」。德國希望中國抗爭,也不希望中國不要太較真,加速現有體系的崩潰。
  • 德國新聞| 德媒:「中國仍在與洪水作鬥爭」
    中國的洪災嚴重打擊了長江沿岸的幾個省:據官方媒體報導,迄今為止已有141人喪生。 堤壩再也無法擋住大水,洪水淹沒了許多地方,甚至捲走了整座房屋:中國中部大約有3800萬人受到季風大雨的影響,有433條河流的水位超過了洪水的警告閾值。
  • 德媒:無臺詞的中國式羅密歐與朱麗葉
    【德國《沃爾姆斯新聞報》原題:無臺詞的中國式羅密歐與朱麗葉。
  • 德媒:華為後門沒找到,美國思科倒是發現不少!
    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企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意圖切斷華為供應鏈,令其「無貨可賣」。
  • 川普:中國會是最大贏家!我不籤!
    美媒報導顯示,這項涉及7400億美元資金的法案在美國眾議院、參議院均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即使川普宣布否決,美國國會仍有很高的概率會通過投票推翻川普的否決。從內容上看,這份2021財年的法案中,涉及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條款近40項,該法案宣稱要從軍事、技術、學術、經貿等各個領域「反映中國所構成的全面挑戰」,並擬定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措施和規定,包括為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提供22億美元資金,協助美國盟友與合作夥伴對抗中國。
  • 有才無德,其行不遠矣
    有才無德,其行不遠矣顧茂權前時,網友爆料陝西科技大學教師葛某辱罵毆打環衛女工,相關人士以葛某是「學術骨幹」為由請求網友不要曝光此事。而在派出所做筆錄時,葛某稱自己是因為不了解國內實際情況才動手打人的。葛某的助手更是以「學術骨幹」、「好不容易引進的人才」、「正在主持千萬元科技項目責任重大」為由,請網友「手下留情」,不要曝光聲張此事。此類事件使我聯想到另一則新聞:24歲的著名牛津大學生拉維妮婭•伍德沃德與男友發生爭執後持刀將其捅傷。
  • 德媒去逛了趟免稅店
    為什麼在中國,「德國製造」=好銷量?德媒認為,這是因為德國品牌通常擁有悠久的歷史,質量也有所保障。不僅是商家,廠商自己也認識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現在,很多德國店鋪都為中國遊客提供了特色服務:顧客可以直接在店裡完成退稅,並讓店家打包直接寄回中國。而且,許多中國遊客是「必須」購物的,因為「中國人能出國旅遊的不多,他們的假期也比歐洲人少。
  • 美媒: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美國本土也進不了這項「中國技術」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中國的「兩彈一星」成功後,極大的鼓舞了科研人員們,在經過半個世紀來的發展,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居於全球前列了,甚至就連美國這等科技大國,有時候都會因為中國的科技產品而的「著迷」。
  • 德媒點讚關閉成都總領館:美國不要裝睡了,時代已經變了!
    為了見證這一重要時刻,不少中國民眾開始蜂擁而至成都總領館,讓周圍的商家倍感「壓力」,甚至有人用合照來記錄這一歷史時刻!事實上這一刻真的不容易,以往美國欺負其他國家的時候,其他國家都只能默默忍受,就連1999年的我們也不例外,當時我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全世界,什麼叫做落後就要挨打!
  • 中國效率令我們略感羞愧!又一個大國總統服軟:歐盟不該親美抗中
    他當時說的話,非常耐人尋味,馬克龍說,中國在疫苗的生產和出口進度上做得很好,效率非常高,這令我們感到有點羞愧。至於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歐盟,他們說出這番話,也是在探口風,如果因此激起的反對聲浪不強烈,用不了多久,中國藥企就會接到來自歐盟的訂單。
  • 新加坡青年:新加坡人不應該為說英語感到羞愧
    對於新加坡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新加坡人全民說英語的現狀,作為中國人的後裔,林途培坦言:「新加坡人不應該為說英語感到羞愧」。林途培說,當我在成長的時候,新加坡政府積極鼓勵使用英語,但同時,普通話是我的必修課,不僅學校的課堂每周要學普通話,而且我的父母還為我報了一個華語班。
  • 德益免釘膠:讓我們攜手走進"無釘時代",拒絕千瘡百孔
    但買房這件事,對大部分人來說,依舊是太難啦~不少打工族咬咬牙,終於買下,接下來的重頭戲自然是讓家居顏值UP UP UP!買幾副高格調的掛畫,往牆上一掛,美得不要不要的,然而問題也來了。在牆上釘釘子,破壞牆面之餘留下坑坑窪窪的痕跡,實在難看。
  • 博弈 | 安倍砸錢就為拉攏這個國家 德媒:仍沒法和中國抗衡
    德媒稱,雖然東京在資金上向馬尼拉提供支持,但日本對於菲律賓的地位無法同中國抗衡。
  • 【票·資訊】德媒:拍什麼樣的電影容易獲奧斯卡?
    點擊上方關注 ↑德媒稱,如果你有興趣拍一部能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這裡有幾個實用的建議:翻翻報章雜誌或找幾本歷史書籍
  • 心德癌友關懷原創歌曲發布
    趁著新年,趁著心德2016年會,將這首愛的高能量的新歌發布,送給每一位,祝福每一個生命健康、輕鬆、喜悅、自在!
  • 德媒曝光病毒源頭,武漢被冤枉了……
    請廣大軍迷朋友先點擊上面藍色「深度軍武熱評」,再點「關注」,歡迎將本文章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好文章我們齊分享,這樣您就能每天免費收到精彩分享啦,祝您身體健康
  • 提起馬國明,心穎BB笑到好開心啊
    收到好多人恭喜對於記者送上恭喜,有備而戰的心穎掩不住笑謂:「恭喜我上封面?(有報導指你們發展地下情一年!)報導說的咯!昨日五點多才收工,到早上手機不停響,心想有事發生,好多人傳報導新聞給我看,有人恭喜我,亦有八卦朋友好似張頴康問是不是真的,之後我看到報導標題說我載馬明回家,即刻想幾時載過他?
  • 德媒直呼「英國病毒」遭炮轟,英:是「東方病毒」
    請廣大軍迷朋友先點擊上面藍色「深度軍武熱評」,再點「關注」,歡迎將本文章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好文章我們齊分享,這樣您就能每天免費收到精彩分享啦,祝您身體健康
  • 林志玲不懼流言回日本婆家,穿著粉嫩年輕了20歲,日媒評價扎心了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林志玲不懼流言回日本婆家,穿著粉嫩年輕了20歲,日媒評價扎心了最近一段時間,整個娛樂圈都被林志玲結婚的消息給霸屏了,其他明星的新聞都比不過這個來的有吸引力,外界紛紛將焦點轉向了這位單身多年突然閃婚的女明星。要知道她此前可是一直被人催婚的,這麼迅速的成了人妻,也是讓人非常意外了。
  • 德媒:雙胞胎熊貓在德國掀起熱潮 柏林動物園將公布幼仔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