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安慰劑按鈕」——無法控制紅綠燈,卻能給行人帶來心理安慰

2021-02-23 博鰲亞洲論壇

在很多年裡,紐約市政部門逐步停用了該市控制人行橫道信號燈的大部分按鈕,但一直沒怎麼聲張。他們認定,計算機操控的計時器更好用,但是,市政府並沒有拆除已經沒用的那些按鈕,令無數手指白費一番力氣。

圖片來源:pexles


Initially, the buttons survived because of the cost of removing them. But it turned out that even inoperative buttons serve a purpose. Pedestrians who press a button are less likely to cross before the green man appears, says Tal Oron-Gilad of Ben-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 in Israel. Having studied behaviour at crossings, she notes that people more readily obey a system which purports to heed their input.
一開始,按鈕被留下來是因為拆除的成本問題。但後來卻發現,即使無法控制信號燈的按鈕也仍有用處。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塔勒·奧龍-吉拉德表示,按下按鈕的行人不太可能在綠色信號燈亮起前就橫穿馬路。研究過人們在路口的行為後,她注意到大家更傾向於服從一個聲稱會聽從他們的指令的系統。


Inoperative buttons produce placebo effects of this sort (the word placebo is Latin for 「I shall be pleasing」) because people like an impression of control over systems they are using, says Eytan Adar, an expert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Dr Adar notes that his students commonly design software with a clickable 「save」 button that has no role other than to reassure those users who are unaware that their keystrokes are saved automatically anyway. Think of it, he says, as a touch of benevolent deception to counter the inherent coldness of the machine world.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人機互動專家埃坦·埃達表示,失效的按鈕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安慰劑效應(placebo出自拉丁語,原意是「我會討人喜歡」),是因為人們喜歡對自己所使用的系統有掌控感。他指出,自己的學生在設計軟體時經常會加上一個可點擊的「保存」按鈕,但其實用戶的輸入都會自動保存,這個「保存」按鈕僅僅是為了讓對此不知情的用戶放心而已。他說,不妨將這視作對抗機器世界裡固有的冷漠的一種善意欺騙。


That is one view. But, at road crossings at least, placebo buttons may also have a darker side. Ralf Risser, head of factum, a Viennese institute that studies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traffic systems, reckons that pedestrians』 awareness of their existence, and consequent resentment at the deception, now outweighs the benefits.
這是一種觀點。但是,安慰劑按鈕可能也有不利的一面,至少在過馬路的問題上是這樣。研究交通系統心理因素的維也納FACTUM研究所的負責人拉爾夫·裡瑟爾認為,行人意識到按鈕無效進而感到被騙的怨怒,如今已讓這種做法弊大於利。


Something which happened in Lebanon supports that view. Crossing buttons introduced in Beirut between 2005 and 2009 proved a flop. Pedestrians wanted them to summon a 「walk」 signal immediately, rather than at the next appropriate phase in the traffic-light cycle, as is normal. The authorities therefore disabled them, putting walk signals on a preset schedule instead. Word spread that button-pressing had become pointless. The consequent frustration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jaywalking, says Zaher Massaad, formerly a senior traffic engineer for the Lebanese government.
黎巴嫩發生的情況可引為佐證。2005年至2009年間在貝魯特引入的過街按鈕最後被證明是失敗的。行人希望按鍵後能立刻亮起「步行」信號,而不是像通常那樣等待交通燈的周期性轉換。因此市政部門停用了這些按鈕,按預設的時間啟動步行信號。曾在黎巴嫩政府擔任高級交通工程師的查希爾·馬薩德說,過街按鈕無用的消息傳開,隨之而來的懊惱導致更多人亂穿馬路。

圖片來源:pexles


Beirut’s disabled buttons are, says Mr Massaad, now being removed. They should all be gone within three years. New York has similarly stripped crossings of non-functioning buttons, says Josh Benson, the city’s deputy commissioner for traffic operations, though it does retain about 100 working ones. These are in places where pedestrians are sufficiently rare that stopping the traffic automatically is unjustified. However, internet chatter about placebo buttons has become so common that doubt, albeit misguided, seems to be growing about even these functioning buttons』 functionality. This suspicion, says Mr Benson, has spread beyond New York, to include places such as Los Angeles, where almost all the crossing buttons have always worked, at least during off-peak hours.
馬薩德說,貝魯特正在拆除無效的過街按鈕,三年內應該能全部清理完畢。紐約市交通運營處副處長喬什·本森表示,紐約也拆除了無效的過街按鈕,但保留了大約100個有效的。這些按鈕都設置在行人稀少到已經不適合使用自動交通燈的地方。然而,網上對安慰劑按鈕的熱議,導致人們對有效的按鈕也開始懷疑起來,儘管這是受到了誤導。本森表示,這種懷疑已蔓延到了紐約以外的地方,包括幾乎所有過街按鈕都總是有效(至少在非尖峰時段是這樣)的洛杉磯。


Truth be told, though, the end may be nigh for all road-crossing buttons, placebo or real. 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junctions, those waiting to cross can be detected, and even counted, using cameras or infrared and microwave detectors. Dynniq, a Dutch firm, recently equipped an intersection in Tilburg with a system that recognizes special apps on the smart phones of the elderly or disabled, and provides those people with 5 to 12 extra seconds to cross. That really will be pleasing.
但事實上,無論是安慰劑還是真的過街按鈕可能都會很快消亡。越來越多的道路交匯處配備了攝像頭或紅外和微波探測器,可探測甚至統計等待過馬路的行人。荷蘭科技公司Dynniq近年在蒂爾堡市的一個十字路口安裝了一套系統,能識別老年人或殘疾人智慧型手機上的專門應用,為他們提供額外5到12秒的過馬路時間。這的確會很討人喜歡。

相關焦點

  • 【聚焦】真與假的交界 | 人行橫道的假控制按鈕只是為了滿足控制欲?
    多年來,紐約當局關閉了該市大部分曾用來控制行人過路信號燈的按鈕,他們並沒有大驚小怪,而是認為用計算機定時器往往更好。到2004年,3250個這樣的按鈕中,只有不到750個仍在使用。然而,市政府並沒有取消這些沒有作用的按鈕,而是讓無數的人繼續徒勞按著。
  • 逆天的日本小學生和島國紅綠燈
    過完馬路的這群小學生禮貌地向兩側鞠躬,感謝司機付出的等待,這對他們而言可能是最基本不過的禮儀,但這種行人和車輛互相尊重的習慣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但更神奇的是這麼一個小細節:在小學生要過馬路的時候,紅綠燈也仿佛非常「聽話」地由綠變紅了!莫非這群小學生還掌握了控制紅綠燈的「大法」不成?其實很有可能真的掌握了。
  • PN三分鐘:「安慰劑效應」也是治療手段?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就是簡單的心理作用嗎?但放到學術界,我們稱之為健康醫療期望(healthcare expectation),也叫作安慰劑效應健康醫療期望(healthcare expectations )被定義為一種主觀上的信念(belief),我們僅僅是主觀上「相信它有效」,就可能改變自我認知並改善健康。
  • 1公裡31個紅綠燈,司機:我選擇步行!
    ,紅綠燈對於交通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交通規則,在路上無論是行人、司機、騎手都需要遵守紅綠燈的指示通行,等紅綠燈我們都經歷過,但讓你一次等31個紅綠燈,你會不會奔潰呢?
  • 北京海澱:十多年沒有紅綠燈,駕車過路口只能「憑感覺」
    平日裡通行量不小的十字路口常年沒有紅綠燈,無論對行人還是車主來說,都會帶來安全隱患。近日,市民徐女士向北京12345市民熱線反映,在海澱區四撥子北路和悅秀路交叉路口,十多年了一直沒有安裝紅綠燈,導致路口經常發生交通事故,還時常擁堵。
  • 白花終於裝紅綠燈了,好幾個路口都有
    過馬路真的是心驚膽戰啊非常希望在一些路口裝上紅綠燈目前,紅綠燈剛裝上去,還沒開始啟用,這個路口新增了4個紅綠燈。過往車輛要注意啦!有了紅綠燈,行人過馬路、車輛轉彎更加有秩序,可以避免車輛擁擠,也能減少事故發生率。
  • 長安街紅綠燈長臂變短臂
    長安街紅綠燈變成3米短臂4組燈頭  近日,記者發現長安街方巾巷到南池子這一段的紅綠燈和護欄幾乎在一夜之間
  • 日本紅綠燈玩起了全息投影,這樣的馬路我一天能過十趟
    然而日本這個處處都要做到人文關懷,專注於細節的國家怎麼會放過這每時每刻都要用到的紅綠燈呢?首先是色盲也能看清楚的紅綠燈據統計,日本有 300 萬人存在不同類別和程度的色覺障礙。男性人口中有 5% 為色覺障礙者,女性為 0.2% 。
  • 日本這個最複雜的路口,沒一個紅綠燈,卻從未發生過大事故!
    當你經過沒有紅綠燈的岔路口,你能夠秉著禮讓的精神,和其他車輛或行人達成讓誰先通過的默契嗎?日本電視臺接獲民眾的情報,指出在東京住宅區內藏這一個非常特別的路口,沒有設置紅綠燈卻被評為「日本最重視禮讓的路口」!於是記者來到這個路口,準備一探究竟。
  • 上千網友贊同:為何Windows 10的Wi-Fi窗口不設個刷新按鈕
    在發布五年來,微軟對Windows 10系統進行了諸多重大改進,但微軟並未在Wi-Fi選擇窗口中增加刷新按鈕。也就是說,每當你想要通過任務欄中的網絡圖標來連接Wi-Fi網絡的時候,Windows10會自動掃描當前可用的網絡。不過在短暫的掃描之後,它就會等待用戶的交互,這時用戶選擇應該要連接的網絡。
  • 市區新增16處「不禮讓行人」抓拍點
    ◆編輯:戚曉燁 石晶 袁曉蓓 焦澤◆來源:泰州晚報◆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以便發放稿費8月3日,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發布公告,全市新增 54 處電子抓拍監控,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市區新增了16 處「不禮讓行人
  • 攝影解答:按下相機的快門按鈕,為何沒有對焦?
    1、對焦模式設置為手動對焦對焦模式主要有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通常情況下,半按快門就會使用自動對焦,按下快門拍照而沒有對焦的話,很有可能就是選擇了手動對焦,這個時候需要人為進行對焦操作,快門按鈕只有拍攝功能,沒有對焦功能。
  • Stata:合成控制法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操作及應用
    我們多久可以得到這樣一個顯著的結果,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使用安慰劑測試。類似於 Abadie和Gardeazabal (2003), Bertrand, Duflo和Mullainathan (2004),我們使用合成藥物進行安慰劑研究的方法,具體應用到香菸控制法案研究。 「安慰劑」(placebo)一詞來自醫學上的隨機實驗,比如要檢驗某種新藥的療效。
  • 悲劇:7月13日蒼山縣城北環路龍莊紅綠燈路口發生嚴重車禍,一名婦女被撞身亡
    網友爆料:7月13日,縣城北環路龍莊紅綠燈路口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名中年婦女被撞身亡,據說肇事方是一輛拉貨櫃的大貨車。
  • 邵陽這個地方第一張行人闖紅燈的罰單誕生了
    5月27日,新邵交警城區秩序二中隊在交通環境整治行動中,開出了首張行人闖紅燈的罰單。
  • 美國波特蘭,無法控制的骯髒
    kgw.com這兩天在社交媒體上問,波特蘭有哪些令人沮喪的地方?立即群情洶湧:臭!「沒人知道這些垃圾是怎麼來的,能帶來什麼作用,也許是...老鼠。」過去半年的抗議活動帶來無數的塗鴉和破壞,窗戶和牆壁全部是「藝術品」,絕大多數企業主都希望儘快清理。
  • 原農工商超市北門開車就醫遇上「禮讓行人」,病人、行人到底誰優先?交警部門這樣說
    「有相當一部分重病患者是通過乘車去醫院的,難道每一輛車都得無條件執行禮讓行人的規定?在生命面前,病人和行人究竟誰更重要?」李先生感到很不解。對於「走專用車道,是否有特權」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市一院辦公室的一名負責人,他明確表示——該負責人說道:「就算我們120也得遵守交通規則,不能闖紅燈也要禮讓行人,除非打開警報,但事後需要到交警支隊進行說明。」他認為,從醫院的角度看,市民不管走什麼車道,仍應該遵守基本的交通規則。
  • 崑山紅綠燈大變
    崑山論壇網友「yoko100」發帖:今日早上特意觀察蕭林路和青陽路十字路口的紅綠燈設計,極其不合理,給開車人帶來深深的坑。▼@pingyf:昨天在亭林大橋東側紅綠燈路口已經感受到了。@張浦公升狒狒:今天張浦的紅綠燈就是綠燈突然黃燈,2秒就紅燈了。
  • 電梯突然下墜,按下每層按鈕能自救?專家發話了!
    如果電梯出現故障下墜,電梯按鈕也會因斷電或其他原因失靈,如果電梯在運行而且樓層按鈕有用的話,說明電梯根本就沒壞……因此,電梯若真的出現故障下墜,把每個樓層的按鈕按一遍進行自救不會有效果,也許還會失去自救的時間!!!還有網友提出了,電梯下墜及時跳起就沒事,這又是真的嗎?
  • 九十四中分校路口紅綠燈停止線位置已調整後續還將優化 - 本臺稿件
    節目播出後,北京市交管局朝陽交通支隊機場大隊對路口做了實地調查,對停止線、紅綠燈位置迅速做出了調整。北京交通廣播記者蘇婉報導:馬路東向西方向的停止線畫在紅綠燈西邊約15米左右。很多司機開車到這裡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停,導致闖紅燈的車很多,市民們說:「停止線擱的太靠前了,所以這車到了這邊他就看不見紅燈了,他一看能走他就走了,他根本就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