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句自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民歌,是大多數人第一次到內蒙古前,腦海中所想像的畫面。
2年前,一個剛滿30歲的小夥子收拾行囊,帶著同樣的想像來到烏蘭察布市商都縣。但他眼前看到的景色,卻不太一樣。
商都縣位於烏蘭察布市東北部,地處陰山東西複雜構造帶和大興安嶺新華夏隆起帶的交匯處,地貌特徵複雜,丘陵、盆地、窪地都有。
高超,1989年出生於北京,2018年從平谷區選派到商都縣,掛任縣扶貧辦副主任。
作為一個準「90後」幹部,起先,高超對貧困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抱著「不做旁觀者、不當局外人」的態度開展工作,貧困在高超眼中逐漸清晰起來。
作為扶貧辦副主任,京蒙對口幫扶資金投在商都縣的項目,都能看到高超的身影。扶貧調研、投資建廠,每一個環節他都要到去考察、測算,保證每筆資金花在刀刃上,未來轉化為資金收益,裝進貧困戶的口袋裡。
最讓高超印象深刻的事情發生在2019年1月22日,平谷區-烏蘭察布市特色農產品展銷店開業了,這是烏蘭察布8個國貧旗縣在北京開的第一家店。「推進項目雖然很辛苦,但看到烏蘭察布的農產品被北京市民所了解,我真的特別開心。」他說。
異地戀本來痛苦,但高超用「異地熱戀」來形容自己的感情狀況。他和女朋友原定於今年結婚,但因自己工作原因一拖再拖。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京蒙兩地各項對接工作加緊落實推進的關鍵期,確實騰不開時間。」高超說,「她支持我工作,不想讓我因為結婚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所以就往後推推吧。」
對於婚期延後,高超雖然感覺對不起女朋友,但也從不後悔。他說,「看到商都縣脫貧摘帽,未來繁榮發展前景光明,我打心裡高興。特別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多方協調,把烏蘭察布的農產品引進北京,甚至全國各地,讓貧困戶從消費扶貧中實實在在地得到收益。」
來到商都縣掛職,是高超離家最遠、在外時間最長的兩年。如今,他已經把這裡當成了第二故鄉。「年底,馬上掛職到期就要回北京了,我真有些不捨得,如果組織需要我再堅持兩年,我會毫不猶豫留下來。」
記者:王子豪
編導: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