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製造精緻美麗的瓷器」
因創業者的熱切願望而誕生的則武(Noritake)。
立志發展海外貿易19世紀後半期,作為御用商人(皇宮或官廳用品的承辦商人)的森村市左衛門親眼目睹了大量的黃金從剛剛解除鎖國政策的日本被運往海外。留洋學者福澤諭吉告訴市左衛門:「如要取回流失海外的黃金,就要通過出口貿易賺取外匯。」於是他立志為了國家而發展海外貿易。1876年市左衛門在東京銀座開設了貿易商社「森村組」,並讓自己的弟弟豐前往紐約開設進口雜貨店「森村BROTHERS」,從而正式開始了海外貿易,也從此揭開了則武的發展歷程。
森村 市左衛門森村 豐紐約「森村BROTHERS」日本最早的餐具套件當時的出口產品主要以日本的古董和雜貨為主,但由於後來陶瓷器的出口逐漸增多,森村組開始確信將來陶瓷器一定會有非常好的前景。1889年前往巴黎世博會考察的市左衛門一行對帶有圖案的精美歐洲陶瓷讚嘆不已,他們非常渴望日本也能生產出這樣的陶瓷。於是在此之後的8年裡,森村組開始派遣技術人員前往歐洲學習最新技術,並挑戰使用日本國產原料生產白色硬質陶瓷。
此後,於1904年設立了則武公司前身的「日本陶器合名公司」,並在愛知縣鷹場村大字則武(現名古屋市西區則武新町)創建了擁有近代設備的大型工廠。但是工廠從開始運轉到正式投產前卻經過了很長的年月,經過反覆不斷地試製研究之後終於在10年後的1914年生產出了日本最早的陶瓷餐具套件。由於出口至美國的日本產西洋餐具非常暢銷,所以不久「Noritake陶瓷」就成為了享譽世界的著名品牌。
創業之初的總公司工廠日本最早的餐具套件「SEDAN」以餐具的生產技術為核心不斷拓展事業則武作為餐具的世界著名品牌不斷發展的同時,還對生產西洋餐具時積累的「粉碎」、「混煉」、「成型」、「燒結」、「印刷」等與陶瓷相關的各項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挑戰開發新領域。
利用餐具修坯階段所使用的公司自製的陶瓷「砂輪」技術,則武於1939年開始生產和銷售工業用研砂輪。現在除研砂輪外,還將金剛石、CBN工具以及砂磨材料等產品提供給汽車、鋼鐵、電子及半導體等各種製造行業,已成為日本國內最大的磨削研磨製造商(工業機材事業)。另外,餐具的貼印紋技術與塗料的調合技術還被用於電子配件和螢光顯示管等產品,在汽車、能源及醫療等領域得以大展身手(陶瓷・材料事業)。生產陶瓷所不可或缺的燒結與乾燥等工藝技術,也在作為工程裝置的電子配件和電池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得以運用(工程事業)。
就這樣公司不斷地擴大事業範圍,1981年,公司名稱由日本陶器株式會社改為株式會社則武。如今,則武開始向多元化經營企業轉變,開始向更多產業提供產品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