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環保部一再強調不能一刀切,可是下有政策,政府問責制很要命,一涉及到問責,各級都開始特別上心,工作也會「不擇手段」地落地實施。中間苦了老百姓。
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
首先,各地紛紛劃定禁養區、限養區,政府出臺的治汙條例、新環保法落實地相當到位,相關執法部門都大展十八般武藝,軟的不行來硬的,硬的不行,就紋個身。為拆養豬場,斷水斷電者有;為保高壓態勢,問責到村幹部者有;為對抗豬場拆除,自焚虐心者有。
以下4個地方建設圈舍村幹部帶頭將會直接拆除,農民損失巨大。1.村莊的:國家提出在距離村莊內的500米不能養殖牲畜,就算環保達標也不行。因此在這部分地區內的圈舍將全部拆除。2.水源地的:在水源地內200米不能飼養牲畜,現在國家明確規定在水源地內是不能養殖家畜的,發現將會直接拆除。 3.民俗風景區的:很多的鄉村都開展了民俗旅遊業,當地的農民也因此賺錢。但在民俗風景區內,也不允許養殖。4.自然溼地保護區的:在溼地保護區內,這些地方則是不能從事養殖業的。
以後還想從事養殖行業的,一定要看清楚以上就是農村的4大「禁養區」,在這些地區內可不要隨意的建設圈舍,即使環保不查了,也不能養殖,不然將會直接拆除,大家經濟損失將會更加慘重,怎麼辦才好,你怎麼看呢?排除這些地方都不能養殖了,養殖業應該養到什麼地方?
面對著上遊吃飯,下遊吃水的兩難抉擇,拆還是不拆?放棄世代的養豬行業,他們又該靠什麼吃飯?不抱怨、不反抗又有誰能來給他們解決問題?
如果地方政府的工作都以環保風暴為主,而忽略對養豬人的補貼和後續幫助,那未來生豬市場、民生問題必定會出問題,按下葫蘆也會浮起瓢。執法部門嚴格執行環保新政很重要,被拆除豬舍的養豬戶的後續工作更重要。對於養豬人可不是肌膚之痛,應該算得上是削皮挫骨,錐心之痛。
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豬客畜牧滅蚊棒香誠招各縣市代理經銷商,400根/件,1.2米長,燃燒時間9-11小時,微信諮詢可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