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評論】巴以衝突:以色列是被美國寵壞的孩子

2021-02-08 央視新聞

在戰火不休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之前以色列曾經兩次提出延長停火,但是被哈馬斯方面拒絕了;此次雙方角色發生了一個對調,哈馬斯希望能夠延長停火,但是以色列方面又表示質疑,不相信哈馬斯能夠真正停火。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停火是最終出路

其實,巴以衝突發生到現在,其結局基本上已沒有懸念:除了停火,沒有任何出路。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我們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以色列不會重新佔領加沙。如果巴以繼續衝突下去,將帶來更大的平民傷亡,以色列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來自國內和國際兩方面。很明顯,哈馬斯也不可能贏得這場衝突。繼續衝突下去,哈馬斯面臨的打擊會越來越沉重,損失也會越來越慘重。

巴以雙方都想停下來了,但是一直停不下來,為什麼呢?因為巴以雙方在停火協議上依舊在討價還價。7月25日美國國務卿克裡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共同提出了一個停火協議的草案,以色列經過核心內閣會議以後,最終是非常慎重的拒絕了。因為以色列方面認為,這個決議草案內容包含了太多的哈馬斯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和明天中東國家就陸續進入開齋節了,這是穆斯林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一般假期要持續五天(連上周末),這對巴以最終實現停火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當地時間2014年7月28日,加沙,以色列在開齋節攻擊加薩走廊,巴勒斯坦民眾悼念遇難親人。

以色列:被美國寵壞的孩子

作為巴以衝突調停人,雖然美國一貫偏袒以色列,但是在以往巴以衝突當中,美國或多或少都發揮了緩解局勢的作用。但是對於美國的此次斡旋,以色列方面似乎並不買帳。

這種「不買帳」並不罕見。有人形容說,以色列是美國慣壞了的孩子,經常給美國惹是非,但是美國對於保護以色列是絕對不會含糊的。一方面美國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需要保護以色列的絕對安全。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執行毫不含糊的保護以色列絕對安全的政策。但與此同時,以色列國家利益又和美國的利益無法完全重合,所以當以色列認為它的利益受到威脅時,它做出的舉動常常使美國非常難堪。比如說這一次,以色列軍事行動造成了大量的巴勒斯坦平民的傷亡,使美國陷入非常尷尬的外交境地。

不久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決議,強烈譴責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進行的軍事行動,並決定成立獨立國際調查委員會對當地所有違反國際人道法和人權法的行為進行調查。人權理事會47個成員國以29票贊成、17票棄權、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

美國投了唯一的反對票。


文/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李紹先

本期編輯/叢婷婷 何應竹

相關焦點

  • 果然來了:加薩走廊巴以衝突升級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川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同時,國際觀察家普遍預測巴以衝突將會迅速升級
  • 【以和平】巴以戰火緣何難滅?
    迄今,巴以此輪衝突已造成700名人死亡、數千人受傷,超過1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愈演愈烈的巴以局勢委實讓世人為之揪心。  面對不斷惡化的形勢,國際社會加緊斡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國務卿克裡等重量級人物紛紛抵達埃及,盡全力調解衝突,努力實現加沙地區停火,但前景依然渺茫。  對以色列來說,將「哈馬斯」圈在加薩走廊、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較大規模的清除,成為規律。
  • 電影《哈瑪斯之子》顛覆以巴衝突想像
    勿錯過精彩內容~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說到他們兩國時大家多半想到「世仇」和「以巴衝突」,從大部分的媒體報導中也可以發現兩國的言詞交鋒和互相卸責充滿火藥味,但電影《哈瑪斯之子》將顛覆外界的刻板印象,片中直接請到哈瑪斯組織的兒子摩薩親身描述他是如何決定背叛親人成為間諜,以及他意外地與敵國以色列情報員古恩發展出友情。
  • 【國際要聞】視頻:《亞伯拉罕協議》—— 美國、以色列、阿聯和巴林和平協議籤訂儀式現場
    《亞伯拉罕協議宣言》英文版根據以色列和阿聯在美國斡旋下於8月13日達成的協議,兩國將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開始在經濟、旅遊、安全和軍事合作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作為回報,特拉維夫承諾暫緩其對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主權擴展計劃,這一計劃在川普的「世紀協議」中有所體現,但並未永遠放棄這些計劃。
  • 為什麼巴勒斯坦被以色列打的快滅亡了,依舊沒什麼國家出手幫助?
    947年的時候,聯合國曾經幹預過,鑑於當時的情況,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開管理,獨立成兩個國家,猶太人組成以色列國,阿拉伯人組成巴勒斯坦,在當時並不是只有巴以分治,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在1947年進行印巴分治。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不止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起衝突,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經常開火,為什麼我們和巴基斯坦關係那麼好?
  • 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矛頭指向以色列,美國為啥還在沉默
    ,他們正在密切關注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遇襲一事(☞此前報導),雖然伊朗將此事矛頭指向了以色列,為避免局勢升級,美國仍保持著沉默。襲擊事件發生後,伊朗外長扎裡夫表示,伊朗最大的敵人以色列可能參與了殺害法克裡扎德的行動。以色列還沒有正式回應這一指控。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7日報導,一些美國官員告訴 CNN,美國對此事正在密切關注,但為了避免進一步激化已經緊張的局勢,他們「仍然對於公開談論這個問題感到猶豫」。
  •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斷絕與美國和以色列一切聯繫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美國公布的「世紀協議」,似乎惹怒了巴勒斯坦。
  • 美國力挺以色列,聯合國也不放在眼裡!巴勒斯坦獲得156個國家支持
    6票反對的有以色列,美國,加拿大,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諾魯。其中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諾魯這些國家歷來被稱為「攪屎棍」。聯大多次討論巴以問題16個國家投出棄權:包括澳大利亞,巴西,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象牙海岸,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吉里巴斯,馬達加斯加,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多哥,湯加和吐瓦魯等國。
  • 行者丨被誤讀的以色列:它是中東地區最安全,最適合旅行的國家
    提及以色列,我們能夠迅速聯想到的詞彙大概是「巴以衝突」,「中東戰爭」,「加薩走廊」之類在歷史書和電視新聞上滾動出現的高頻詞。 圖/Unsplash 戰爭與和平:被誤讀的衝突 不久之前,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
  • 居然可以讓以色列低下高昂的頭!
    據媒體報導,4月12日,巴以兩國再次爆發大規模衝突。以色列表現得一如既往地強勢,在衝突中,直接打死打傷數十名巴勒斯坦人。
  • 以色列警告美國:如果拜登返回伊核協議,戰爭陰雲將籠罩中東
    ,如果拜登當選總統後採取對伊朗和解態度,重新回到伊核協議,那麼將會加強以色列和伊朗間的對抗,以色列和伊朗間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會增加,戰爭陰雲將籠罩中東。以色列如此擔心也在意料之中,因為川普和拜登對待伊核問題的態度分歧很大,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要大於中東地區的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美國的圍堵和打壓,伊朗會威脅到以色列的生存。其一是伊核協議時期,拜登是美國副總統,對該協議持支持態度,如果當選總統有可能會在此框架下重新和伊朗談判。
  • 【阿以衝突】:你不可不知道的十個基本事實
  • 巴鐵講的是誰?|巴基斯坦不是巴勒斯坦
    當時兩個經常遇到的名詞:巴以衝突、印巴衝突,兩個「巴」總是暈得讓人找不到南北。但這個困擾我6、7年之久的「歷史」難題,在我去了英國之後得到了一次性、永久性的解決。(巴基斯坦國旗)所以,in a word, 巴鐵講的就是他們——來自巴基斯坦、友好得義無反顧的好兄弟、鐵哥們。而巴鐵正是中國網民給予巴基斯坦大兄弟的愛稱。
  • 美國狗熊,以色列英雄
    61歲的波拉德是在德州出生的猶太人,父親從小灌輸兒子以身為猶太人為榮,認同以色列的建國理想與原則,並強調美國猶太人對以色列具有「種族的責任」。波拉德從小就想當情報員。史丹福大學政治系畢業後,考中情局沒考上,因中情局發現他曾服用禁藥多年,但海軍情報署錄用他當情報分析員。當了2年情報分析員,波拉德即迫不及待地想為另一個祖國以色列效勞。
  • 不應再縱容「被寵壞的孩子」,須徹查美生化基地「秘密」
    文章特別提到,2019年7月到8月,曾經發生過病毒洩漏的德特裡克堡再次發生兩次洩漏,美國疾控中心評估後予以關閉。不久,鄰近的馬裡蘭州就出現了「未知肺炎」,隨後美國暴發了實際上包含大量新冠肺炎病例的「大流感」,而美國政府則快速刪除了有關上述洩漏和關閉的新聞報導。
  • 以色列情報部長訪問喀土穆的新內容為何?與哈姆杜克在哪裡舉行會晤?
    由情報部長埃利·科恩率領的以色列官方代表團當地時間25日首次訪問蘇丹,旨在討論在美國調解下雙方於去年10月籤署關係正常化協議的進展。科恩在重返以色列後發表聲明稱,「我相信這次訪問將為合作的許多重要方面打下基礎,這將對以色列和蘇丹都有幫助,還將支持該地區的安全穩定。」
  • 巴勒斯坦人空前團結,兩派武裝達成一致,中古聯手對以色列發警告
    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中東局勢的簡報中,中方和古巴對以色列的吞併行動「深表關切」。以色列的併吞行動持續進行「這樣的計劃如果得到實施,將嚴重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有關決議,並危及兩國解決方案。我們敦促有關方面不要採取任何單方面行動,並盡最大努力減輕衝突和緊張局勢的升級。」「同樣必須停止新建定居活動,拆除巴勒斯坦人的建築物以及對平民的暴力。」中方和古巴表示。
  • 以色列 | 疫情呈加速運動,黨派之爭、教俗矛盾陷社會經濟於兩難
    2月初,以色列看守政府宣布停止與中國大陸的航班往來,限制中國公民入境;2月21日,以色列報告第一例確診病例(該病例來自以色列專機接回的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以公民
  • 埃及媒體終於看出來了:美國是中東動蕩的製造者和中東問題的根源!
    近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阿聯將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隨後,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在電視講話中也宣布,在美國的斡旋下,以阿兩國達成了「全面和正式」的和平協議。在美國支持下達成的阿以協議,真的能為中東和平帶來曙光嗎?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輯塔裡格·蘇努提 認為,美國的所作所為從不是為了和平,而只是為了美國的利益集團服務。
  • 埃爾多安曬出以色列地圖,內塔尼亞胡氣炸了...
    力挺巴勒斯坦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以色列在巴以領土爭端問題上的強勢一直感到不滿,並因此經常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嘴仗不斷,互相攻擊。兩人最近一次的「嘴上交火」就發生在周二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當地時間9月24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演講的時候,效仿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去年在聯大演講時「曬圖」的做法,「曬」出了1948年至今以色列國土面積4次主要變化的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