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平】巴以戰火緣何難滅?

2021-03-05 以色列計劃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以色列計劃」,再點關注。

25日,以色列國防軍對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進入第18天。迄今,巴以此輪衝突已造成700名人死亡、數千人受傷,超過1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愈演愈烈的巴以局勢委實讓世人為之揪心。

  面對不斷惡化的形勢,國際社會加緊斡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國務卿克裡等重量級人物紛紛抵達埃及,盡全力調解衝突,努力實現加沙地區停火,但前景依然渺茫。

  對以色列來說,將「哈馬斯」圈在加薩走廊、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較大規模的清除,成為規律。此輪衝突期間,加薩走廊武裝分子發射的火箭彈縱深最遠可抵以色列境內100多公裡,甚至派出無人機,表明其實力明顯提升。只有通過地面進攻,以色列才能有效摧毀加薩走廊的武器走私地道、最大限度地消滅反以組織的軍事設施及人員。

  對於巴勒斯坦來說,一方面,哈馬斯必須強硬到底,因為這種強硬是其在巴勒斯坦人中獲得政治支持的唯一基礎和希望,如果一遇打擊就鳴金收兵,他們將會成為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失敗者」,政治代價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在巴勒斯坦內部,「法塔赫」也樂見「哈馬斯」被削弱。「法塔赫」與「哈馬斯」雖達成民族「和解」並組建聯合政府,但爭權尚未結束,兩者在「巴解組織」改革、安全部隊改組等關鍵問題上分歧嚴重。面對即將到來的總統和議會選舉,藉手以色列清剿「哈馬斯」,對阿巴斯來說求之不得。

  在巴以局勢處於僵局之際,強大而持久的外力成為必須。加沙衝突爆發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多次發表講話,強調「實現安全的唯一途徑,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公正、持久的和平」。他還特意在白宮舉行的、慶祝以色列齋月晚宴上讚揚埃及等國的調停努力「令人鼓舞」;一向重視中東事務的克裡在應對伊朗核問題維也納會談之餘積極斡旋,並在以色列地面攻勢發起後匆匆趕赴埃及,力圖進行進一步的停火努力。

  但這種調停註定是艱難的。歐巴馬既不願給以色列提供更多、更有力援助,也不願滿足巴勒斯坦人更多願望,從而得罪強大的猶太院外集團。更重要的是,歐巴馬和美國政府始終不願也無法與哈馬斯進行任何層面的正式接觸,以免授人以柄。也就是說,一方面希望哈馬斯接受停火,另一方面又不願與哈馬斯面對面;一方面希望以色列忍耐,另一方面又不願擔負更多對以色列的保護之責。這樣的調停,以色列和哈馬斯都無法接受,自然「停不下來」。

  另一個可能調停當前以色列和哈馬斯衝突的國家就是埃及。2009年和2012年巴以衝突時,埃及的調停就發揮了很大作用。不過,今天的埃及與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持續的政局動蕩令其影響力大減,在巴以衝突中早已疲態盡顯,力不從心。同時,由於埃及國內經濟百廢待興,國內許多民眾本身就對哈馬斯懷有牴觸情緒,埃及社會各界及廣大民眾希望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國內事務上,不願政府為調停巴以衝突消耗過多精力。而埃及政府對穆兄會的打擊,也令哈馬斯對其產生反感,對埃及政府能夠像過去一樣「關照」「兄弟」利益產生懷疑。

  儘管國際社會普遍希望加沙盡地區早實現停火,以避免更多的平民傷亡,但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相互基本「底線」相差太遠,美國和埃及「兩個調停人」也是乏力無為,難有效果。要解開中東和平這道謎題,絕非旦夕之功,在需要有堅定信念和充分耐心的同時,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對待衝突中的巴以雙方,尤不可缺。

轉載請註明[來自以色列計劃]

更多以色列各方面的信息,請關注後續內容或查看往期消息,也可登錄以色列計劃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IsraelPlan

相關焦點

  • 迪麗熱巴 x 和平精英紅包封面免費領取入口!
    和平精英紅包封面怎麼獲得?最近很多小夥伴可能看見其他人使用和平精英的紅包封面羨慕不已,想不想知道這個和平精英的紅包封面怎麼領取呢,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微信》和平精英紅包封面領取方法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戰火無情 敘利亞內戰5周年
    2016年3月15日,敘利亞內戰滿五周年,《路透社》選在這天釋出內戰前後的市區對比照,照片中的景象讓人再度感受到戰火的無情。敘利亞古城霍姆斯(Homs)的一處巷弄因戰火喪失舊時光芒。左邊是2008年的霍姆斯巷弄,右邊是2015年9月時的景象。霍姆斯是敘利亞的重要工業城市,是全國第三大城市,人口82.3萬,主要是操阿拉伯語的遜尼派教徒,也有少數東方基督教徒。
  • 世界和平 World Peace
    ,我們如何才能建立世界和平?巴夏:有!問:這是一個問題,而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如何才能重現那段時期呢?巴夏:謝謝,這很簡單,就像你們的世界是和平那樣地去行事,首先活在你自己內心的和平之中,作為一個個體,你就會為其他人樹立一個光輝的榜樣,他們會想他們也能夠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
  • 戰爭與和平(強烈對比!!!)
    1937年在中國農村為了生計艱辛勞作幹活的未成年孩子們。2011年,利比亞,廢墟前的女孩露出難得的笑容。2011年,中國,參加科技節的孩子們。2015年,葉門,歸家的幸福。一個穩定和平的國家是讓孩子們安心玩耍的最大的理由,也是一個國家對百姓最好的給予。
  • 【央視評論】巴以衝突:以色列是被美國寵壞的孩子
  • 珍惜和平勿忘歷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飽受戰爭之苦、久經戰火考驗的中國人民終於撥雲見日,迎來了勝利的一天,8.15也成為了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贏得勝利的紀念日
  • 《我們和你們: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故事》英文版在巴成功發行
    11月25日,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與巴和平研究所在伊斯蘭瑪巴德共同舉辦《我們和你們: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故事》英文版發行儀式。
  • 家庭滅蟑螂的有效方法
    家庭滅蟑螂為什麼難以滅殺呢?是不是蟑螂真的沒有辦法消滅了呢?蟑螂消滅不了,關鍵是使用的滅蟑螂方法不對,如果找到正確的滅蟑螂的方法,也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徹底把蟑螂消滅。所以滅不了蟑螂,我們還是先找原因。蟑螂再強大,也比不過聰明的人類,還是有辦法對付他們的。
  • 在敘利亞戰火中,堅持救助流浪貓的阿拉亞
    小編最近看到一則時隔兩年的舊文,是關於敘利亞戰火中流浪貓和照顧流浪貓的救護車司機的故事,至今敘利亞的戰火仍未停息,我們無從知曉身處戰火中的普通人和流浪動物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但我們經常會在一些末世題材的電影中
  • 黎巴嫩——戰火煙硝下的葡萄酒國家
    不得不說對於任何一個酒莊來講,戰火籠罩下的國家都是一個糟糕到無法想像的釀酒環境。儘管如此,地中海東邊的一些阿拉伯國家仍然堅守著自己的葡萄園和酒莊。Chateau Musar的Ronald Hochar表示「在沒有戰爭的和平時期釀酒將會是非常幸福的的一件事」,這恐怕也是當地所有釀酒人的心聲吧。
  • 抗議活動持續超100天,美國這地「戰火」為何愈演愈烈?
    面對抗議者,執法人員頻繁使用暴力手段,從而引發更大規模的抗議,讓「戰火」愈演愈烈。當地時間8月29日,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的車隊與「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示威者發生暴力衝突,一名男子中槍身亡。憤怒的人群,不斷暴發的衝突.美國為何會深陷泥潭?波特蘭槍擊事件發生後,美國各地重燃示威「戰火」。而此時的美國政客,卻只忙著為自己的選舉謀劃。
  • 代頓協議: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25年的和平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戰爭期間,一座歷史悠久的橋梁受到戰火的摧殘。
  • 戰火中的葉門女性
    (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1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聯軍近日持續對葉門首都薩那的胡塞武裝展開空襲,葉門的女人和孩子也被捲入了戰火,法國攝影師埃裡克·拉弗格近日拍攝到這些身處衝突前線的葉門女性的真實生活。拉弗格拍攝到葉門女性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從購物、逛街到聊天、染指甲。然而,隨著戰火不斷深入,葉門女性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 ——「巴鐵」力挺CGTN反恐紀錄片
    近日,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製作的兩部關於新疆反恐的紀錄片在巴基斯坦引發熱議,巴專家學者在當地主流媒體上紛紛發聲,認為紀錄片真實展現了新疆嚴峻的暴恐形勢
  • 用畫筆呼喚和平:那些正視歷史的日本漫畫家們
    不甘屈辱的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戰凱歌。歲月漫漫,在歷史的回望中,和平顯得來之不易、彌足珍貴。但令人欣慰的是,有一批從戰火年代走來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正視歷史,表達真正的反戰思想——這就是用漫畫作「武器」的日本「老一輩」漫畫家們。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重新品讀他們的作品,更具深遠的現實意義。
  • 走進非洲:從衣索比亞的阿迪斯阿貝巴到奈及利亞的奧貢州
    9月1日下午衣索比亞總理海爾馬利亞姆先生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總理府與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山水和人物都有不同的風貌風情不同,世界各地的花和鳥都是類似的,單純的花鳥畫很難展現「一帶一路」的特殊性。思索良久之後,何水法先生想到了國花的主題——大部分國家都有自己的國花,有的還有國鳥和國樹,而這些國花都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和民眾選擇的結果,能夠代表這些國家的精神和氣質。
  • 廣州從化區學校公司滅白蟻 黃埔區學校滅白蟻電話
    廣州南沙區學校白蟻防治收費區、廣州花都區學校滅白蟻找什麼部門區、廣州荔灣區超市滅白蟻公司多少錢一次區、廣州天河區商場白蟻怎麼滅區、廣州海珠區學校專滅白蟻區
  • 【國際要聞】視頻:《亞伯拉罕協議》—— 美國、以色列、阿聯和巴林和平協議籤訂儀式現場
    以色列、阿聯和巴林已經成為第一批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海灣國家,對此,土耳其、伊朗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譴責這些協議破壞了尋求解決以巴衝突兩國為目標的解決方案的努力。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呼籲阿拉伯國家遵守2002年制定的《阿拉伯和平倡議》的規定,該倡議建議這些國家只有在巴勒斯坦問題解決後才能開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
  • [ 國度 ] 一位加薩牧師對以巴衝突的省思
    前任加薩浸信會(Gaza Baptist Church)牧師馬薩德(Hanna Massad),從約旦透過Skype或電話協調加薩基督徒給予援助,他幫助近100位民眾住進加薩的家,也陳述當地基督徒面對以巴衝突的現況與觀點。沒有和平之子 和平無法真正臨到加薩基督徒是如何理解以巴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