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點擊上方「以色列計劃」,再點關注。
25日,以色列國防軍對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進入第18天。迄今,巴以此輪衝突已造成700名人死亡、數千人受傷,超過1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愈演愈烈的巴以局勢委實讓世人為之揪心。
面對不斷惡化的形勢,國際社會加緊斡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國務卿克裡等重量級人物紛紛抵達埃及,盡全力調解衝突,努力實現加沙地區停火,但前景依然渺茫。
對以色列來說,將「哈馬斯」圈在加薩走廊、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較大規模的清除,成為規律。此輪衝突期間,加薩走廊武裝分子發射的火箭彈縱深最遠可抵以色列境內100多公裡,甚至派出無人機,表明其實力明顯提升。只有通過地面進攻,以色列才能有效摧毀加薩走廊的武器走私地道、最大限度地消滅反以組織的軍事設施及人員。
對於巴勒斯坦來說,一方面,哈馬斯必須強硬到底,因為這種強硬是其在巴勒斯坦人中獲得政治支持的唯一基礎和希望,如果一遇打擊就鳴金收兵,他們將會成為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失敗者」,政治代價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在巴勒斯坦內部,「法塔赫」也樂見「哈馬斯」被削弱。「法塔赫」與「哈馬斯」雖達成民族「和解」並組建聯合政府,但爭權尚未結束,兩者在「巴解組織」改革、安全部隊改組等關鍵問題上分歧嚴重。面對即將到來的總統和議會選舉,藉手以色列清剿「哈馬斯」,對阿巴斯來說求之不得。
在巴以局勢處於僵局之際,強大而持久的外力成為必須。加沙衝突爆發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多次發表講話,強調「實現安全的唯一途徑,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公正、持久的和平」。他還特意在白宮舉行的、慶祝以色列齋月晚宴上讚揚埃及等國的調停努力「令人鼓舞」;一向重視中東事務的克裡在應對伊朗核問題維也納會談之餘積極斡旋,並在以色列地面攻勢發起後匆匆趕赴埃及,力圖進行進一步的停火努力。
但這種調停註定是艱難的。歐巴馬既不願給以色列提供更多、更有力援助,也不願滿足巴勒斯坦人更多願望,從而得罪強大的猶太院外集團。更重要的是,歐巴馬和美國政府始終不願也無法與哈馬斯進行任何層面的正式接觸,以免授人以柄。也就是說,一方面希望哈馬斯接受停火,另一方面又不願與哈馬斯面對面;一方面希望以色列忍耐,另一方面又不願擔負更多對以色列的保護之責。這樣的調停,以色列和哈馬斯都無法接受,自然「停不下來」。
另一個可能調停當前以色列和哈馬斯衝突的國家就是埃及。2009年和2012年巴以衝突時,埃及的調停就發揮了很大作用。不過,今天的埃及與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持續的政局動蕩令其影響力大減,在巴以衝突中早已疲態盡顯,力不從心。同時,由於埃及國內經濟百廢待興,國內許多民眾本身就對哈馬斯懷有牴觸情緒,埃及社會各界及廣大民眾希望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國內事務上,不願政府為調停巴以衝突消耗過多精力。而埃及政府對穆兄會的打擊,也令哈馬斯對其產生反感,對埃及政府能夠像過去一樣「關照」「兄弟」利益產生懷疑。
儘管國際社會普遍希望加沙盡地區早實現停火,以避免更多的平民傷亡,但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相互基本「底線」相差太遠,美國和埃及「兩個調停人」也是乏力無為,難有效果。要解開中東和平這道謎題,絕非旦夕之功,在需要有堅定信念和充分耐心的同時,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對待衝突中的巴以雙方,尤不可缺。
轉載請註明[來自以色列計劃]
更多以色列各方面的信息,請關注後續內容或查看往期消息,也可登錄以色列計劃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Israel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