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裡來了一家人,五六個子女推著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
病人既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近期因為雙下肢水腫來到醫院。
說是雙下肢水腫,其實並不是很嚴重。
家屬們推著老太太來到急診的目的只有一個:輸液消腫。
事實上,老人當天曾被子女們帶至另外一家醫院就診。但是,卻沒有做任何檢查,因為家屬要求直接住院,而醫院卻沒有空床位。
能夠導致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很多,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下肢本身問題等都有可能。
因為沒有床位,又沒有完成核酸篩查,所以老太太短時間內不可能住院治療。
家屬要求輸液,目的只為消腫。
但是,作為醫生,我卻不能像家屬這樣簡單思考。用最通俗的話來說,我應該搞清楚老太太身體內的一些基本指標,而不是給盲目「消腫」。
溝通一番後,做了腎功能、電解質、BNP等基本檢查。
檢查結果除了心力衰竭之外,並沒有明顯異常。治療方案也只是利尿消腫對症治療,並不是如家屬想像那樣大量輸液。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老年人來說,輸液不僅有風險,大量輸液更加可能會加重下肢浮腫的症狀,甚至會加重心力衰竭而導致患者出現胸悶氣喘等不適。
家屬質問到:「既然不給我們輸液,為什麼要拿我們做實驗?」
這句話讓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麼叫做實驗呢?
幾個子女異口同聲說,抽血檢查就是拿我們做實驗,憑什麼不給我們輸液,不給我們輸液為什麼要檢查?
檢查只是為了評估病情,只是為了指導治療。然而,家屬卻不能明白這個道理。
家屬只是認為,做了檢查,花了錢,就一定要輸液,否則這些檢查就白做了,就是被做實驗了。
那天晚上,我在這一家人身上花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即使如此,還差點被投訴。
這就是生活中很多人的邏輯:花了錢就一定要有能夠看得見的效果或者摸得著的藥物等東西。
你說呢?
*圖片來源於《急診科醫生》,如有問題請聯繫後臺。
星標關注《白衣大漢》微信公眾號
精彩故事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