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們居然在實驗課煮魚!」「被剔掉的魚肉好可惜,建議學校下次讓我們把它吃完再觀察!」10月24日晚,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學的2020級新生在實驗課上煮魚,紛紛表示有意思。
據悉,這是該校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在實驗前,魚類學老師為該班同學們準備了10條鯽魚、2個電磁爐和10套試驗器具。同學們被分為10個小組,每個小組各領到一條魚和一套器具。此外,老師還安排了兩位研究生從旁協助。
「這是我們入學以來上的第一堂解剖課,大家在進行實驗之前感到十分恐懼和擔憂,有人怕動刀,有人怕聞魚腥味。」新生王磊說。
當水產班的新生走進實驗室的時候,被眼前一幕吸引。「啊?實驗室裡支起鍋來,這是要幹嘛,煮魚嗎?」
圖為實驗時用電磁鍋煮魚場景。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林曉琦 供圖
據了解,該堂實驗課的主要內容是通過熱處理和剔除肌肉,對鯽魚進行骨骼的觀察和繪製,用開水蒸煮鯽魚也正是前期熱處理的步驟。當魚出鍋時,研究生先為新生做操作示範,同學們都湊上前圍觀。
「剛出鍋的魚,熱氣騰騰,鮮香四溢,我們既驚喜又好奇。」該班學生劉桃告訴記者,「長見識了,我以為實驗研究的是活魚、病魚,萬萬沒想到居然還有熟魚,太有意思了!」
實驗課上,同學們煮魚、剔魚肉、畫魚骨,在收穫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體驗到了實驗的樂趣。因為魚香,同學們做實驗做得越來越餓,下課後紛紛飛奔向食堂吃飯。
圖為同學完成實驗報告的場景。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林曉琦 供圖
「這個實驗做了三個多小時,雖然解剖完的魚看起來,有些令人不適,後面魚冷了還散出了濃鬱的魚腥味,但是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真真切切感到快樂與充實,大家都很認真地完成了實驗任務。」該班學生王大可表示,實驗最困難的就是剔除肌肉,魚的頭骨結構很複雜,要分出好幾塊才可以進行繪製,而且一旦魚沒有煮到全熟,血液和未剔除乾淨的魚肉就會影響觀察。「但老師和師兄都盡他們最大的努力幫助我們,時刻關心我們的實驗進度,同學們也都很友好,同小組的同學幫忙測量,不同組的同學也在旁邊幫忙遞資料,這些都讓我覺得所處的集體是如此溫暖。」
負責水產班魚類學實驗課的老師楊世勇表示:「班級裡的孩子都渴望多了解專業知識,我希望通過這節實驗課讓他們學習到更多,更深的魚類學知識,對本專業更加熱愛!」他希望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水產行業前景非常大,希望小樹苗都可以長成參天大樹」。(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磊、劉桃、王大可均為化名)
來源:青小小(ID:zqwqxx)記者 崔寧寧 通訊員 林曉琦 張彬藍歡迎廣大網友爆料,無論是校園新鮮事、突發事、煩心事,還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歡迎文末留言,並附上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保護您的隱私,如有需要將化名採訪。中國青年網青小小(ID:zqwqxx)一直在你身邊。合作電話:010-6409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