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剛性」建設!鄯善縣提升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執行力

2021-02-23 庭州政法

      本報鄯善訊(通訊員王璐璐 王述劍)一紙檢察建議,修復了受損的生態環境、堵住了社會管理漏洞、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去年以來,鄯善縣人民檢察院為堅持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發揮檢察建議的作用,更好地參與社會治理與維護司法公正,採取「四項舉措」著力強化檢察建議「剛性」建設。

      嚴格把控檢察建議質量。深入研究行政工作規範、執法依據,增強檢察建議的論證力和說服力。建立檢察建議備案審查制度,從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等方面嚴格把握監督標準,堅持把事講清、把法釋明、把理說透,確保提出的監督意見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說理充分、權責明確,提升檢察建議認可度。

  建立檢察建議溝通交流機制。在掌握案件事實證據的前提下,充分與被建議單位溝通交流意見,找準發案癥結,確保檢察建議切實可行。發出檢察建議後,持續溝通和釋法說理,提升檢察建議的可行性。

  建立檢察建議跟蹤落實制度。明確檢察建議「誰承辦、誰發出、誰跟蹤、誰回訪」的工作機制,加強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的跟蹤回訪,實現了檢察建議從「回復即了」到「跟蹤落實」的轉變。

  開展「回頭看」專項行動。防止行政執法機關或相關責任單位對檢察建議回而不改、改而不實或僅以「紙面落實」、「會議落實」來虛假整改、敷衍塞責的問題,對2020年以來辦結的50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進行「回頭看」,採取直接回訪、實地查看、走訪群眾、側面調查等方式,確保了訴前檢察建議全部整改到位。

相關焦點

  • 【山東:接檢察建議後仍不履職,環保部門成被告】慶雲縣檢察院提起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導讀12月16日,山東省慶雲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未依法正確履行監管職責,致使群眾反映的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於受侵害狀態,依法向慶雲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後,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陳菲)21日從最高檢獲悉,12月16日,山東省慶雲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依法向慶雲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後,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 最高檢部署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
    《方案》指出,各級檢察機關要立足本地實際,重點開展三方面監督工作:►農貿市場、超市、學校周邊等銷售有毒有害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食品行為及監管部門是否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問題;►網絡餐飲生產經營者食品加工違法行為及監管部門是否依法履行職責問題;►違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定的違法行為及監管部門是否履行職責問題。
  • 一院一品檢察長訪談|周文偉:「四大檢察」齊發力 三個效果抓落實
    周文偉介紹,近年來,定陶區檢察院確定「振奮精神、擔當作為、真抓實幹、勇創一流」工作定位,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依法切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統籌推進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實效。
  • 檢察機關向網際網路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來源:浙江檢察微信公眾號10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檢察院對瞿某某侵害革命英烈名譽的行為,依法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 全國檢察機關聚焦「三農」,督促查處、銷毀假冒偽劣食品15.3萬餘千克
    ,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2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2020年檢察公益訴訟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情況。截至2020年11月,全國檢察機關聚焦「三農」領域問題,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9249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或公告22015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37件、民事公益訴訟(含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646件,以實實在在的辦案成效助力鄉村治理。
  • 【欒檢動態】公益訴訟來幫「盲」
    但是,欒城檢察院近日在履行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工作中發現轄區內盲道被「侵佔」的現象隨處可見,一些臨街商戶將盲道「開拓」成了櫃檯,機動車、電動車、自行車更是將盲道當成了免費停車場。這些行為給視覺障礙者的出行造成了極大地安全隱患,嚴重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 【仁人學法】第232期 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權威解讀來了
    袁某等人非法收購、出售穿山甲的行為嚴重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檢察機關依法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在追究袁某等人刑事責任的同時,判令21名被告人在省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並按照每隻穿山甲8萬元的標準承擔88萬元的資源破壞補償費。
  • 榆林檢察明長城保護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檢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典型案例
    該院經實地勘查,無人機航拍取證,調取文物檔案,以及詢問鎮羌堡內居民、施工工人、新民鎮政府工作人員後查明了公益受損事實。2019年7月4日,府谷縣院依法分別向新民鎮政府、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以下簡稱縣文旅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對在明長城鎮羌堡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內施工建設的違法行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保護文物安全。
  • 【檢察榜樣】白靜:做一個心中有光的人
    前段時間,白靜似乎比平時更忙——忙著開展整治消除安全隱患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忙著研究部署野生動物保護專項監督行動,忙著召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視頻調度會……從事公益訴訟工作以來,忙碌就是白靜的工作常態。她和夥伴們幾乎「白手起家」,對公益訴訟涉及到的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梳理彙編。
  • 《法治日報》刊發:「檢察藍」用心用情描繪「海洋藍」
    2019年,在「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中,樂東縣檢察院開始對海洋生態環境方面線索進行梳理,特別是對2017年以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交辦的線索展開核查,發現沿海一帶存在高位蝦塘損害海洋生態環境的現象。樂東縣檢察院形成專題報告報送縣委縣政府,得到縣領導批示肯定。
  • 江蘇省淮安市檢察院準確運用公益訴訟起訴和不起訴職權,依法保護英烈名譽!
    5月13日,王某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5月14日,淮安經濟開發區的曾某在微信群裡散布不實言論對謝勇烈士進行污衊,並在他人提醒王某已被處理,對他進行勸阻時還表示「拘留算什麼,坐牢我都不怕」。5月15日,曾某被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 洛寧檢察:打響三個月黃河流域整治第一槍
    為落實「河長+檢察長+警長」河湖治理聯動機制,發揮河道治理法治威力,按照洛寧縣檢察院黨組和付武超檢察長要求,4月22日,該院主管公益訴訟工作的副檢察長張海峰帶領檢察幹警到黃河支流洛河段兩岸進行調研巡查
  • 我所環資部(公益訴訟中心)舉辦「6.5世界環境日」公益主題活動
    提起環境民事侵權訴訟應準備哪些基礎證據等一系列問題。環資部為活動準備了綠色盆栽和節能電風扇,根據問題難易程度向競答成功的參與人員頒發不同的獎品。通過本次競答,參會人員對環境以及環境法律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在提升環境意識的同時也為大家的業務方向帶來更進一步的拓展思考。搶答成功並回答正確的答題者可以得到環資部門提供的綠色盆栽,踐行綠色環保主題。
  • 思南一非法採石取砂點被檢察建議督促依法查處
    點此進入思南相親網  來源:思南檢察「建議你局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對某某建築石料加工廠非法破壞林地的行為依法及時調查處理;並責令其對受損的林地進行修復,切實保護生態環境。近日,思南縣人民檢察院在發給縣林業局的檢察建議中寫道。基本案情:思南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行公益訴訟職責過程中發現,2018年12月,思南縣某某建築石料加工廠在未取得使用林地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在某鎮採用爆破、挖掘、剝離地表植被的方式破壞林地進行採石取砂。經查,該林地類型為水土保持林,森林類別為國家公益林。另查明,該建築石料加工廠相關責任人因破壞該處林地曾被人民法院兩次判處刑罰。
  • 【公益訴訟在行動】強化節前食品監督 共同織密防疫網
    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關於「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四個最嚴』要求,助力新冠疫情防控」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通知的要求,保障新春佳節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近日,西鄉塘區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鍾欽邦帶領第四檢察部幹警積極主動履行公益訴訟監督職責,與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南寧市西鄉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成聯合檢查組,針對冷凍食品、冷藏食品及其他年貨市場食品安全情況,開展聯合檢查專項活動
  • 公益訴訟面前,他們栽了!
    12月11日下午,由江北區檢察院依法提起的兩起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區法院開庭審理。
  • 人民檢察院可提起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人民檢察院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