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接檢察建議後仍不履職,環保部門成被告】慶雲縣檢察院提起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2021-02-19 山東環境
導讀

12月16日,山東省慶雲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未依法正確履行監管職責,致使群眾反映的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於受侵害狀態,依法向慶雲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後,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陳菲)21日從最高檢獲悉,12月16日,山東省慶雲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依法向慶雲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後,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據了解,日前,慶雲縣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某公司汙水處理廠廠長涉嫌汙染環境罪案件時,發現該公司在未通過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的情況下長期違法生產,排放大量汙水造成環境汙染。當地群眾多次撥打3612345民生服務熱線進行舉報,慶雲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責成環保部門嚴格履行監管職責。

  

檢察機關調查發現,縣環保部門雖對該公司多次作出行政處罰,但在監管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遂根據有關規定,向環保部門發出檢察建議。但環保部門仍未依法正確履行監管職責,致使群眾反映的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於受侵害狀態。

  

對此,慶雲縣人民檢察院作為山東省確定的公益訴訟試點地區之一,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決定》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方案》的有關規定,在嚴格落實訴前程序後,依法對縣環保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向慶雲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中國新聞)


相關焦點

  • 鄯善縣提升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執行力
    本報鄯善訊(通訊員王璐璐 王述劍)一紙檢察建議,修復了受損的生態環境、堵住了社會管理漏洞、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去年以來,鄯善縣人民檢察院為堅持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發揮檢察建議的作用,更好地參與社會治理與維護司法公正,採取「四項舉措」著力強化檢察建議「剛性」建設。      嚴格把控檢察建議質量。
  •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人民檢察院可提起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人民檢察院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檢察機關向網際網路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來源:浙江檢察微信公眾號10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檢察院對瞿某某侵害革命英烈名譽的行為,依法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 速看:邵陽市首例非法佔用林地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邵東開庭
    7月17日上午,邵東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邵陽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邵東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黃雁峰、市檢察院專職委員王雙奇、邵東縣院檢察長吳青山及邵東縣法院院長譚莉娜和全市兄弟院民行部門負責人及市院公訴二科全體幹警等40餘名人員觀摩了此次庭審。
  • 【公益訴訟】從挖山到修山,渝東南首例礦山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始末……
    2020年11月17日,經市檢察院第四分院提起公訴,市第四中級法院當庭判決:被告劉某某需按照鑑定機構制定的修複方案出資32萬餘元對採石場進行生態恢復治理,在8個月後未通過生態修復驗收則需直接賠償生態恢復治理費用32萬餘元。 32萬元數額雖不多,但這起礦山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卻是渝東南地區首例判決結案的環境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
  • 江蘇省淮安市檢察院準確運用公益訴訟起訴和不起訴職權,依法保護英烈名譽!
    檢察機關在履職中發現上述線索後,高度重視。淮安市檢察院檢察長肖天奉第一時間要求關注並依法保護烈士名譽權,並向省檢察院匯報。省檢察院劉華檢察長專門做出批示,要求迅速介入、依法履職。淮安市檢察院分別於5月15日、5月17日對上述線索進行立案審查,收集相關證據,並依法履行了民事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就是否對曾某侵害烈士名譽權的行為提起民事訴訟徵求了謝勇烈士近親屬的意見,烈士近親屬聲明不提起民事訴訟。
  • 全國檢察機關聚焦「三農」,督促查處、銷毀假冒偽劣食品15.3萬餘千克
    摘要:截至2020年11月,全國檢察機關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9249件,其中,督促查處、銷毀假冒偽劣食品15.3萬餘千克,促進相關部門深化源頭治理
  • 穿仿納粹軍裝在烈士陵園拍照,被提起訴訟!
    4月4日,杭州市人民檢察院對李某某、吳某某侵害烈士榮譽的行為,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案是浙江省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英雄烈士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018年12月30日,李某某、吳某某在杭州市蕭山烈士陵園身著仿納粹德軍制服進行拍照。事後,李某某將照片發布並擴散,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 檢察機關環保組織聯合打贏公益訴訟 電鍍廠開業七天被取締
    更讓張建春覺得冤枉的是,就「這麼點事」,還被崑山市檢察院與環保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一起提起環境公益訴訟。  中華環保聯合會有關負責人3月30日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最近,江蘇省蘇州市中級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要求張建春支付汙染場地修復費用等15萬多元。
  • 《法治日報》刊發:「檢察藍」用心用情描繪「海洋藍」
    2019年,在「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中,樂東縣檢察院開始對海洋生態環境方面線索進行梳理,特別是對2017年以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交辦的線索展開核查,發現沿海一帶存在高位蝦塘損害海洋生態環境的現象。樂東縣檢察院形成專題報告報送縣委縣政府,得到縣領導批示肯定。
  • 【欒檢動態】公益訴訟來幫「盲」
    但是,欒城檢察院近日在履行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工作中發現轄區內盲道被「侵佔」的現象隨處可見,一些臨街商戶將盲道「開拓」成了櫃檯,機動車、電動車、自行車更是將盲道當成了免費停車場。這些行為給視覺障礙者的出行造成了極大地安全隱患,嚴重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 【仁人學法】第232期 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權威解讀來了
    袁某等人非法收購、出售穿山甲的行為嚴重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檢察機關依法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在追究袁某等人刑事責任的同時,判令21名被告人在省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並按照每隻穿山甲8萬元的標準承擔88萬元的資源破壞補償費。
  • 傾倒廢物汙染土地,三被告被判賠近2000萬元
    ▼記者2月28日從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近日,廣州中院依法對郭某成、梁某艮、郭某勳汙染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支持了廣州市檢察院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依法判決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修復好被汙染地塊或賠償對生態環境修復費用1935.488866萬元,承擔事務性費用48萬元,並在廣東省級電視臺及全國發行的報紙公開賠禮道歉。
  • 捕幾隻鳥不是什麼事?
    荊州檢察機關一方面堅持「從快+從嚴」,依法打擊涉野生動物犯罪;另一方面,堅持「司法+修復」,減少生態損害損失。今年1月14日,李某等4人相約捕獵,驅車從湖南省瀏陽市來到湖北省監利縣、石首市獵捕野生動物。1月15日,4人在石首市小河口鎮被公安民警盤查,當場查獲環頸雉11隻、火斑鳩3隻等。
  • 淄博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全市首例宣揚恐怖主義案公開宣判
    庭審現場12月17日上午,由淄博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全市首例宣揚恐怖主義案在淄博市中級法院公開宣判。法院採納了檢察機關提出的精準化量刑建議,判處被告人劉某某犯宣揚恐怖主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犯傳播淫穢物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被告人劉某某當庭認罪認罰,表示服判不上訴,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一院一品檢察長訪談|周文偉:「四大檢察」齊發力 三個效果抓落實
    周文偉介紹,近年來,定陶區檢察院確定「振奮精神、擔當作為、真抓實幹、勇創一流」工作定位,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依法切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統籌推進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