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從挖山到修山,渝東南首例礦山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始末……

2021-02-15 重慶檢事兒

2020年11月17日,經市檢察院第四分院提起公訴,市第四中級法院當庭判決:被告劉某某需按照鑑定機構制定的修複方案出資32萬餘元對採石場進行生態恢復治理,在8個月後未通過生態修復驗收則需直接賠償生態恢復治理費用32萬餘元。

 

32萬元數額雖不多,但這起礦山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卻是渝東南地區首例判決結案的環境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

 

把時間撥回2020年7月,市檢察院第四分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一起對關閉礦山未履行生態恢復治理行為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隨即前往案發地調查核實。

「以前這裡樹林茂密,是大家茶餘飯後散步的好地方,但是自從2005年開始,一家採石場就讓大家對這裡望而生畏……」一位當地村民向辦案檢察官吳軍介紹說。

 

經向黔江區國土局了解,2004年7月,劉某某申請註冊登記字號名稱為「重慶市黔江區劉某某採石場」的個體工商戶。2005年6月,劉某某通過與原黔江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籤訂《採礦權出讓合同》取得了位於黔江區一礦區的採礦許可證,期限為6年。

 

2011年到期後,劉某某採石場在未辦理使用林地手續的情況下繼續露天開採建築石料用灰巖,直至2013年被叫停。此後,劉某某採石場未對礦區進行生態恢復治理,礦區一直處於巖石裸露狀態,無植被生長。

 

「根據《土地管理法》,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因挖損造成的土地破壞進行復墾和修復,該採石場作為礦山開採方,理應對礦山進行生態修復。」在檢察官聯席會上,四分院公益訴訟部門負責人吳軍表示。

相關焦點

  • 速看:邵陽市首例非法佔用林地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邵東開庭
    7月17日上午,邵東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邵陽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邵東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邵東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自2016年年初起,邵東縣湘和採石有限公司在未辦理林地佔用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在申家山上挖山建場,準備開採巖石,佔用並破壞林地面積33.4畝(防護林地5.1畝,用材林地28.3畝),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 檢察機關向網際網路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來源:浙江檢察微信公眾號10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檢察院對瞿某某侵害革命英烈名譽的行為,依法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 公益訴訟面前,他們栽了!
    12月11日下午,由江北區檢察院依法提起的兩起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區法院開庭審理。
  • 【預告】央視·現場 | 定置網非法捕撈公益訴訟案
    2019年7月2日,海口海事法院對這起海洋行政公益訴訟案進行了公開審理。公益訴訟起訴人認為,被告在清理整頓定置網過程中,雖然在涉案管轄海域內設立了警示牌,但只是在警示牌上告知違法設置定置網的當事人自行拆除,這種方式不僅不符合法律規定,也根本起不到整治的效果,被告並沒有正確履職或履職不到位。
  • 爬個山賠了600萬,還要坐牢!這3人作大了
    經地質專家論證,他們的行為對巨蟒峰巖柱體造成了不可修復的嚴重損毀。案發後,上饒市公安局三清山分局以三被告涉嫌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立案偵查。2018年8月15日,上饒市檢察院審查後以張永明等三人涉嫌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向上饒市中級法院提起公訴。
  • 【仁人學法】第232期 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權威解讀來了
    袁某等人非法收購、出售穿山甲的行為嚴重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檢察機關依法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在追究袁某等人刑事責任的同時,判令21名被告人在省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並按照每隻穿山甲8萬元的標準承擔88萬元的資源破壞補償費。
  • 【山東:接檢察建議後仍不履職,環保部門成被告】慶雲縣檢察院提起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導讀12月16日,山東省慶雲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未依法正確履行監管職責,致使群眾反映的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於受侵害狀態,依法向慶雲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後,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陳菲)21日從最高檢獲悉,12月16日,山東省慶雲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依法向慶雲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後,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 桫欏樹,鬱南街坊看到不要挖!挖了好大劑!
    這是發布於《南方日報》上的一則致歉聲明,事情要從陽春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宗野生植物保護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說起。2018年至2019年9月間,江某桂非法將124棵野生桫欏樹從野外挖掘回自己屋門口斜坡處種植,後於2020年3月19日僱車運輸部分桫欏樹前往中山市,途中被查獲。2020年6月該案由公安機關移送到陽春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 我所環資部(公益訴訟中心)舉辦「6.5世界環境日」公益主題活動
    提起環境民事侵權訴訟應準備哪些基礎證據等一系列問題。環資部為活動準備了綠色盆栽和節能電風扇,根據問題難易程度向競答成功的參與人員頒發不同的獎品。通過本次競答,參會人員對環境以及環境法律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在提升環境意識的同時也為大家的業務方向帶來更進一步的拓展思考。搶答成功並回答正確的答題者可以得到環資部門提供的綠色盆栽,踐行綠色環保主題。
  • 生態環境誰破壞誰修復
    1月4日,修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某榮、楊某蓮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同時也是全國首例創新生態修複方式、委託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管理和監督,使用生態環境修復費的案件。
  • 江蘇省淮安市檢察院準確運用公益訴訟起訴和不起訴職權,依法保護英烈名譽!
    淮安市檢察院分別於5月15日、5月17日對上述線索進行立案審查,收集相關證據,並依法履行了民事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就是否對曾某侵害烈士名譽權的行為提起民事訴訟徵求了謝勇烈士近親屬的意見,烈士近親屬聲明不提起民事訴訟。
  • 湖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最高公益訴訟案宣判!
    近日,湖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最高的公益訴訟案件宣判了!侵權賠償總額達5498萬元!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彭正明等涉惡犯罪集團非法採礦、尋釁滋事、重大責任事故、生態環境損害一案作出二審判決,維持原判,31名被告人共同承擔侵權賠償總額5498萬元。
  • 穿仿納粹軍裝在烈士陵園拍照,被提起訴訟!
    4月4日,杭州市人民檢察院對李某某、吳某某侵害烈士榮譽的行為,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案是浙江省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英雄烈士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018年12月30日,李某某、吳某某在杭州市蕭山烈士陵園身著仿納粹德軍制服進行拍照。事後,李某某將照片發布並擴散,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 檢察機關環保組織聯合打贏公益訴訟 電鍍廠開業七天被取締
    更讓張建春覺得冤枉的是,就「這麼點事」,還被崑山市檢察院與環保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一起提起環境公益訴訟。  中華環保聯合會有關負責人3月30日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最近,江蘇省蘇州市中級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要求張建春支付汙染場地修復費用等15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