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現在的問題,首先是中國的石化工業必須進駐,其次是要破除安全障礙,中方應該和巴方一起,建立一個完善全面的安全體系,同時建立起成熟的物流網絡,在這兩點的基礎上,要重新規劃港區,中國則需要和巴方重新談判運營管理權,最好是延長至100年,並且與中國物業法規對接,然後引進民資進駐,繁榮市場。在完成這些事情之後,則是把瓜達爾港的建設維護納入巴基斯坦的社會管理,將部落文化納入到體系化的軌道中。
客觀看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勢
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很有意思,一方面是與中國的關係很鐵,走遍世界,很少能在酒店裡面遇到成群結隊身穿制服的解放軍軍官,可在巴基斯坦就能遇上,兩國關係不一般啊。表面看,巴基斯坦的形勢與中東國家差不多,路邊隨處可見崗亭,到處有武裝警衛把守,重要地點還都有高牆鐵絲網,酒店都有端著衝鋒鎗的警衛加以保護。同時你也能看到普通市民,在街道旁邊的體育場跑步,鍛鍊身體,兒童在綠地上一圈圈坐著上課,與世界上的很多國家一樣,並無不同。
在酒店裡,我們因為用信用卡取現金髮生故障,只好請銀行幫忙,銀行很快派了一個小夥子過來,文質彬彬的,閒聊中他問我們到這裡有什麼感覺?我們回答還可以吧,他說,你看著這裡很緊張,實際我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習慣了,始終就這樣生活著。其實,巴基斯坦就像世界上很多恐怖襲擊壓力之下的國家一樣,如以色列,都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只是巴基斯坦的經濟不發達,做法上老土了一點。但這個國家有一點與世界上很多國家不同,對中國人非常熱情,除了以往極少的事件之外,基本恐怖襲擊也不太針對中國人,你在公共場合,經常可以遇到熱情的巴基斯坦人要求與你合影留念的。不少巴基斯坦人也會熱情地告訴中國人,他們支持中國,討厭美國人,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表態支持中國南海立場的國家。
與巴基斯坦的官方交流,各級官員都會告訴你,這幾年安全形勢正在好轉,他們非常擔心因為安全問題,而影響了中國人來投資,擔心中國人對他們的社會穩定有看法,所以他們都會用各種數據來展示和證明這一點。從巴方提供的數據來看,治安和恐怖襲擊事件發生數量的確是在下滑當中的,但當我在瓜達爾港問起IED的時候[1],當地官員也坦率的告訴我,雖然情況好轉,但當地上個月還是有一起IED襲擊事件發生。
治安問題始終是困擾中巴經濟走廊的大問題。
在瓜達爾港的調研發現,巴基斯坦部署了大量的武裝力量來保護中國的投資單位,大概6、70個中國人,就有5000名軍事人員在保護,其中包括三個正規營級部隊,而當地只有2.5萬人口。我按照這樣的比例簡單推算了一下,如果中巴經濟走廊的項目全面推開,中國方面的投資、工程和技術人員全面進駐,大概需要6個師、兩個現役集團軍的兵力才能解決問題。從這樣的軍力規模來看,顯然前景是不太樂觀的,這樣的軍力規模脫離現實了。別的不說,僅僅是安全這一條,中巴經濟走廊的實現就有很大問題。
解決之道,一個是巴方加強社會安全網絡的建設,一個是中國方面要樹立安全意識,像以色列一樣,參與建立和完善全面的保安體系。對於前者而言,巴方的努力,目前還集中在表面文章上面,眼光也緊盯著錢,似乎有了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其實,更重要的是部落區和恐怖襲擊嚴重地區的組織系統的動員和建設,這方面巴方有所進展,但還遠遠不夠。比如俾路支地區傳統上就有離心力,沒有群眾基礎的社會安全網絡建設,實際效果不會很大,問題還是問題。最近發生的奎達襲擊事件也證明了這一點,恐怖襲擊者的網絡建設,反倒是相當有效的,而且確實在運行並且存在著。
至於後者,中國派駐伊斯蘭瑪巴德的特使做出了很大努力[2],已經有中國安全公司開始進駐巴基斯坦[3],但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包括武器的使用等等。現在僅僅是一個開始,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就像一塊蛋糕一樣,正在吸引各路勢力,它們像蒼蠅一樣圍著蛋糕團團轉,找機會滲透和破壞,所以安全問題不解決,巴基斯坦的繁榮無從談起。不過,我特別強調的是,這件事情同時關係到兩個方面,中國方面要適應,不能像太平環境裡的搞法那樣去搞,現在幾乎所有重大投資項目都還沒有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巴基斯坦也要持續努力,不能掉以輕心。至於所謂保護中巴經濟走廊的「特別部隊」,數量說法都不一致,有說9000人的,有說15000人的,從巴基斯坦的軍方到俾路支省,再到各種「首席部長」,各種說法都有,實際到今天八字還沒一撇呢,這事根本沒落實,只是一個想法。
有的中國投資單位,什麼還沒幹呢,空地上就準備先建個3.5米高的隔離牆,自己把自己圈起來,保護起來,這些作法都值得商榷。安全,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不是建一堵牆那麼簡單的事情。要麼怕的要死,要麼一推了之,認為這就是巴方的事情,這些都是不對的,都妨礙了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
[1]路邊簡易爆炸裝置。
[2]諸鑫強同志。他在巴基斯坦四處奔波,為了解決問題,倒貼個人資源,四處求人辦事。
[3]來自香港。
來源:節選自陳功《中國要正視現實,地緣戰略比經濟政策可更有效刺激增長》